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霞
[摘要]目的 探討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產婦護理質量、降低跌倒發(fā)生率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進一步提高產婦圍生期的生活質量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產科收治的3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9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觀察比較兩種護理模式下產婦的護理質量及跌倒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跌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產婦的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可有效減少產婦跌倒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護理質量,對于保障產婦圍生期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應大力推廣。
[關鍵詞]產婦;護理質量;跌倒發(fā)生率;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7(c)-02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dimens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maternal nurs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ternal perinatal life. Methods A total of 388 wome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wome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9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routine care mode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 multidimensional care management model.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two nursing mod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 of maternal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fall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y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to maternal nursing has higher clinical valu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fal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erinatal period, and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Maternal; Quality of care; Incidence of falls; Multidimensional care management model; Application value
女性在分娩過程中會引發(fā)強烈的應激源,對其身心健康造成顯著的影響,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以保障產婦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2]。在傳統(tǒng)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常按照常規(guī)護理流程對產婦開展護理,效果不佳[3]。多方位護理管理是根據患者的護理危險因素,以患者為中心,實施多方位、針對性的護理服務,以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4-5]。本研究選取3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多方位護理管理應用于產科護理中,在提高產婦護理質量、減少跌倒事件的發(fā)生方面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產科收治的3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94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6.43±2.17)歲;孕齡37~41周,平均(39.14±1.34)周;孕次1~3次,平均(1.53±0.31)次;職業(yè):個體67例,職員73例,農民44例,其他10例;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45例,中專及高中124例,初中及以下25例。觀察組:年齡23~38歲,平均(27.12±2.24)歲;孕齡37~42周,平均(39.22±1.54)周;孕次1~3次,平均(1.47±0.25)次;職業(yè):個體71例,職員82例,農民31例,其他10例;受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62例,中專及高中116例,初中及以下16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監(jiān)督批準。
納入標準:①單胎;②分娩前1周入院;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傳染病史;②凝血功能障礙;③內科合并癥;④精神障礙;⑤合并心肝腎肺等器質性疾病與造血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嚴重疾病;⑥死胎、新生兒畸形。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嚴格按照交接班制度與分級護理制度開展護理工作,給予產婦必要的產前健康知識宣教,對產婦的身體狀況及胎兒胎心情況進行密切觀察,給予常規(guī)飲食指導,若產婦合并其他疾病,則給予對癥治療;將可能發(fā)生的分娩情況向產婦進行告知,以使其做好生理及心理準備。產婦分娩時指導其正確掌握適當體位及呼吸方法,保證產程的順利;產后對產婦并發(fā)癥征兆進行密切觀察,并給予相應干預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給予多方位護理管理,主要包括分析產婦護理風險發(fā)生因素、開展培訓考核、落實崗位職責、實施連續(xù)雙班排班、加強環(huán)境管理、強化健康教育及人文關懷6個方面,具體實施如下。①護理因素、管理因素、產婦自身及家屬因素、護理環(huán)境因素及藥物因素等均可增加產婦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其中護理不規(guī)范為發(fā)生護理風險的重要原因,產婦出現異常征兆時未能被及時發(fā)現,年輕護士缺乏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護理責任心不強,未能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開展護理工作,產科相關制度規(guī)定不完善,造成產婦護理安全隱患增加。產婦極易發(fā)生負面情緒,尤其是在第一、第二產程時由于疼痛坐臥難安,行走不穩(wěn);產后由于體力消耗過大,產后體虛、低位性低血壓等,加上若病房地面潮濕、照明不佳、可活動區(qū)域有障礙物,產婦服用某些藥物易致跌倒,若護理人員及家屬未能給予密切觀察,則極易造成產婦跌倒。②護理人員在產婦入院后即對其實施分娩相關健康教育,主動與孕產婦進行交流,從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及受教育水平出發(fā)進行宣教,靈活運用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集體授課、視頻講解等方式,以增加產婦對分娩的了解,指導其放松心態(tài);囑咐產婦著寬松舒適的衣服,選擇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③定期對產科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培訓,并通過查房、書面測試等方式進行考核,將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的適應證、用法及觀察要點納入考核范圍,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yè)素質,幫助護理人員對產科防跌倒風險評分系統(tǒng)的熟練應用;制定孕產婦跌倒應急預案,以提高護理人員對產婦跌倒風險的認知。④建立產科護理責任小組,明確分工,將相應崗位職責及任務落實到具體的人,對跌倒高危產婦進行個性化護理,可通過攙扶下床及如廁等,必要時給予輪椅輔助等方式降低跌倒風險。⑤對產婦實施24 h連續(xù)不間斷護理,將工作時間分為早班(08:00~17:00)、下午班(17:00~00:30)及晚班(00:30~08:00),實施高年資與低年資護理人員搭配,每班提前半小時接班,交接的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各項治療情況、可能發(fā)生跌倒的危險因素等;采用一對一的方式陪伴分娩,并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分娩后及時鼓勵產婦進食,以及時補充能量。⑥加強工勤人員的培訓,要求濕式打掃后及時將地面拖干,發(fā)現地面有水時隨時擦干;利用可移動病床轉運產婦,注意拉好床欄桿;在衛(wèi)生間、走廊等容易引起跌倒的環(huán)境做好防跌倒警示,保持光線充足。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種護理模式下產婦的護理質量及跌倒的發(fā)生情況,其中護理質量從護理環(huán)境、護理安全、健康教育及人文關懷、護理記錄、設備與藥品管理5個方面進行評價,各方面賦分20分,量表滿分100分,護理質量與量表得分成正相關[6-7]。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環(huán)境、護理記錄、護理安全、健康教育及人文關懷、設備與藥品管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產婦跌倒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中無跌倒事件發(fā)生,對照組產婦中共發(fā)生5例跌倒事件,發(fā)生率為2.58%(5/44),觀察組的跌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6,P=0.02)。
3討論
產科護理安全與母嬰生命安全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增高,常規(guī)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產婦及家屬的需求,加上產科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大,工作內容繁多且復雜,一不小心將極易引發(fā)產婦跌倒等護理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應對產科護理工作不斷進行細化,兼顧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母嬰的院內安全[8-9]。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通常對科室過往護理中的護理風險的發(fā)生原因進行總結與分析,然后從多方位實施針對性護理管理,從而全面提高護理質量[10-11]。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實施多方位護理管理,在保障產婦生理與心理健康的同時,對過往護理風險發(fā)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從多方位實施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將護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感[12-13];通過連續(xù)排班全面落實護理措施,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避免發(fā)生交接班遺漏等;通過護理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專業(yè)水平,使產婦得到全方位的優(yōu)質護理,有效提高護理質量[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護理質量各項目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的跌倒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通過提高護理人員對跌倒風險的認知,并嚴格實施一系列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產婦跌倒的發(fā)生率[10]。
綜上所述,將多方位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產婦的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可有效減少產婦跌倒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護理質量,對于保障產婦圍產期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石寶英.人性化護理模式對促進產婦自然分娩的效果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7):1087-1088.
[2]白潤芳,張雅,田飛娟,等.枕橫位及枕后位產婦在無痛分娩待產中體位管理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 32(7):520-522.
[3]吳婭琴,吳琴,楊芳.層級護理對母嬰同室產婦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現代醫(yī)學,2016,44(1):133-136.
[4]崔萍,郭娜菲,吳文燕.美國小組照護模式在孕產婦保健中實施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4):573-576.
[5]張鴻,李鑫.多方位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8):1-3,10.
[6]譚曉玲.100例初產婦分娩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22(S2):208-209.
[7]孫趙娜,李云云,吳蘭君,等.親情化干預對產婦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兒照護技能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7,24(3):65-67.
[8]張家銀.婦產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B12):74-75.
[9]龐貴鳳,賀潤蓮,趙璐.護理質量重點監(jiān)測指標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11):1321-1324.
[10]張鴻,李鑫.多方位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8):1-3.
[11]程龍霞.多方位延續(xù)護理對提高癌痛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8,24(4):697-701.
[12]徐曉娟,褚佩君.孕期體重管理和助產士連續(xù)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7,39(4):420-421.
[13]王曉茹,夏玲,靳靜,等.危機式護理管理理論在產婦分娩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7,38(4):358-361.
[14]盧荔婕.1例產婦死胎的哀傷輔導護理個案管理[J].護理學報,2017,24(17):75-77.
[15]陳亞嵐,吳羽楠,王珊珊,等.胎兒異常引產孕產婦應對策略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20):72-75.
(收稿日期:2018-12-24?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