南清龍 霍云玲
摘 要:孫悟空是石頭中蹦出來的,出生在花果山,在花果山稱王。孫悟空的性格具有可塑型、反叛性、嫉惡如仇的特點,將孫悟空和教育學生聯(lián)系在一起,對于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可塑性;反叛性;嫉惡如仇
一、孫悟空果敢樂觀、頑強無畏的形象
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呈現(xiàn)多層次,不同背景下催生了孫悟空不同的性格。孫悟空是石頭中蹦出來的,出生在花果山,在花果山稱王,從東海龍宮學藝到大鬧東海龍宮,因他天資聰明,加上不懈的努力,最終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可翻十萬八千里的跟頭的本事,他在東海大龍宮得到一萬三千斤的定海神針又名“如意金箍棒”。入冥府,勾掉生死簿上的猴名,來追求長生不老,可看出他果斷樂觀的精神。他對天神們出言不遜,孫悟空敢罵慈悲的觀音菩薩,并咒罵她,該她一世無夫。他還罵如來是妖精的神甥,這種種事情,更讓人記憶深刻,后被如來神祖壓制在五指山下。
二、孫悟空的性格
(一)可塑性
孫悟空的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生在花果山,由于環(huán)境影響,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猴,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不是真正的猴子,西游記開篇明義,第一回標題“靈根充孕原流出,心性修成大道生”,這兩句話講的是小說中心人物孫悟空誕生萬輕海受天真地秀;日精同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固球樣大,因風華一石猴,五官俱全,四肢皆備,仙石迸猴的傳奇誕生,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純天然的生命體,又預示了日后必有一番奇特的人生經(jīng)歷與轟轟烈烈的作為,由此可見孫悟空及乃是聚天地靈氣孕育的一只石猴,自然無父無母,所以沒人教他起碼的生活禮儀之道,一切都靠自己來摸索,自然就保持了淘氣。由于和猴子接觸多了,與狼為友、獐鹿為友、獼猴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滁峰洞之中,真是心中石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作用,并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人在幼年時期對環(huán)境的影響更為敏感。因此,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認真細致地考慮孩子所處環(huán)境的各種因素,對一些明顯的有害因素予以消除或控制,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親切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和保護孩子不斷尋求知識的潛能,并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反叛性
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連如來佛祖都不怕,還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嗎?不向惡勢力低頭,覺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教育也平等。孫悟空不畏強權(quán),敢于斗爭,無論在天庭、地府還是水界、人間,他總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獨立不羈,自尊自強在龍宮得到如意金箍棒,打轉(zhuǎn)水晶宮,唬得老龍膽戰(zhàn)心驚,小龍魂飛魄散,攪了十三冥府,以后被告到玉帝那里去,具有強大的反叛性,在一路護送唐僧取經(jīng),斬妖除魔,在封建專制時代,皇帝最高的權(quán)利的代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天意所定,不能違背。而孫悟空卻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里,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教訓或嘲諷皇帝,顯得他比各王高明百倍,他對烏雞國王說,老孫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都做遍了,這些表現(xiàn)說明判逆性和反叛精神,否定等級觀念,要求打破固有的尊卑秩序,蔑祝以天命論和血統(tǒng)論的皇權(quán)統(tǒng)治;把孫悟空當成一個問題學生,老師不能一味指責學生應鼓勵學生,順應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用全面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要做到教育平等,平等待生。我相信:愛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對于這樣一名學生,作為老師,不應該歧視他、漠視他;相反地,更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更多的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關(guān)注。這種愛是一名教師對于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真誠的愛。這需要老師付出百倍的耐心和細心,用愛的方式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嚴格的要求。對此我多次找他談心、溝通。
(三)嫉惡如仇
孫悟空陪唐僧西行路上艱難險阻,魑魅魍魎,妖魔鬼怪遍地,孫悟空不退縮、迎難而上,他掃蕩妖魔鬼怪不僅是為了保護唐僧取經(jīng),也是為民除害,這是他嫉惡如仇的本性使然,所以他與妖怪進行都斗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危害百姓進的斗爭仗,使孫悟空的形象更加鮮明和深入人心。如,在比丘國,孫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兒的心肝煎藥,而他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藥降服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個孩子的性命。他三借琵琶扇,熄滅了火焰山的大火,既開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當?shù)厝嗣竦睦Э?。他?jīng)過高老莊,他不由分說地把除妖之事包攬下來,而且說什么“你的造化,我有營生”,這些都表現(xiàn)出孫悟空嫉惡如仇為民除害的形象。比如,在六十一回,他三借琵琶扇,分別變身為小蟲、牛魔王,巧取芭蕉扇,并且每次降完妖后,悟空還都不留后患斬草除根,以免再危害百姓。在生活中,當我們對待各種事情和處理各種關(guān)系時,必然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看法,用這樣的看法去觀察世界和對待人生問題,就形成了我們每個人獨特的三觀,即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觀也決定孫悟空西經(jīng)取天成功,只有加上三觀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培養(yǎng)形成和提升自己的三觀,通過正確的世界觀。通過正確的人生觀懂得活著為了什么,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通過正確的價值觀,確立高尚進步的價值追求,實現(xiàn)完美的人生價值。孫悟空人物的活靈活現(xiàn),機智勇敢,淘氣可愛,本領(lǐng)廣大,真的讓人充滿了幻想,人們不敢想象的事情我們可以在孫悟空的身上實現(xiàn),為人們的幻想插上了現(xiàn)實的翅膀。在這部小說里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孫悟空在孩子們內(nèi)心里就是一種一種能力的象征,孩子常常喜歡模仿孫悟空,就是應為他的那些個性和本領(lǐng),人們將他編排成各種表演形式,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更豐富了人們的思想。這就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和對藝術(shù)的追求。
綜上所述,孫悟空是一個樂觀,善良,嫉惡如仇,大無畏的形象,在民間文化中代表了機智、勇敢,孫悟空形象的典型意義還有著多方面的、極為豐富的內(nèi)容。例如,他那機靈、樂觀、詼諧、英勇、豪邁的性格,既可以給我們以思想上的啟迪和教益,又能夠使我們從中得到生動的愉悅和美感的享受。只要細心研究孫悟空的形象,它給我們的啟示會更多。
參考文獻:
[1]王立亞.淺談“孫悟空式學生”的教育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4(2):85-85.
[2]戴曉慶.從“趕路要緊”到“悟空,你在哪里”及其他——從《西游記》想到小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4(27):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