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萱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同學去了日本,其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祇園祭了。
祇園祭是京都三大祭中最盛大、最熱鬧的祭典,同時也是日本三大祭之一。祇園祭整個祭事,從7月1日一直持續(xù)到7月底;其中,7月16日晚上的宵山,7月17日白天的前祭巡行,7月24日的后祭巡行,都非常熱鬧。
祇園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69年。那時,日本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傳染病,許多人因此喪命,于是在八阪神社舉行御靈會,來祈福消災。祇園御靈會,初期只在有疫情時才會舉行,到了970年變成每年固定舉行,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算起來,祇園祭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
“前祭巡行”的前夜是“宵山”,類似中國的廟會。各個山鉾都掛上燈,奏著樂,大街上擺了各種攤位,有美食、紀念品等,應有盡有。很多日本當?shù)厝舜┥掀恋暮头ス鋽傋?,非常熱鬧。如果去日本玩卻沒去那里,可是會后悔的。
宵山過后,就是前祭巡行了。山是小山的稱號,像螳螂山、木賊山;鉾是大山的稱號,像長刀鉾、菊水鉾??偣灿?3種山鉾參與巡行。長刀鉾、螳螂山、木賊山、郭巨山……各有各的特色。
長刀鉾是前祭中的開場鉾。它整個船體都是紅艷艷的,在船的底部有4個大輪子以便拉動。船身上掛的布料,繡滿了黑白紅黃等顏色相間的圖案。船的頂部極其尖,有七八層樓那么高。船頂插著一顆綠油油的小樹,仿佛那是一顆明亮的星星。
船的內(nèi)部有人敲鑼打鼓,慶賀祇園祭。在船頭坐著一個穿著類似皇帝裝、又化著藝伎妝容的人,他才是主角。他是長刀鉾的山神。
在船的前部,有人舞著扇子,在拐彎處指揮纖夫拉動船身轉彎,還會和民眾互動。每次轉動,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一起大聲喝彩。
不過,這才是第一座山,接下來登場的就是螳螂山了。螳螂山是一座小山,裝扮和長刀鉾相比,還是遜色一些。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船的頂部有只大螳螂。這個船就是人要推和抬的了,非常耗費人力。頂部沒有小樹,也沒有人敲鑼打鼓,格外清靜。只有一位山神坐在上方“端察”著民眾。
前祭巡行的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伯牙山,是借我國伯牙絕弦的故事來的,很有趣,融入了中國文化。
郭巨山——在中國24孝里,有一位叫郭巨的孝子,想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從而延續(xù)母親的生命。他感動上天,因此挖出了黃金。這又是一個中國典故。
與其說是日本的節(jié)日,實際上更是中國人在外地的節(jié)日。所以,去日本一定要趕上祇園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