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欣
【摘 要】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經濟進入特朗普時代,他上臺后對美國經濟做了很大的調整,在其經濟政策實施期間,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輿論。本文從特朗普上臺之前的美國經濟論起,對其推出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分析,探究特朗普執(zhí)政與美國經濟政策轉型的關系,并對在這種經濟新政策下美國的經濟發(fā)展趨勢做了討論。
【關鍵詞】美國;經濟轉型;經濟政策;特朗普
一、特朗普上臺的背景
特朗普之前,2008到2016年是民主黨的奧巴馬執(zhí)政的八年,起自于金融危機,結束于敘利亞泥潭。2017年隨著美國財政赤字的擴大以及債務狀況的惡化,美國處于矛盾重重幾近爆發(fā)的邊緣,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推選出最受爭議的一任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特朗普創(chuàng)造了總統(tǒng)競選經費最少的紀錄。每次總統(tǒng)選舉動輒幾億美元的開銷,站在總統(tǒng)身后的是黨派,站在黨派身后的是財團。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的政黨體制、政黨體系和媒體建構已經成長為一個利益體制。從初選到大選,人脈、金錢、資歷和利益牽扯等已成為民主體制的一部分。從這從本次大選經費以少勝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金錢對總統(tǒng)大選的影響不比從前。
特朗普放棄了“政治正確”的工具化措施,而是從實效出發(fā),他在競選中打出的幾個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yōu)先”,“白人至上”等等,這是真正打動選民的地方?!鞍兹酥辽稀笔翘乩势諡楹葱l(wèi)主體民族地位而做出的選擇。截至2017年1月,美國人口為3.24億,白人2.4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但是白人的生育率遠低于非洲裔和墨西哥裔。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也正是因為他敏銳地意識到種族矛盾的不可調和和白人生育率低下帶來的潛在危險,因此他主張減少移民,甚至在墨西哥邊境建立一道隔離墻?!懊绹鴥?yōu)先”是特朗普基于產業(yè)外流,生產鏈本地空心化帶來的失業(yè)率增加和就業(yè)結構不均衡等問題而提出的。美國現(xiàn)在不具備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保留在本土的主要有科技,金融,娛樂傳媒等行業(yè)。失去完備的生產體系意味著美國在許多行業(yè)失去競爭力,為了保住僅有的核心產業(yè)以及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特朗普認為要以美國為優(yōu)先,“拿回美國先前失去的一切”。此外,特朗普宣稱美國在國外的利益沒有得到完全保護,在承擔共同防衛(wèi)等項目上花了太多“冤枉錢”。從兩年來特朗普的執(zhí)政來看,他確實在努力恢復美國的經濟,但美國能否繼續(xù)“領導世界一百年”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二、特朗普經濟新政策
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之一是旨在貿易孤立中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特朗普上臺之后立馬廢除了TPP,這讓日本等國家大跌眼鏡。原本指望美國與中國在東亞地區(qū)加強對抗,進而從中獲利的日本在特朗普上臺之后陷入了低迷期。特朗普新政策標志美國進入新一輪戰(zhàn)略收縮期,鑒于美國優(yōu)先的基礎,實行經濟新政策,其經濟振興計劃的四大抓手是降低稅收,貿易保護,產業(yè)回遷和大興基建。首先特朗普對企業(yè)進行大幅減稅,希望通過減少企業(yè)運營成本,營造良好的企業(yè)環(huán)境,從而加大企業(yè)的研發(fā)力度,增加企業(yè)利潤,以抵消減稅帶來的財政流失。但是減稅和企業(yè)盈利之間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由此可見這項政策的目的還是在于吸引國外資本。美國通過輿論宣傳把全世界企業(yè)家的目光吸引到美國,希圖利用美國的低稅率優(yōu)勢招攬國際資本在本國內擴大投資,但美國的勞動力成本、環(huán)保成本等和其他國家相比劣勢太大,所以這項政策執(zhí)行起來未能達到理想的目標。其次,為了遏止本國產業(yè)的空心化,特朗普強迫美國在外企業(yè)回遷,并在全世界打響貿易戰(zhàn)。最初,美國依靠其技術上的強大比較優(yōu)勢,出口技術型產品,在經濟全球化中獲得較高的收益,然而隨著技術的普及和各國的發(fā)展,美國在技術上的這種比較優(yōu)勢逐步減弱,再加之本國的國際化企業(yè)為了獲得更低的人工成本紛紛在國外建立跨國公司,使得美國國內勞工就業(yè)機會大幅下降。而因此受損的群體雖然是美國技術能力較低的一部分人,但卻組成了政治上的大多數(shù)人,所以這些人對于一定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大力贊成,造成了美政策上的“逆全球化現(xiàn)象”。[2]在深度全球化的時代里,強打貿易保護主義必然會引起國內外的反對。特朗普針對中國、歐洲等開出了長長的賬單,認為貿易逆差是導致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的原因,要求對部分商品增加關稅。貿易保護政策最直接的目的是保護國內企業(yè),促進產業(yè)回流;深層目的是想以此作為與中國、歐洲等國家談判的籌碼,在利益置換中謀取更多的好處。最后,特朗普在國內大型基建。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就業(yè)率最常規(guī)有效的措施,還可以改變美國國內基礎設施老化的情況,增加社會滿意度。但在美國的土地上大搞建設會受到環(huán)保、人權、工會等組織的層層反對,由此看來,大興基建也不能徹底解決就業(yè)問題。特朗普經濟政策存在不少弊端,美國想要加強本國商品在全球貿易市場中的競爭力,同時加快美元回流,勢必會帶來美元在世界范圍的退潮,甚至帶來美元的貶值,貶值意味著美國人很難享受之前美元的高匯率帶來的福利。其他國家肯定也不愿意在美元退潮帶來的通貨緊縮之中凍得瑟瑟發(fā)抖,隨著中國原油期貨上市,石油人民幣的推出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并且美元霸權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條件下,僅靠美元難以維持全球經貿體系。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2019年3月22日,美國長端(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短端(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出現(xiàn)倒掛,此為2007年7月以來的首次倒掛。國際金融市場隨之出現(xiàn)較大波動。雖然此次倒掛持續(xù)的時間較短,但倒掛卻并未就此止步。2019年5月10日,3個月期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429%和2.426%,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再度出現(xiàn)倒掛;5月28日,3個月期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356%和2.269%;5月29日,3個月期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352%和2.264%,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倒掛程度進一步加深。由于一些經濟學家將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倒掛作為經濟衰退或者金融危機的領先指標,因此,目前國際經濟學界正就美國經濟是否將陷入衰退展開爭論。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倒掛具有很強的預警意義,如果倒掛趨勢持續(xù),美國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金融市場可能出現(xiàn)劇烈波動,金融危機可能卷土重來。歷史上,美國確曾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先是出現(xiàn)國債收益率倒掛,在經過一年到一年半的時滯之后,出現(xiàn)經濟衰退或者發(fā)生金融危機。有經濟學家更為詳細地描述,在過去50年中,3個月期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現(xiàn)象曾經出現(xiàn)6次,每一次都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經濟衰退或者發(fā)生金融危機。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發(fā)生在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的國債收益率倒掛,它成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強預警信號。由此,一些投資者擔憂,在未來的6~18個月內,美國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也有經濟學家預測,如果包括消費在內的相關經濟數(shù)據繼續(xù)走低,國債收益率倒掛的“風向標魔咒”將再度被應驗。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則不贊同上述觀點。他們認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現(xiàn)象已經失去預測作用,很難將其繼續(xù)作為美國經濟衰退或者金融危機的先行指標,尤其是強預警信號。有經濟學家提出,此輪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意味著世界經濟進入一種新常態(tài);全球通貨膨脹水平持續(xù)在低位徘徊,各國中央銀行都在通過不同方式壓低長端利率,這是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xiàn)倒掛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由于此輪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持續(xù)的時間都比較短,在3月僅持續(xù)1周左右,在5月也只有20天左右,因此,要判斷美國經濟是否將陷入衰退,還要看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宏觀經濟表現(xiàn)。
筆者認為,長端國債收益率確實能夠反映市場對未來宏觀經濟的預期,但是短端國債收益率會更多地受到宏觀政策走向的影響,因此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倒掛實際上是市場預期與政策調整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最近一段時期,由于美國宏觀政策頻繁調整,長短端國債收益率倒掛還不足以確定美國經濟將要陷入衰退,也不足以說明全球金融危機將會卷土重來。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即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快速變化,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再現(xiàn),受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的影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長期國債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長端利率。由此判斷,2019年3月和5月出現(xiàn)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預示著未來美國經濟放緩將是大概率事件,但要得出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的結論還為時尚早,有待繼續(xù)觀察。
三、結語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美國的政策轉型朝著收縮和對抗的路徑發(fā)展,歐洲、俄羅斯、日本等國家都想抓住美國的地緣真空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但是特朗普帶有目的性的戰(zhàn)線后撤會竭力防止美國的霸權遭到威脅。在霸權時代里,國家之間難免會走向隔絕和對立,因此以一種新的理論方式取代強權政治是未來保持世界穩(wěn)定的重要方向。對于中國而言,應當把握時機,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國夢”為指導思想,加快推進一帶一路進程和人民幣國際化,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發(fā)揮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韓兆洲,黎中彥.中美兩國經濟實力與潛力的比較分析[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4,(07):115~123
[2]張延群,婁峰.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分析與預測[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9,(12):13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