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閩南灶與美食

      2019-09-25 18:46:26張素娟
      閩南風(fēng)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土灶簸箕鐵鍋

      張素娟

      古時,閩南算是一個偏遠閉塞之處。但是,這不代表它愚昧蠻荒。偏遠閉塞是對于當(dāng)時的大環(huán)境而言的,內(nèi)在里,閩南人卻因此更加勤勞,更加懂得創(chuàng)造。至少作為地道吃貨,土生土長在閩南,我很幸運。

      閩南有很多特色吃食,那些吃食都是智慧的閩南人因地制宜發(fā)明出來的,而閩南的灶就是制作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灶,最初人們將由三塊石頭壘成,上面架上一口鍋,稱之為灶。幾經(jīng)演變,灶變得越來越規(guī)范。以食為天的人民,開動腦筋,便有了講究風(fēng)水布局、合理規(guī)劃的近現(xiàn)代土灶,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這個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土灶。不管現(xiàn)代科技多么發(fā)達,灶多么先進,我覺得,都比不上那口土灶來得好用。

      那個時代,不,具體說是我當(dāng)時的那個時代,在20世紀80-90年代。村莊里面,家里筑灶是一件大事,動工及完工的時辰都需要拜問過神明,夯土燒磚的原材料需要用后山山壁上最干凈的土,深山山泉中最清澈的水,混合攪拌,人工夯土。

      首先,需由泥水匠將灶間屋頂?shù)耐咂崎_,然后才動工砌造,此稱“見天灶”。

      灶以圓形為主體最佳,內(nèi)里一層磚,中間層夯土,外層用竹編混土圍制而成。磚和土都那么講究,外圍的竹編也不簡單,豎排需由24根竹片圍成,多一根或者少一根都不行,24根竹片代表著二十四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jié)、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jié)令。灶跟二十四節(jié)氣有什么關(guān)系呢?當(dāng)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祈盼,愿每個節(jié)氣都有得吃,也愿吃四面八方,總之就是希望全家、全年不挨餓。而一個灶上面的竹片需要從同一根竹子上取得,代表全家一條心,奔著好日子去。

      先砌好灶的底部,再砌灶面。那個時代,有一口鐵鍋其實就很不錯了,因此,只要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新鐵鍋,按照鍋沿尺寸來砌灶面,即可。

      灶面上用紅磚砌起一個排煙的煙囪,以便排煙。砌煙囪的過程中,在磚排樓中常留一個小方格,在里面放置五谷種子,再置燈火一個,即在瓦片一小凹碟里,斟滿生油和置燈芯五條,再取“乾隆通寶”銅錢二枚,一正一反壓于燈芯之上,然后用紅磚粘槳把小方格封固,再于其上繼續(xù)砌筑煙囪。封入上述諸物,蘊含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家運紅火之意。

      筑灶用時一至兩個時辰,完工后,架上一口大鐵鍋,蹭亮的新鍋炒上一把炒米花再撒上紅糖,代表發(fā)財。然后再煮上一鍋湯圓,沉浮擁擠的白胖圓子代表團圓美滿之意,筑灶這才算真正完成。

      土灶的標(biāo)配有這些:煙囪,鐵鍋,火剪,竹火管(吹氣用),火托(清理木灰),火炭甕(保存炭火),竹扇,小火爐。旁邊還會有一堆疊放整齊的火引和木柴。

      灶有了,好日子就來了,我們這一代人,說到灶,腦子里總會浮現(xiàn)出灶前忙碌的母親身影,踏實的溫暖,畫面中各種美食的味道撲面而來,那么深刻。

      春來,萬物復(fù)蘇,有甜糯米粿、紅糖發(fā)糕、咸水鴨,迎新接福,也是鎮(zhèn)年的意思。

      母親攪拌好紅糖發(fā)面糊,再將面糊倒入一個個小碗里,整齊地排列在灶沿上,接著繼續(xù)收拾那肉質(zhì)緊實,養(yǎng)了一年半載的土鴨,收拾干凈后整只沉入灶內(nèi)大鐵鍋中,清水淹沒鴨身,水面上放上一片竹片制成的篩子,竹篩上整齊放上一碗碗紅糖發(fā)面糊,燒火,過個半小時,發(fā)面就好了,一碗碗裂出花的紅糖發(fā)糕很讓人高興,是對母親愿來年豐盛的回應(yīng)。再過半小時,熄火,把煮熟的鴨子提上案板,抹上鹽,就一個咸味,現(xiàn)吃就斬成小塊,那種單純實在的肉香,會讓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想起來,不吃會饞得慌。如果不現(xiàn)吃則可掛在房梁屋檐底下,過道的風(fēng)會讓鴨肉自然風(fēng)干,什么時候想吃了拿下來,切成塊后可蒸可炒,都是越嚼越香的美味。

      土灶火力足,容量大,一次性可以烹飪好幾種食物,還能夠?qū)⑹澄镒钤嫉奈兜兰ぐl(fā)出來。

      在春夏交際,有個清明節(jié)和三月半,清明節(jié)母親會做清明粿敬告祖先,三月半母親會做香片,香片也叫“簸箕流”,用來敬獻神明。說到“簸箕流”就要提到有趣的閩南方言了,這種食物,在鍋中制成后需要盛入簸箕內(nèi)等上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是讓Q彈的粿體慢慢流動,布滿整個簸箕,所以稱為“簸箕流”,最后在表層撒上熟米粉,這才算真正完成。粿體清透Q彈,若切下一塊擺放在白色淺碟中,無論視覺還是味覺上,與現(xiàn)代西方甜點比,毫不遜色。

      清明粿、“簸箕流”這類食物都是需要在灶邊忙活上一個小時的,小火慢熬,雙手緊握攪棍,將鍋中充滿黏勁的熟米飯或者米糊,沿著一個方向不停攪拌,直到徹底通透有韌性,粿體緊緊抓著攪棍,好似扯不開的那種感覺,成品才會Q彈有勁。孩時的我在旁看著有趣,鬧著要幫忙,母親促狹地笑著把攪棍給了我,堅持不到幾分鐘我的雙手已經(jīng)酸疼得不行,但要面子的我還是不肯輕易放棄,最后還是母親笑著把棍子搶了過去,才解了圍。至此以后,我對母親越加崇拜,好似母親的手勁是如何也使不完的。

      夏季將至,端午先臨,粽子是全國性的美食,但我們閩南粽子種類可以說是最豐富的了。我們這里的粽子,有糯米肉粽、綠豆肉粽、小堿粽、豆沙粽等。端午節(jié)前三天,母親就開始包粽子了,粽葉都是后山上提前摘下清洗干凈曬干備好的,要用的時候泡一夜的水,這樣的葉子柔韌性足,包起粽子較方便。灶上放上一排的原料,有一盆鹵好的五花肉,一盆爆香的青蔥蝦米香菇,一盆炒過的糯米,一盆泡水去皮的綠豆,炒過的蘿卜干、海蠣干……這些是用來包肉粽的。

      包肉粽的同時,鍋內(nèi)已在燒水,待包好肉粽,就可以直接放進去煮,大灶大鍋容量很大,可以一次性煮好幾提的粽子,這個時候母親可以繼續(xù)包另外口味的堿粽和甜粽,這兩個口味一般包得比較少,因為家里人對于這倆口味的銷量不高。我個人最喜歡綠豆肉粽,剛出鍋,兒時的我可以一次性吃上六七個,余味不絕。堿粽也是不錯的,淡淡的堿味,小小的個頭,粘上一層厚厚的蜂蜜或者紅糖,一口一個,極其解膩。

      秋日,母親開始舂麻糍了,先將糯米用大鍋蒸熟了,然后放在石鍋內(nèi)舂制。閩南的麻糍很出名,我覺得麻糍的美味都是來自于閩南人對于美食的誠意,怎么說呢?母親可以站在灶前,不停地攪著鍋內(nèi)的黏米糊,也可以站在翹板上,不停地踩著翹板,直到完美的食物制成。兒時不懂,只覺得又有好吃的了, 現(xiàn)在想想,這種制作美食的認真和堅持,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七夕到了,母親開始做青草粿,用的青草可以是門前的鼠曲草、可以是后山的白艾草等,可入粿內(nèi)的青草有許多,都是可入藥的,對人體有益。所以說人民的智慧無限,山里的人們多長壽,吃著沒有污染的天然食物,懷著虔誠的心制作美食,懷著美好的愿望活著,這都是對生命的負責(zé)。

      七月半到了,現(xiàn)代人都說七月半是鬼節(jié),但是我們七月半是要做好吃的祭拜先祖呢。閩南的咸粿,先用紅蔥頭、蝦米、香菇、瘦肉等爆香,有條件的會加一些鹵肥腸,然后用石磨磨出來的粳米糊,還沒煮就能聞到那股米香呢。爆香的料加進一大盆米糊上,旁邊留一小盆米糊備用,大盆架上滾水大鍋內(nèi)開始蒸制,在咸粿八分熟的時候,加入一旁用紅糖調(diào)了微甜的米糊,一層將熟再鋪一層,一層一層的鋪,待到全熟,切開,側(cè)面看咸粿層層分明,咸甜的結(jié)合,不僅不串味,還更加鮮香。

      中秋,我們這里有的地方做中秋肉餅,有的地方做松糕,我家做的就是松糕。備好的糯米粉摻點白糖水,揉搓均勻細膩后篩入一個個扇形模具內(nèi),中間一層芝麻花生磨的粉,上面再一層糯米粉,最后將木質(zhì)模具放入大鍋上隔水蒸,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美食,脫模后,在圓形的竹編上一個個緊緊挨著,滿室的甜米香,咬上一口松軟清甜,那是小時候幸福的味道。

      轉(zhuǎn)眼到了冬季,萬物沉寂,灶也為主人辛勤忙碌了一年,灶不同于人,灶越是使用頻繁越是好用。十月十五蘿卜包,外面竹葉包裹,說是“蘿卜包”,但這個包不是包子的“包”,而是由糯米粿,里面包上蘿卜干絲和各種炒料制成。蘿卜干絲是里面的精華所在,有爆過香的蘿卜絲已被完全激發(fā)出了一股特別的香氣,讓你一聞口齒生津,再咬上一口,入口即化的鹵五花肉,搭上外層糯糯的糯米粿,毛孔舒張,通體舒暢,這個年就完整了。

      小小的灶間還能釀酒,能做麥芽糖,能煮咸甜湯圓……能做很多很多好吃的。閩南母親都是全能的,背靠大山,勤勞耕作,即便只有一座灶,一口鍋,一雙巧手。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在這一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里,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xiàn)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長大后,我才慢慢了解,母親為什么如此全能。

      歲月變遷,我們這代人大多已成家立業(yè),然而,我們這代人既不會燒柴用土灶,也不會做這些吃食。我時常矯情地想起,總覺得可惜又無奈。偶爾閑暇,回到舊厝,走走看看,在村里撩貓逗狗,雖愜意,卻總有一股淡淡的傷懷,這股憂傷,是對過去歡樂時光的緬懷,也是對吃食手藝后繼無人的感慨。

      我喜歡吃美食,也喜歡做美食,但母親多年來手把手教會我的,遠遠不止是美食吧。

      猜你喜歡
      土灶簸箕鐵鍋
      大土灶,好味道
      東北鐵鍋燉
      黃河之聲(2022年7期)2022-08-27 08:58:24
      ANYTHING GOOSE
      漢語世界(2022年1期)2022-03-01 05:55:12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少兒科技(2021年2期)2021-05-17 09:59:14
      土灶
      萬物有緣鐵鍋槐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12
      鐵鍋先生炸鍋事件
      行走的簸箕
      思維與智慧(2020年1期)2020-01-08 06:53:48
      忠滿: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不倒翁掃帚簸箕
      嘉禾县| 全椒县| 武威市| 家居| 上虞市| 鲁甸县| 耒阳市| 江陵县| 通道| 驻马店市| 洪雅县| 双桥区| 瓮安县| 航空| 库尔勒市| 托克托县| 西充县| 福鼎市| 招远市| 图们市| 福鼎市| 德州市| 江西省| 五华县| 马公市| 南城县| 扎兰屯市| 凤山县| 平度市| 怀来县| 榆树市| 泾川县| 舞钢市| 岚皋县| 冷水江市| 乐清市| 历史| 孟村| 馆陶县| 曲周县|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