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東
《元楨墓志》,北魏太和二十年(496 年)十一月刻。正方形,高寬均為67 厘米。楷書,17 行,行18字。1926年由河南洛陽東唐寺門出土,為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魏墓志中最早的一塊。墓志是北魏書法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洛陽出土的北魏墓志為最多、最好。這些墓志精品埋在地下千余年而湮沒無聞,直到21世紀初鋪設隴海鐵路處理地基時,才紛然出土得見天日。近年仍不時有魏墓志出土,為書法和文物考古界所重視。出土的大量北魏墓志主要收藏于河南洛陽博物館,其中有一部分精品收藏于西安碑林。關于西安碑林所收藏的一些魏墓志還有一段不平常的來歷。1924 年近代著名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從洛陽古董商手中購買了150余方墓志,其中魏墓志有85種。1930年在《東方雜志》中國美術專號上發(fā)表了《鴛鴦七志齋藏石目錄》。以后于右任先生又陸續(xù)購至380 余方。1936年于右任先生將這些志石全部捐贈給西安碑林,妥善收藏。其中著名者如《元楨墓志》《元鑒墓志》《元遙墓志》等。《元楨墓志》就是經(jīng)于右任先生考證和鑒定的一方著名墓志?,F(xiàn)存西安碑林第一墓志廊。
《元楨墓志》的內容為記述墓主人元楨的生平。元楨即南安王,于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被削奪官爵,禁錮終身,七年而死。此志書法極為精妙,與眾不同,被譽為北魏墓志中的書法精品。其隸書的影響已完全脫盡,方峻遒勁,字字精美,為魏墓志中方筆的典型代表。用筆方峻勁健,斬釘截鐵,結字中宮緊湊,四面開張,以險側欹斜取勝。章法疏朗,勻稱齊整。撇、捺縱放,鉤、提力送,楷法相當成熟,又險中求穩(wěn),方中寓圓,充分顯示了書寫者和刻鑿者高超的技藝?!对獦E墓志》以其獨具風貌之特色,開了隋唐楷書之先河,歷來受到重視。
北魏西安碑林藏《元楨墓志》原石照片
《元楨墓志》拓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