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瑤瑤
摘要: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紅色資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在新時代必須倡導大學生再讀紅色經典、重溫紅色歷史、營造紅色氛圍,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紅色資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
關鍵詞:紅色文化?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下,各種西方社會思潮的涌入和多元價值觀相互碰撞,容易導致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陷入價值判斷和選擇的困惑。而紅色文化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生動多樣、內容豐富,可以利用其引領大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樣化,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更具有說服力,因此,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是指中華文化發(fā)展到20世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對抗敵人、浴血奮戰(zhàn)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與革命相關的文物、文獻、文藝作品、戰(zhàn)爭遺址、革命根據地等以及凝結其中具有中國特色的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傳統(tǒng),是一種先進的具有重要現(xiàn)代價值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紅色精神具體包括:黨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船精神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xiàn)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兩彈一星”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等。紅色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在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具有時代特性,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紅色文化的最新表現(xiàn)。
二、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培養(yǎng)和培養(yǎng)國家人才的關鍵所在。但就目前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
1.大學生對紅色文化內涵和價值認識不清。目前,雖然各高校都思想政治課中涉及到紅色文化教育,但據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具體內涵了解甚少、對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了解。這些是因為現(xiàn)在在校大學生基本是00后,出生的家庭物質條件優(yōu)越、社會環(huán)境和諧,很難想象和體會紅色文化形成的艱辛過程,不了解其對歷史、對國家、對自身的重要影響,因此不容易對紅色文化產生情感升華,導致自主學習性不高。
2.部分學校對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不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淡薄。部分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內容僅限于課本知識和相關歷史教材、或者是借鑒同類學校在使用的一些教育素材,未能挖掘出符合自己學校特色的紅色資源并將其細化融入到課堂;同時,學校未能利用好校園廣播、校報、校園宣傳欄等進行紅色文化宣傳,相關紅色專題報告和專家講座也較少,校園中未能形成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
3.紅色文化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近年來,各個高校都會利用社會實踐或者實踐教學的形式帶學生參觀紅色景點,像一些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偉人故居等,來進行紅色教育。但在此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校重形式大于內容,重效率大于效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到底對紅色文化了解多少,對紅色文化的價值有沒有認同,在這些實踐活動有沒有得到情感升華和精神的洗禮,活動后都未及時進行總結。
4.紅色文化宣傳形式單一。目前,高校紅色文化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參觀、聽報告等傳統(tǒng)形式進行,對新媒體的運用較少,紅色文化的傳播滯后低效。紅色網站內容陳舊與學生生活實際貼切度不高,缺乏時代性,同時內容語言上太過于思想教育,未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表述出來進行宣傳等。
三、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
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我們要拓寬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1.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紅色文化理論知識的自覺性,內化紅色精神,外化紅色行動。內因才是矛盾發(fā)展的決定新因素,所以注意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紅色文化的自覺性,這就要求高校在課程設置和日常宣傳中要針對大學生的興趣點和需求,并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來進行具體詳盡的安排,吸引學生興趣,從而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到的紅色文化理論知識進行升華,感悟其中的紅色精神,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禮。學習紅色為文化的同時更要踐行紅色行動。
2.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的形成期,在這個時間段特別容易受到環(huán)境影響,因此社會和學校應該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紅色氛圍。例如學校需要利用好校園宣傳欄、櫥窗、教學樓和宿舍樓的走廊、校園廣播,同時應多開展相關的紅色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會,成立學生紅色文化社團開展有獎征文比賽、紅歌比賽、紅色影視作品展、紅色旅游地照片展等形式,通過多種活動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傳遞紅色精神。
3.豐富紅色文化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形式。高校在注重教材紅色文化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還應該組建教師和學生團隊挖掘和整理新的紅色文化資源;同時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結合,多組織學生進行紅色基地實踐活動,活動結束后及時總結宣傳,讓學到的紅色理論知識和感受到的紅色文化再通過總結升華為自己的紅色行動。
4,利用新媒體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網絡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成為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學校要利用好網絡受大眾喜歡和傳遞迅速的特點,搭建好網絡平臺,利用各種新媒體進行紅色文化宣傳。例如,找專業(yè)技術人員創(chuàng)建紅色網站,促進紅色文化的有效傳播。
參考文獻:
[1]戴明新.入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年第8期.
[2]韋紅霞.紅色文化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8年第6期.
[3]范方紅.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