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葉夢得對賀鑄曠達(dá)詞的接受

      2019-09-17 01:40:30彭國怡楊寧寧
      關(guān)鍵詞:賀鑄全詞詞風(fēng)

      彭國怡,楊寧寧

      (廣西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廣西 南寧530006)

      葉夢得(公元1077—1148),北宋中后期詞人,字少蘊,自號石林居士。他詩文詞皆通,其中詞的價值較高,著有《石林詞》《避暑錄話》等十余種,部分作品散佚。宋人有“葉公以經(jīng)術(shù)文章,為世宗儒,翰墨之余,作為歌詞,亦妙天下”[1]之譽。在葉夢得眾多文學(xué)作品中,《石林詞》是目前在學(xué)界討論熱度最高的作品,但研究多針對葉詞南渡前后的轉(zhuǎn)變、葉詞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等,尚未有學(xué)者探究葉夢得與賀鑄間的交游,及二人在詞創(chuàng)作上的共通之處。據(jù)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賀方回年譜》與王兆鵬《兩宋詞人年譜·葉夢得年譜》對照,發(fā)現(xiàn)晚年賀鑄與盛年葉夢得相識,二人交游眾多,是一對忘年好友。此外,葉夢得深受賀鑄曠達(dá)詞風(fēng)的影響,形成了他自身獨特的曠達(dá)詞風(fēng)。

      一、葉賀二人的曠達(dá)詞風(fēng)

      明代張綖《詩馀圖譜》指出:“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保?]世人據(jù)此將詞分為婉約、豪放兩派,且普遍認(rèn)為蘇軾開創(chuàng)了豪放之風(fēng)。但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解釋“曠達(dá)”之風(fēng):“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檐,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保?]司空圖所描繪酒酣行歌的利落之感,更符合蘇軾詞中的寬廣心境,與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4]280的達(dá)觀不謀而合。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保?]此評價精準(zhǔn),即蘇軾詞風(fēng)以曠達(dá)見長,辛棄疾詞風(fēng)則為豪放正宗。而蘇辛的心境迥異,正是與他們生活的歷史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蘇軾在南渡前26年便已逝世,未見到國破山河的滿目蒼涼;而辛棄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正是靖康之難后第13年,他身處戰(zhàn)亂艱難之境,自幼便胸懷壯志,誓忠為國。兩人詞境因此迥異。

      賀鑄與蘇軾情況相仿,在公元1125年去世,早于靖康事變2年。賀鑄一生中,既有為順應(yīng)“詞為艷科”潮流所作的麗密婉深之詞;也有抒發(fā)自身壯志,所作的曠達(dá)高遠(yuǎn)之詞。賀鑄的曠達(dá)詞,是對蘇軾曠達(dá)詞風(fēng)的繼承發(fā)展。同時,由于時代局限,賀鑄的曠達(dá)詞未達(dá)到辛棄疾豪放詞的高度,相當(dāng)于在蘇軾與辛棄疾之間,承擔(dān)著過渡的角色。龍榆生曾以賀鑄曠達(dá)詞的翹楚《六州歌頭》為例,“在東坡、美成間,特能自開戶牖,有兩派之長而無其短”[6]334,肯定賀鑄曠達(dá)詞風(fēng)承前啟后的作用。

      而葉夢得晚生于賀鑄25年,于50歲知天命之際,遭遇國家破碎,被迫南渡。這直接影響了葉詞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和題材變化。葉夢得自中年起,因官場境遇,其詞便體現(xiàn)志向通達(dá)、淡泊人生世事的特點,接近蘇軾的曠達(dá)風(fēng)骨。葉夢得中年詞有“一笑陶彭澤,千載賀知章”[7]21,晚年詞又有“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7]13,可看出葉夢得的晚年創(chuàng)作,是對其中年詞風(fēng)的拓展。宋代文人品評葉夢得的晚年詞風(fēng):“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于簡淡時出雄杰,合處不減靖節(jié)、東坡之妙,豈近世樂府之流哉?”[7]207肯定了晚年葉詞渾然相生的曠達(dá)之風(fēng),與蘇軾風(fēng)骨接近。蔣哲倫先生也指出葉詞曠達(dá),與賀詞曠達(dá)的承前啟后類似,“人們通常把張元幹以及稍后的張孝祥視作溝通蘇、辛的橋梁,自然是不錯的,而對于早于張元幹十幾年登上詞壇的葉夢得,卻缺乏足夠的重視”[7]12。

      因此,賀鑄、葉夢得曠達(dá)的詞風(fēng),相近于蘇軾的通透,卻不似辛棄疾的豪邁疏狂。葉、賀二人曠達(dá)詞風(fēng),又存在共通之處。

      (一)用典豐富

      賀鑄擅長用典,李清照《詞論》曾言:“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R苦少典重。”[8]李清照所提及的詞人,都是她認(rèn)為是當(dāng)時詞壇上的大家,這足見她對賀鑄的看重。她惋惜賀鑄詞“苦少典重”,佐證了賀鑄詞善于用典的特點。

      如《東山詞》所錄賀鑄《避少年》《續(xù)漁歌》《陽羨歌》《頻載酒》四首,均為賀鑄晚年曠達(dá)抒懷之作,其用典對比情況,見表1。

      表1 賀鑄曠達(dá)詞四首用典分析

      表1所選賀鑄4首曠達(dá)詞中,用典字句占全詞比例都達(dá)到50%以上,且用典次數(shù)均為6次以上,可見用典之普遍。其中用典字句占全詞比例最高的《頻載酒》達(dá)到了69%,超過全詞字?jǐn)?shù)的2/3,用典次數(shù)達(dá)到6次。而《陽羨歌》用典字句占全詞比例55%,為所選樣本中最低;但其用典8次,為四首樣本中最高。以用典次數(shù)最多的《陽羨歌》為例,分析如下: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游洞穴滄波下。臨風(fēng)慨想斬蛟靈,長橋□□□□□(一作千載猶橫跨)。

      解組(一作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一作社)。元龍非復(fù)少時豪,耳根清凈(一作洗盡)功名話[9]75。

      此詞作于公元1109年,正是賀鑄休官隱逸之后。全詞抒發(fā)賀鑄壯志未酬的憂郁之感。上片“山秀芙蓉”化用李白詩《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一句“秀出九芙蓉”[10]1751,寫陽羨山的秀美;“溪明罨畫”則言溪水明凈,映照周圍之景,如罨畫生色艷麗,其中“罨畫”化用高似孫《緯略》卷七《罨畫條》贊“余常謂五采彰施于五服,此固生色之始也”[11]129;“真游洞穴滄波下”一句,則化用李嶠詩“真游下大千”[10]694與方干詩“步步勢穿江底去”[10]7513,既描寫陽羨山水的地貌,也自比仙人游覽美景時的閑適心情;而“斬蛟靈”“長橋”兩句,用典自《初學(xué)記》及《太平寰宇記》。上片詞人借用少年周游長橋揮劍斬蛟的舊事,抒懷自身雖年老、但仍向往少年劍斬蛟靈之志,也是對周游一事的傷今感懷。下片“解組投簪”化用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明年遂拜表解職,抽簪東都之外,解組北山之陽”[12],暗示當(dāng)下休官后的生活;而“求田問舍”則化用《三國志》中,陳登鄙棄許汜求田問舍一事,與“黃雞白酒”化用李白詩《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10]1792的意思相結(jié)合,再次敘述休官后的日常生活,同時借陳登與許汜之典,自嘲生活閑適,與心中壯志形成反差;最后一句“元龍非復(fù)少時豪”,元龍是陳登之字,賀鑄再借陳登典故,抒放自己妥協(xié)現(xiàn)實、選擇隱逸的無奈。全詞共58字,用典8次,其中不乏詩典、文典與史典,形式豐富,是賀詞用典富贍的范例。

      賀鑄用典豐富,形式多樣,葉夢得也不遑多讓。如《石林詞》中收錄其4首《八聲甘州》詞,具體用典情況,見表2。

      表2 葉夢得曠達(dá)詞4首用典分析

      表2中4首《八聲甘州》詞,每詞字?jǐn)?shù)均為97字,其中用典最少的是《八聲甘州·寄知還倦鳥》,為4次,用典字句占總詞字?jǐn)?shù)的比例為34%;用典最多的是《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為11次,用典字句占總詞字?jǐn)?shù)的比例為56%。與上述賀鑄4首曠達(dá)詞相比,葉夢得的曠達(dá)詞,雖在用典字?jǐn)?shù)比例上有所下降,但從用典頻次來看,則更勝一籌。以用典次數(shù)最多的《八聲甘州·故都迷岸草》為例,分析如下: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fā),戈戟云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zhuǎn)盼東流水,一顧功成。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7]32。

      此詞作于葉夢得晚年,表面似在懷古,實際是詞人年邁卻不減報國壯志的情感寫照?!肮识肌被谩妒酚洝こ兰摇烦踹w都壽春一事;“望長淮、依然繞孤城”一句,來源于蘇軾《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中的“長淮忽迷天遠(yuǎn)近,青山久與船低昂”[13]33,是詞人年邁悵望的感受;“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fā),戈戟云橫”3處,來自《晉書》《世說新語》當(dāng)中謝石、謝玄的故事;“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用典于《晉書》,即淝水之戰(zhàn),此戰(zhàn)乃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其中謝玄出力不少。葉夢得正是將對靖康之恥的不甘,寄托在此。而“奔鯨”一詞,出自謝眺《和王著作融八公山》的2句詩:“長蛇固能剪,奔鯨此自曝?!保?4]“千載”三句,出自《晉書》苻堅“草木皆兵”的典故。葉夢得以“草木皆兵”比喻自己南渡的艱難,可見他忠君愛國的情懷?!靶艅谏钡涑觥肚f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保?5]100“愴遺情”則出自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0]899,并結(jié)合曹植《洛神賦》“遺情想像”[16],鮮活重現(xiàn)了葉夢得當(dāng)年被迫南渡的悲愴心境?!皷|山老”典指謝安,“獨聽桓箏”則典出《晉書》桓伊借扶箏向帝王訴苦一事,葉夢得在此借桓箏之訴,暗示他為臣的艱辛,也表達(dá)他的志向高遠(yuǎn)。

      縱覽全詞,葉夢得的用典來源廣泛,史實有《晉書》,筆記小說有《世說新語》,辭賦有《洛神賦》,還有蘇軾、陳子昂的詩詞。毋庸置疑,葉詞比賀鑄詞中詩、文、史三典的運用,種類更多,更勝一籌。

      (二)詞境高遠(yuǎn)

      北宋之末、南宋之初的大部分詞人,均以“詞為艷科”為詞正統(tǒng),借詞描寫閨房情怨、傷春悲秋之事。賀鑄以“賀梅子”而聞名,清人譚宗浚有詩贊:“詞憶杏花虞學(xué)士,句傳梅子賀方回。”[17]但實際上,賀鑄的曠達(dá)詞作也十分優(yōu)秀。他的曠達(dá)詞,與葉夢得曠達(dá)詞中所體現(xiàn)的詞境高遠(yuǎn)、格局廣大,又有相似之處。

      如賀鑄詞《行路難·小梅花》: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為壽,青鬢常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dāng)壚秦女,十五語如弦。遺音能記秋風(fēng)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9]103。

      賀鑄作這首詞時,已逾不惑,正在泗州、太平州等地任通判一職。《宋史》說他“竟以尚氣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宮祠祿”[18],可見他仕途不順,心中苦悶。但看他的詞《行路難》,先自嘲口若懸河,如曹操縛呂布之虎手,卻位低言輕,正是“車如雞棲馬如狗”的尷尬處境。但這卑微小官,卻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10]1792的爽朗,借李賀“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10]4416之口,表達(dá)自己對于命運的擔(dān)憂。王铚《默記》有云:“賀方回遍讀唐人遺集,取其意以為詩詞?!交孛钤诘迷~人遺意?!保?]557可見賀鑄詞風(fēng)高曠,有唐人風(fēng)骨。處于艱難處境,尋常人可能會長久沉浸于哀怨之中,賀鑄卻僅傷心一瞬,話鋒一轉(zhuǎn),借東漢的雷顛忠義,“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盡顯灑脫本色。下片中,更是豪爽“酌大斗”為壽,看那酒壚秦女嫣然笑語,慨嘆時光流逝,恨不得“攬流光,系扶?!卑盐彰看绻怅?。特別是終語“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足見賀鑄達(dá)觀的思考。賀鑄詞一詠三嘆,多用唐人妙語,可見他境界遠(yuǎn)大,不為俗世官職束縛,倜儻瀟灑。此詞在當(dāng)時主流的艷麗詞風(fēng)中,可謂清流。

      再看葉夢得詞《水調(diào)歌頭·江海渺千里》:

      江海渺千里,飄蕩嘆流年。等閑匹馬相過,乘興卻翛然。十載悲歡如夢,撫掌驚呼相語,往事盡飛煙。此會真難偶,此醉且留連。

      酒方半,誰輕使,動離弦。我歌未闋公去,明日復(fù)山川??沼懈叱俏懀~緲當(dāng)筵清唱,余響落尊前。細(xì)雨黃花后,飛雁點遙天[7]16。

      此作約作于公元1126年,正是北宋王朝風(fēng)雨欲來之際。當(dāng)時朝中朋黨形勢復(fù)雜,王兆鵬言“以言者論夢得為吳敏之黨,而亢宗又因夢得以進(jìn),故黜之”[19]。葉夢得便在天命之年,遭遇仕途不順。葉夢得心中苦悶,與賀鑄《行路難·小梅花》的作詞心境相仿。但觀葉詞,雖有仕途不順的憂愁流露,如“飄蕩嘆流年”“十載悲歡如夢”,但更多表現(xiàn)的是詞人的空闊坦蕩。所以他有“江海渺千里”的廣袤視野,也有借《晉書》王徽之之口,道出“等閑匹馬相過,乘興卻翛然”的自然超逸之境。葉夢得此境界,可謂超脫了世俗官職,不遜色賀鑄。此外,葉夢得同賀鑄一樣,借酒疏放,借歌憧憬,所以有“此醉且留連”“酒方半”的醉眼朦朧,也有“我歌未闋公去,明日復(fù)山川”的自由放縱。末語二句“細(xì)雨黃花后,飛雁點遙天”,借唐人武元衡之詩《秋燈對雨寄史近崔積》“空庭綠草閑行處,細(xì)雨黃花獨對時”[10]3561,更是道出葉夢得對曠達(dá)閑適生活的向往。這與賀鑄感慨時光,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詞中,葉夢得也是多次詠嘆,多處用典,達(dá)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這與賀鑄的曠達(dá)詞有相似之感。

      二、葉賀曠達(dá)詞相似緣由

      (一)葉賀二人交游

      看葉夢得早年詞《賀新郎》:“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shù)?!保?]1可見葉夢得此時詞風(fēng),頗為婉轉(zhuǎn),以雕琢取勝。黃昇《中興詞話》說此詞 :“人人能道之,集中未有勝此者,蓋得意之作也?!保?]7證明葉夢得在早期極擅長寫婉約之詞。

      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賀鑄、葉夢得兩人最早交往是在公元1113年(政和三年),“(賀鑄)居蘇州,與程俱、葉夢得往來”[20]308。此時賀鑄63歲,已是耳順之年;葉夢得38歲,正值壯年。二人成為一對忘年之交。而在中年之后,葉夢得詞風(fēng)卻明顯一變,與賀鑄曠達(dá)詞風(fēng)有諸多類似,如上文所提及用典、詞境。此變化明顯與賀鑄交往有聯(lián)系。

      以二人交游詞為例,葉夢得詞《臨江仙·自笑天涯無定準(zhǔn)》序言:“熙春臺與王取道、賀方回、曾公袞會別”,全詞如下:

      自笑天涯無定準(zhǔn),飄然到處遲留。興闌卻上五湖舟。鱸莼新有味,碧樹已驚秋。

      臺上微涼初過雨,一尊聊記同游。寄聲時為到滄洲。遙知敧枕處,萬壑看交流[7]122。

      此詞是葉夢得為送別賀鑄等人而作。葉夢得此時在蘇州居住,而賀鑄也寓居蘇州,借共同好友程俱的牽線,兩人得以相識相知。詞中所用詞句,仍有前期精巧之感,如“鱸莼新有味,碧樹已驚秋”兩句,借用張翰歸隱之事,表達(dá)葉夢得對田園閑適生活的欣賞,清新自然。此典故葉夢得在早于《臨江仙·自笑天涯無定準(zhǔn)》的前期詞作《應(yīng)天長·松陵秋已老》也化用過。此時的葉詞詞風(fēng),尚未完全轉(zhuǎn)變,還處于過渡期。但詞中已有其達(dá)觀詞風(fēng)的印記,如“自笑天涯無定準(zhǔn),飄然到處遲留”一句,有送別友人的不舍,也有面對現(xiàn)實的灑脫態(tài)度?!斑b知攲枕處,萬壑看交流”中所用“萬壑”意象,充滿葉夢得對再會朋友的期待感,心胸開闊。葉夢得與賀鑄相識未久,一見如故,詞中便習(xí)得賀鑄些許曠達(dá)風(fēng)范。但此時的葉詞,并未完全脫離早期的精巧風(fēng)格。葉夢得將其詞前期的精巧與中晚期的曠達(dá)相融合,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

      葉夢得一生交游甚廣,如張耒、李彌遜、李崗等人,都和葉夢得有詩文唱和。眾多文人中,卻唯獨賀鑄的曠達(dá)詞作,對葉夢得中后期的詞作影響深遠(yuǎn),這可能與二人性格、抱負(fù)相仿有關(guān)。葉夢得曾為賀鑄作《賀鑄傳》,其中寫賀鑄“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雖貴要權(quán)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詞,故人以為近俠”[6]334??梢娰R鑄由于武將出身,一身忠勇,在眾多詞人中別具一格,才能寫出“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9]421的灑脫堅決。而這正是葉夢得所欣賞的,因為葉夢得與賀鑄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建炎中上疏論金賊利害,凡數(shù)萬言”[7]257,寫出“卻恨悲風(fēng)時起,冉冉云間新雁,邊馬怨胡笳”[7]29之言。兩人性格相近,交往投緣,賀鑄又是葉夢得所尊重的前輩,因此在葉詞中,便不難發(fā)現(xiàn)賀鑄曠達(dá)之風(fēng)的蹤跡。

      此外,兩人都出身不凡。賀鑄是宋太祖孝惠皇后之后,唐人賀知章后裔,所娶的妻子為宗室之女,自小見識不凡。葉夢得為宋代名臣葉逵之后,族內(nèi)有多人出仕,自己又從小隨父親游宦,見多識廣。由于家學(xué)淵源、見識廣泛的原因,兩人興趣相似,都喜歡賞玩藏書字畫。葉夢得曾得盧鴻《草堂圖》,在《避暑錄話》中感慨:“余往有慶歷中摹本,亦名手精妙。……當(dāng)時余方從許昌得請洞霄,思卜筑于此山之下,視圖中草堂、樾館、桃煙、蹬幕、翠亭等,渺然若不可及?!保?]263可見他對此珍寶的喜愛之情。但是,葉夢得卻舍得把這個珍寶送給賀鑄,足見葉夢得對賀鑄的敬重。此外,唐玄宗曾贊賞唐人盧鴻“鴻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鉤深詣微,確乎其高”[21]。盧鴻正是一位超脫曠達(dá)的隱逸之士。葉夢得選擇送盧鴻的《草堂圖》給賀鑄,正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相近。這也從側(cè)面看出兩人交情之深。因此,在葉詞中看到與賀詞相仿的曠達(dá)風(fēng)范,便不奇怪了。

      (二)葉賀二人的蘇門情結(jié)

      此外,葉賀兩人的詞作中,常出現(xiàn)一個蹤影。他便是曠達(dá)詞的先鋒者——蘇軾。

      賀鑄于元豐五年(公元1028年)在彭城(今徐州)任職之時,正值而立之年。他曾寫詩懷念蘇軾,詩云:“傷心澤畔客,憔悴楚蘭秋?!保?2]“傷心”“憔悴”二詞,流露出賀鑄對蘇軾被貶謫黃州的同情。這也是蘇軾與賀鑄最早的神交記錄??梢娰R鑄對蘇軾仰慕已久。而且,當(dāng)年逾不惑的賀鑄被任命為承事郎時,他的推薦人正是蘇軾。據(jù)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賀方回年譜》:“元祐七年,學(xué)士清臣、百祿、軾薦于朝,改承事郎,請監(jiān)北岳廟?!保?0]290由此便開啟了賀鑄與蘇軾的詞情淵源。

      陳師道《后山詩話》云“《世語》言:……蘇子瞻詞如詩,秦少游詩如詞”[23]。道出蘇軾詞作“以詩為詞”的特點。但實際上,當(dāng)時蘇軾“以詩為詞”的變革,并未得到詞壇大部分詞人的推崇?!盎ㄩg遺風(fēng)”仍是主流,如溫庭筠等人的詞作,備受追捧。而與蘇軾相交匪淺的秦觀,詞情細(xì)膩委婉,也與蘇軾的曠達(dá)詞風(fēng)相去甚遠(yuǎn)。賀鑄大部分詞作也是婉約之風(fēng),黃庭堅就贊賞他的婉約詞“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24]。但就在這種情境下,賀鑄由欣賞蘇軾進(jìn)而學(xué)習(xí)蘇詞,所以賀鑄的曠達(dá)詞中,有多處景仰蘇軾的蹤跡。如賀鑄詞《醉中真·減字浣溪沙》中,“物情惟有醉中真”[9]86化用蘇軾詩《和陶飲酒二十首(十二)》“惟有醉時真”[13]593,表達(dá)其物外之趣。全詞心境曠達(dá),樂觀閑適,頗像蘇軾詞《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所洋溢的豁達(dá)之情?!对~潔》曾比對二人多首《浣溪沙》詞:“坡公韻高,故淺淺語亦覺不凡?!w令畤、賀方回之亞,毛澤民亦‘三影郎中’之次也。清超絕俗,詞中故自難。”[25]賀鑄此篇《減字浣溪沙》,雖然采用了減字偷聲之法,詞中卻有蘇軾的曠達(dá)風(fēng)味,“賀方回之亞”,不虛其名。

      葉夢得則晚生于蘇軾三十余年,無緣結(jié)識蘇軾。但他與蘇軾門人淵源頗深,如晁補之、張耒等人,都與葉夢得來往密切。葉夢得的母親,正是晁補之的妹妹。葉夢得曠達(dá)詞作中,也有多處景仰蘇軾的體現(xiàn)。如《念奴嬌·云峰橫起》一首,詞序為“次東坡赤壁懷古韻”[7]49,可知是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推崇之作,全詞仿照蘇軾詞韻,大江懷古,渾然相成。詞中之語“追尋如夢,謾語詩句猶杰”[7]49,有蘇軾“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4]282的倜儻疏狂之感,與蘇軾的曠達(dá)之風(fēng)非常相似。不外乎王灼《碧雞漫志》說葉夢得之詞:“后來學(xué)東坡者,葉少蘊、蒲大受亦得六七?!保?6]果真得七分蘇軾的曠達(dá)風(fēng)骨。

      三、葉詞對賀鑄曠達(dá)詞的發(fā)展

      賀鑄于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卒于常州,并未遭遇靖康巨變。所以賀鑄曠達(dá)詞的內(nèi)容,更多的是人生際遇的抒發(fā)、不羈性格的釋放。而遭遇國難巨變的葉夢得,詞中就比賀鑄多了沉淀的滄桑、格局的廣袤。

      如葉夢得《水調(diào)歌頭·渺渺楚天闊》:

      渺渺楚天闊,秋水去無窮。兩淮不辨牛馬,輕浪舞回風(fēng)。獨倚高臺一笑,圉圉游魚來往,還戲此波中。危欄對千里,落日照晴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鵬飛鯤化何有,滄海漫沖融。堪笑磻溪遣老,白首直鉤溪畔,歲晚忽衰翁。功業(yè)竟安在,徒自兆非熊[7]10。

      這首詞的詞序為“濠州觀魚臺作”,作于葉夢得任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期間。此時的葉夢得已逾花甲,被皇帝重新重用,操勞政務(wù)。明明是觀魚之作,只需靜心體會“圉圉游魚來往,還戲此波中”的悠游之趣,葉夢得卻心有駭浪,借魚自問,化用《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15]279,道出心聲真諦“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意在魚臺之外,戈戟之間。故他有莊子“鵬飛鯤化”的宏偉理想,渴望收復(fù)家國失地;也有老驥壯心,如姜太公“白首直鉤溪畔”,求賢若渴,為國出謀劃策。終語更是將全詞推上高潮,“功業(yè)竟安在,徒自兆非熊”。詞人早已超脫時下的小小魚塘,進(jìn)入天下紛爭的暢想。全詞由小見大,一氣呵成,節(jié)奏由緩慢進(jìn)而鏗鏘,詞調(diào)宏偉,格局廣大,是賀鑄“少年俠氣,交結(jié)五都雄。肝膽洞,毛發(fā)聳”[9]421的個人浩氣所不能比的。毛晉《石林詞跋》:“石林詞一卷,與蘇、柳并傳,綽有林下風(fēng),不作柔語殢人,真詞家逸品也。”[7]207正是葉夢得晚年詞風(fēng)氣曠山河的此中真諦。

      此觀魚之作,只是葉夢得晚年詞作的滄海一粟。另一首《水調(diào)歌頭·河漢下平野》,也體現(xiàn)出葉詞晚年的雄渾天然、曠達(dá)樂觀。詞如下:

      河漢下平野,香霧卷西風(fēng)。倚空千嶂橫起,銀闕正當(dāng)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誰和,何事偶君同。莫恨歲華晚,容易感梧桐。

      攬清影,君試與,問天公。遙知玉斧初斫,重到廣寒宮。付與孤光千里,不遣微云點綴,為我洗長空。老去狂猶在,應(yīng)未笑衰翁[7]26-27。

      這首詞也是葉夢得南渡之后的作品。明明是中秋佳節(jié),美酒佳肴相伴,葉夢得卻只有“醉倒歌呼誰和”“容易感梧桐”的心中悲痛,只能借酒疏放,對月訴說亡國之苦,“攬清影,君試與,問天公”。但他也不是狹隘之人,疏放之后,又恢復(fù)了壯心不已的自信明朗,才有“老去狂猶在,應(yīng)未笑衰翁”的報國之心。全詞以小見大,格局壯偉,家國情懷融于小小明月,是借月抒情的一篇佳作。與他的觀魚詞有異曲同工之處。

      南渡巨變,使得葉夢得的詞作內(nèi)容更加多變、豐富。他的詞境也更加廣袤、達(dá)觀,將賀鑄曠達(dá)詞中的放縱胸襟,發(fā)展出一個新的境界。

      四、結(jié)語

      在宋代詞壇中,葉夢得算不上大家,卻也有曠達(dá)風(fēng)華;賀鑄算得上詞壇重筆,卻總被“賀梅子”的美名掩蓋了其曠達(dá)風(fēng)范。賀鑄與葉夢得,共同以蘇軾為楷模,曠達(dá)詞都展現(xiàn)出擅長用典、心境高遠(yuǎn)的特點。兩人是“詞為艷科”正統(tǒng)當(dāng)中的兩股清流。

      賀鑄身處北宋末年,并未遭遇國破山河碎的悲痛,所以他的詞被局限在個人英雄氣息疏放的高度;葉夢得身不由己,卻也使得他的詞由中年時候的曠達(dá)明朗之風(fēng),格局逐步增長,最終形成獨特的曠放之氣,為兩宋之交的詞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賀、葉二人均是南宋放恣之詞的探路者,亦是未來張元幹、張孝祥、辛棄疾等人豪放詞風(fēng)的啟蒙人。

      猜你喜歡
      賀鑄全詞詞風(fēng)
      張伯駒的詞風(fēng)及其“豪放詞”的意義
      賀鑄:人生總有一段路要自己
      百家講壇(2019年19期)2019-11-27 03:42:52
      近十幾年來賀鑄詞研究綜述
      不吹不黑
      汽車工人之歌
      由武轉(zhuǎn)文與賀鑄心態(tài)、創(chuàng)作之變
      探索姜夔詞的幽冷詞風(fēng)
      論賀鑄詞沉郁之氣的“深厚”表達(dá)
      張鎡詞論
      懷柔文化政策影響下的清初詞風(fēng)嬗變——以朱彝尊、陳維崧為中心
      本溪| 揭西县| 扬州市| 开江县| 凤山县| 白山市| 梨树县| 保靖县| 渭源县| 竹北市| 芷江| 阿合奇县| 泽州县| 盘锦市| 康平县| 鸡东县| 平邑县| 汝阳县| 苏尼特左旗| 东源县| 无为县| 榆树市| 新晃| 广河县| 定西市| 泾川县| 沾化县| 巴里| 棋牌| 剑阁县| 繁昌县| 呈贡县| 永济市| 江门市| 刚察县| 遵义县| 鸡泽县| 南岸区| 三原县| 丹凤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