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 孫巍月
摘要: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是目前僅次于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其主要的稅收對象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等法定義務人。征稅內容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關鍵詞:個稅改革;減稅福利;優(yōu)化稅率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提高和趨向多元化,導致了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個稅改革本著公平和效率的原則,提高起征點、優(yōu)化稅率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眾收入和社會現(xiàn)狀的矛盾。本文就最新的第七次個稅改革對福州居民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以及改革后仍需要去分析和理解的問題,對我國的個人納稅問題提出一些的有價值的建議。
一、我國目前個稅改革的現(xiàn)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在2018年6月19日迎來了第七次修訂。這次改革與往年的稅改有如下不同:
(1)增加專項費用扣除,提升了綜合所得基本扣除費用的標準,同時明確現(xiàn)在實施的個人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以及按照律法規(guī)定的其他項目繼續(xù)執(zhí)行,新增了可按標準限額稅前扣除子女教育、贍養(yǎng)老人、繼續(xù)教育、房租和房貸利息、大病醫(yī)療等六類必需且重要的費用。
(2)首次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在稅法第七次改革之前所實行的征稅方法是把所得稅分類,由不一樣的收入類型從而進行扣除。另外,稅法的第七次修改還適當簡化并用了應稅所得分類,將好幾個不同的科目合并在一起或是直接取消了有些納稅科目。
(3)優(yōu)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本次個稅改革將3%、10%、20%三檔低級稅率稅級擴大,縮小30%、35%、45%高檔稅率稅距,擴大低級稅率稅距有利于減輕中低收入者階層的稅負,減少高稅率稅的級距從而提高收入群體的納稅負荷。
二、目前仍待解決的問題
(一)稅收宣傳問題
個稅改革后的宣傳一直采用印制宣傳冊、開座談會、稅收政策知識培訓和校園稅法宣傳等手段。貼近民眾生活和實際的宣傳還不到位,缺乏互動性和參與性,互聯(lián)網宣傳的應用尚未成熟。宣傳力度不夠,就會出現(xiàn)普及性不夠高引起的小部分民眾不知如何正確繳稅的現(xiàn)象。
(二)納稅人申報信息質量劣化
1.代扣代繳導致缺乏自主申報意識
實際工作中,很多自然人也是委托單位財務人員集中對12萬以上納稅人和多處所得納稅人采取自行申報模式。但苦于扣繳義務人對自然人的信息了解并不全面,自然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故意隱瞞自己不為稅務機關掌握的涉稅信息,因此現(xiàn)行征管下自然人申報數據往往質量不高。
2.涉稅信息分散與失真
對納稅人的信息整合一般以他們的身份證號碼作為標識,由于大部分自然人沒有稅務登記,納稅人不同的涉稅行為只能通過不同的子系統(tǒng)進行處理,如此分散且格式嚴重不統(tǒng)一的信息,往往加大了信息失真的風險,使得稅務機關即使想科學處理納稅信息,也無從下手并不敢輕易下手。
3.以自然人為單位的納稅方式
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許多家庭中的適齡女性開始生兒育女,回歸家庭主婦。她們沒有了工作收入,只能依靠男方的收入來應對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等必要開支,而丈夫無法享受雙倍納稅專項費用扣除。以自然人為單位的納稅方式未考慮到單職工家庭的負擔,在公平性支持的稅收政策中產生新的不公平性,如微信中的漏稅行為:
(1) “微信紅包”作為互聯(lián)網產業(yè)化時代的產物,從出生起就帶有濃厚的科技金融色彩,普通大眾在廣泛應用其創(chuàng)造的便利條件的同時也產生了稅務相關方面的現(xiàn)實問題。微信紅包分為“生活情誼型紅包”和“工作福利型紅包”“現(xiàn)實交易型紅包”三種類型。
(2)微信代購者的漏稅行為。經過調查,我們把這些微商代購分成了三種不同的類型:第一種是外國買且在外國郵寄至國內的代購。在購買者完成支付活動后,這些代購便在本地進行購買行為,隨后從海外寄回國內。第二種是代購者本人出境購買所需商品并由其帶入國內交至購買者手中,他們的渠道主要是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第三種,也是最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一種。主要群體也是在國內,他們從分銷商那里拿貨進行新一級的分銷,銷售渠道同樣是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
三、解決方法
“微信購物”作為新興的購物方式出現(xiàn)時間不是很長卻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而我國立法方面現(xiàn)階段對此并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建議:
(一)立法方面
“微信紅包"作為新興支付方式出現(xiàn)時間不是很長卻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而我國立法方面現(xiàn)階段對此并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建議:
(1)與時俱進,完善立法。針對現(xiàn)階段過程中產生的實際稅務問題制定如納稅憑證、稅務計算方式等相應的納稅規(guī)則。
(2)針對商戶經營制定使用“微信紅包"功能交易的平臺監(jiān)管措施,準確把進行商事活動交易的商戶主題的交易行為監(jiān)管起來,督促其主動繳稅。
(3)建立體系化個人、商戶、企業(yè)的稅務信用體系。
(4)完善稅收制度,堵塞偷稅漏稅源頭。稅收制度的缺陷,成為偷稅漏稅的罪魁禍首,要堵塞偷稅漏稅,要抓好源頭的改革。
(二)執(zhí)法方面
(1)執(zhí)法公正。堅持讓事實說話,以法為規(guī)的原則,對于“微信紅包"的普遍性牽扯到各類稅務向有關部門申報的問題。同種類型的申報應該以同種方式來處理。
(2)執(zhí)法嚴格。對態(tài)度積極,及時、主動申報稅務的納稅人進行表揚鼓勵,對有故意逃稅行為的納稅人嚴厲處分懲罰。執(zhí)法過程秉承“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
(3)稅收征管規(guī)范化與現(xiàn)代化征管手段結合。想要從本源上解決稅收征管的問題,國家應當制定出一套既能規(guī)范又能約束征納雙方的規(guī)定,監(jiān)督執(zhí)法人員依法做事。
(三)社會方面
(1)培養(yǎng)納稅意識,塑造納稅觀念。社會大眾需主動認識稅收,了解稅收,分清自己的行為是否屬于納稅范圍,樹立正確的納稅觀念。
(2)宣傳納稅立法,重視納稅教育。國家、社會應重視納稅教育,主動宣傳稅務問題的重要性,將現(xiàn)時代中新事物涉及稅收的問題拆分出來重點教育,提升群眾對微信紅包納稅情形的重視程度。
(3)全民監(jiān)督,自主納稅。國家有關部門應建立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稅務監(jiān)督體系,及時檢查個人、企業(yè)、相關單位等主體的稅務情況,對偷稅、漏稅、逃稅等非法行為進行及時查處,同時納稅人也應增強意識,主動納稅,及時納稅。
(4)建立科學激勵機制,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性。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對于納稅人應盡的義務我國在這方面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
結語
如何培養(yǎng)公民的納稅意識是長久之計,這對于我國人民的綜合素質以及國家的重視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建議國家把這種意識教育徹底灌輸到九年的義務教育當中,讓每個公民都有這樣的意識和觀念。除此之外,國家應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來生化這種納稅意識,讓不可或缺的社會主體力量成為宣傳納稅的根本動力,形成納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納稅信用管理若干業(yè)務口徑的公告[Z].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85.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源綜合 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告[Z].財稅〔2018〕156 號.
[3]遠翔,小魚.個稅改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J].創(chuàng)業(yè)者(職場版)
[4]岳靚.對我國個稅改革的研究與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8(16):75-76.
[5]賈榕泉,楊愛華.個稅改革對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7(21):52-54.
[6]稅務總局將微觀模擬個稅改革 為稅改方案制定提供量化依據[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02):5-6.
[7]劉思陽.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探究[J].時代農機,2018(09):132.
[8]張洋.淺析我國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