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漁帆浦浦帶煙收吳歷書畫交游散考

      2019-09-26 07:47:54
      紫禁城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王時敏上海博物館交游

      魏 崴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館員,主要從事古代書畫鑒藏研究

      書畫交游研究是美術(shù)史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對書家、畫家書畫交游的研究,我們可以對這些書家、畫家的生平經(jīng)歷,影響其書畫創(chuàng)作的各方面因素,作品的鑒藏與流傳,及其生活的時代背景都會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rèn)識。

      吳歷,作為「清初六家」之一,在畫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對其書畫交游的研究,尤其是他在明清鼎革一段時間內(nèi)的書畫交游研究,對我們了解吳歷,了解他所生活的那個紛繁復(fù)雜的時代,當(dāng)多有助益。

      作為「清六家」之一的吳歷(一六三二年~一七一八年),在詩、書、畫、琴等領(lǐng)域都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其一生交游廣泛,明亡之前,吳歷曾隨王時敏學(xué)習(xí)繪畫,并與許之漸、唐宇昭、陳帆、宋琬等書畫收藏家交往。

      明清鼎革之后,江南地區(qū)涌現(xiàn)出了一批能詩善畫的遺民群體,他們多以家族的形式出現(xiàn),如吳門金氏家族,嘉定侯氏、陸氏一門等。吳歷作為遺民之一,拒不為官,亦不好攀附權(quán)貴,所交游者以這些文人隱士為多。他們以志趣相投為友,以詩畫互勉。本文以上海博物館館藏吳歷作品為主線,探究吳歷隱藏在書畫集冊與零星題跋之中的書畫交游經(jīng)歷。

      吳歷與金氏家族

      金俊明(一六〇二年~一六七五年)《群芳合璧》冊(上海博物館藏)是吳歷在青年時期,與吳門金氏、文氏家族以及居于江南地區(qū)的隱士文人相交游的重要例證。是冊共十開,每開均由金俊明畫梅,眾友人分別補圖,并題詩以和。從第一開啟,依次由歸莊(書畫家、文學(xué)家,散文家歸有光的曾孫,書畫篆刻家歸昌世之季子,與顧炎武并稱「歸奇顧怪」)補竹,欽揖補松,金侃補石,黃章補黃梅,金上震補箓竹,文定(文徵明六世孫)補紅梅,張適補墨梅,陳薖(書畫家陳元素之子)寫蘭,陳嘉言補松,顧章添畫山茶。和詩者有彭行先(明末清初學(xué)者,與鄭敷教、金俊明并稱「吳中三老」)、歸莊、吳人鳳、文柟(文徵明玄孫,文從簡之子)、陸世廉、陳薖、吳歷、薛放、錢朝鼎、鄭敷教。金俊明在最后一開與顧章合作的梅花山茶上署款:「庚子嘉平月,戲?qū)懨分τ诖翰蓍e房。耿庵,金俊明?!勾颂變皂撏瓿捎陧樦问吣旮樱ㄒ涣柲辏?,吳歷時年二十九歲,其并未作畫,而是以唐人崔魯《岸上梅》詩與金俊明、張適合作梅花相呼應(yīng)。

      是冊中金氏一門有金俊明、金上震與金侃三人。據(jù)吳湖帆考證,金上震為金俊明之兄,其傳記不詳。《群芳合璧》冊之題簽,本由其所書,破損后為近代藏家王同愈(一八五六年~一九四一年)補題。金侃,字亦陶,號立庵,為金俊明子,也是歸莊之婿。

      清 金俊明、張適合繪 補墨梅圖紙本水墨 縱二八厘米 橫四一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清 吳歷 書崔魯岸上梅詩紙本墨筆 縱二八厘米 橫四一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清 金俊明、金上震合繪 補箓竹圖紙本設(shè)色 縱二八厘米 橫四一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清 金俊明、顧章合繪 補山茶圖紙本設(shè)色 縱二八厘米 橫四一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近代 吳湖帆跋《群芳合璧》冊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清 金俊明、金侃合繪 補石圖紙本設(shè)色 縱二八厘米 橫四一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金俊明等《群芳合璧》冊

      金俊明為吳歷畫作題跋有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吳歷《雪山圖》軸,題曰:「塵境喧濁,避之無方。惟大雪時,差一靜耳。高臥雪天,則尤靜極。獨恨無好手寫出此景,輞川遺跡又不得見。今睹漁山茲幀,蕭寒入骨,恍置身萬山中。昔沙門大愚以詩乞畫于荊浩,荊浩畫成答以詩。落句云,禪房時一展,兼稱苦空情。漁山妙制,固遠(yuǎn)抁昔賢,然不輕點染,乃肯為默公作此,亦足以見墨公之為人矣。不寐道人金俊明題?!箍滴醵∥矗ㄒ涣吣辏┡D月,時年三十六歲的吳歷過興福庵,巧遇四山飛雪,應(yīng)默容(興福庵的方丈)之請寫此圖。是圖,吳歷擬王維輞川雪景筆意,并參五代巨障式山水構(gòu)圖,圖上唱和者還有吳偉業(yè)、唐宇昭、王時敏三人,其中王時敏的題跋書于康熙戊申(一六六八年)。

      清 吳歷 雪山圖軸絹本水墨 縱五九厘米 橫二二·一厘米原藏故宮博物院圖片取自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一冊,文物出版社,二〇〇一年,第三十八頁

      吳歷與尤瀹、尤侗父子

      《花鳥集》冊(上海博物館藏),由彭行先題寫引首「茂對」二字,款署:「為遠(yuǎn)公詞宗題?!箖灾幸詧D唱和者有吳歷、周璘、周荃、金俊明、凌云、葉璠、潘愫、沈昉、周蕃、陳?(岷)、王儀、文世光(文伯仁之孫文從昌的次子)。這十二位文士作畫時間各有不同:金俊明與沈昉繪于康熙甲辰(一六六四年),陳?(岷)、王儀與文世光繪于康熙乙巳(一六六五年),凌云作于康熙丁未(一六六七年),其余未署年款,上款人均為「遠(yuǎn)翁」。從已知的時間線索分析,吳歷時年三十四歲左右,其所繪之牡丹可能是目前已知吳歷畫作中唯一的花卉作品。

      是冊中有「亦園老人」、「亦園」、「揖青亭」、「支庵」、「玄枝」、「遠(yuǎn)公」等數(shù)枚朱文鑒藏印,其最初擁有者,久不為人知。清人徐崧在《百城煙水》中記載:「亦園,在葑門內(nèi)上塘,太史尤艮翁歸田所葺,四方諸君子至吳門者,必過訪亦園主人,故酬和之什最夥。內(nèi)有揖青亭、水哉軒諸勝。」(【清】徐崧《百城煙水》卷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二三七冊,齊魯書社,三二二頁)尤侗(一六一八年~一七〇四年),字展成,號悔庵、艮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西堂先生等。從徐崧的記述判斷,亦園為尤侗晚年卸職歸田后不久所葺?!肚迨犯濉份d:「康熙十八年,(尤侗)試鴻博,列二等,授檢討,與修《明史》,居三年告歸。圣祖南潯至蘇州,侗獻(xiàn)詩頌,上嘉焉。賜御書鶴棲堂額,遷侍講?!梗ā厩濉口w爾巽《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三四一六頁)尤侗自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在京師修書三年,歸吳時已六十五歲。

      清 陳?(岷) 竹石圖紙本水墨 縱二六·二厘米 橫二三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吳歷等《花鳥集》冊

      按吳歷三十四歲左右為「遠(yuǎn)翁」作畫時,尤侗年在四十六、七的年紀(jì),亦園尚未建成,更何況金俊明、陳?(岷)等諸前輩稱其為「翁」,實屬有違常禮。查閱《吳縣志》得知,《花鳥集》冊的第一位主人「遠(yuǎn)翁」,當(dāng)為尤侗之父尤瀹?!秴强h志》記載:「尤瀹,挺秀子,字遠(yuǎn)公。篤行高材,著述自好,喜山水之游。著《西山》、《虎邱竹枝詞》,兩舉鄉(xiāng)飲大賓,不赴。子貴貤封,亦不冠,蓋里人高之。年八十有一,無疾而終。」{曹允源、李根源《民國吳縣志》卷六十七,王華寶編《中國地方志集成》,《吳縣志(二)·續(xù)吳縣志稿》第十二冊,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一四三頁}上海博物館藏《花鳥集》冊中的兩方「遠(yuǎn)公」朱文印當(dāng)為尤瀹所用之印。圖冊集成之時,其已近耄耋之年?!敢鄨@老人」、「亦園」、「揖青亭」等印則屬于尤侗。

      “遠(yuǎn)公”朱文方印

      “遠(yuǎn)公”朱文方印

      “亦園老人”朱文方印

      “揖青亭”朱文長方印

      “亦園”朱文橢圓印

      清 文世光 墨梅圖紙本水墨 縱二六·二厘米 橫二三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吳歷等《花鳥集》冊

      清 吳歷 牡丹圖紙本水墨 縱二六·二厘米 橫二三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吳歷等《花鳥集》冊

      吳歷與尤侗父子的友誼從其三十幾歲一直延續(xù)到尤氏晚年。吳歷在題傅山《鶴棲堂圖》跋中述:「吾友青主,壬戌年(一六八二年)為西堂先生作《鶴棲堂圖》,以紀(jì)產(chǎn)鶴之異。己卯秋(一六九九年),余游吳門。訪西堂先生于南園鶴棲堂中,出是圖縱觀竟日,并乞余作圖。蓋園中巖石秀峭,老樹橫空,與夫亭榭幽折,幾榻位置,青主想象之所未到者,皆一一補為之。余老矣,目枆腕僵,固不能追步青主,或得附驥尾以傳也。遂為作此并識。墨井野老吳歷,時年六十八歲。」(【清】吳歷、章漢清箋注《吳漁山集箋注》卷六《畫跋補遺》,中華書局,二〇〇七年,四九三頁)鶴棲堂為亦園十景之一,匾額由康熙皇帝御筆題寫。傅山(一六〇七年~一六八四年),字青主、青竹,號朱衣道人,石道人等。一六八二年,亦園落成之時,傅山應(yīng)尤侗之邀,為其繪《鶴棲堂圖》。一六九九年,吳歷游覽吳門,拜訪尤侗,尤氏以《鶴棲堂圖》與吳歷共賞,重溫十七年前故事,并請其為鶴棲堂作畫。吳歷與傅山、尤侗皆為故友,傅山年長吳歷二十五歲,尤侗年長吳歷十四歲(時年已是八十二歲高齡),可謂忘年之交。

      清 周荃 豆莢圖紙本水墨 縱二六·二厘米 橫二三厘米取自上海博物館藏清吳歷等《花鳥集》冊

      尤侗與吳歷之友許之漸亦相識,吳歷在康熙壬子(一六七二年)或之前為許氏繪《槐榮堂圖》卷。是卷描述了許之漸之父許鼎臣的瑞應(yīng)故事,卷前有王時敏題寫引首「公槐瑞應(yīng)」四字,尤侗于拖尾處作《槐榮堂記》。其后唱和者有宋實穎(一六二一年~一七〇五年,字既庭,號湘尹,江蘇長州人,與尤侗同為吳歷《三巴集》作序,以老友自稱)、陸貽典(一六一七年~一六八六年,藏書家,虞山詩派遺民詩人)、王奕鴻(王時敏孫,王掞次子)、吳偉業(yè)(一六〇九年~一六七二年,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孽并稱「江左三大家」)和李凱(一六〇三年~一六七〇年),皆是淹貫經(jīng)史的文雅之士,與吳歷亦友善。

      清 吳歷 鳳阿山房圖紙本水墨 縱一〇八·四厘米 橫四七·八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至康熙時期,士大夫階層面對仕清的態(tài)度,已漸趨包容。身侍兩姓,難言立德的歷史包袱對于明末出生的新一代人而言,已不像明清易代時那樣沉重。在吳歷的交游圈中,有隱居鄉(xiāng)野、繼承遺民之志的忠烈之后,也有明亡后即在新朝為官者,還有父輩守節(jié),而子輩選擇仕清的遺民子弟?!痘B集》冊(上海博物館藏)中有一開周荃的《豆莢圖》頁。周荃(一五九〇年~一六七〇年后)與錢謙益交往甚密,《東塘日札》記:「明懷宗烈皇帝殉社稷之次年,乙酉(一六四五年)五月初九,南都破。宏(弘)光帝出亡。明禮部尚書海虞錢謙益率先降附。謀市德東南,以自解于吳人。士有周荃者,吳郡人,謙益客也。秘受謙益旨,謁大清統(tǒng)軍,大元帥豫王。具言吳下民風(fēng)柔軟,飛檄可定。」(【清】朱子素《東塘日札》卷一,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五一五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三年,四八〇頁)通過這段文字可知,周荃之所為與王時敏、吳偉業(yè)率太倉之民出城降清甚為相似。周氏引清軍入?yún)?,實為亂世中保全吳門百姓免遭兵燹之苦的無奈之舉。

      吳歷與嘉定侯氏家族

      清 吳歷 聽泉圖軸紙本水墨 縱九五·五厘米 橫五〇·六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與吳郡、太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嘉定的血雨腥風(fēng)。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三月,清軍過徐州南下,勢如破竹,七月已至嘉定城下。左通政侯峒曾(一五九一年~一六四五年)率部堅守城池,孰料大雨城塌,戰(zhàn)敗后與二子不屈而亡。吳歷與侯峒曾子輩侯汸、孫輩侯開國相友善。上海博物館藏《鳳阿山房圖》軸、《聽泉圖》軸,均是吳歷贈與侯開國的畫作。

      張云章所作《鳳阿先生傳》梳理了侯氏一門的人物關(guān)系和他們在戰(zhàn)亂中的慘痛經(jīng)歷。鳳阿山房主人侯開國為侯峒曾之弟—— 侯岐曾之孫,侯泓為侯開國之父。侯泓的兄長侯汸(字紀(jì)原,一六一五年~一六七七年)不知何故未在《鳳阿先生傳》中出現(xiàn)。上海博物館藏吳歷《山中苦雨圖》卷后拖尾,有侯汸于康熙甲寅(一六七四年)所書之跋,并鈐「侯汸之印」、「秬園居士」白文方印各一。

      吳歷于《聽泉圖》軸上題:「乙卯(一六七五年)清和八日,在明月堂,寫一峰老人晚年筆法。延陵漁山子吳歷,贈鳳阿同學(xué)大兄?!龟惡髟凇洞_庵文藁》錄《次韻秬園十二詠》序言中述:「侯子紀(jì)原,抱道養(yǎng)晦。學(xué)者即其居,稱為秬園先生。中園而爽塏者曰明月堂。藏書萬卷,筆研精良,蕭然有遠(yuǎn)古風(fēng)味?!梗ā厩濉筷惡鳌洞_庵文藁》卷九,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一八四冊,北京出版社,二〇〇〇年,三〇〇頁)明月堂在侯汸居所秬園之內(nèi),吳歷能夠在堂中為侯開國作畫,可見吳氏與侯汸亦有交情。侯汸也曾近乎殞命于朝代更迭的漩渦之中?!督贤ㄖ尽份d:「峒曾以不屈死,有司名捕其子瀞,汸慮世父無后,乃遍書瀞姓名于衣襟,投水代之,以救得不死?!箋【清】趙宏麟、君繼善《乾隆江南通志(四)》卷一百五十九,《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江南》第六冊,鳳凰出版社,二〇〇六年,一二五頁}

      閱讀鏈接

      鳳阿先生傳

      ◎ 鳳阿先生,蘇州之嘉定人。姓侯氏,名開國,初名榮,字大年。后改名。而字已行,不復(fù)更字,則自號曰鳳阿。迨先生年漸高,學(xué)行為人師表,相與稱為鳳阿先生……太常(太常少卿侯震陽)生左通政峒曾,貢生岐曾。是時,東南士人文章之會,曰復(fù)社。社中主盟者推二瞻先生,以其一字豫瞻,一字雍瞻也……易代之時際,公致命遂志其死,不同同歸于殉國。通政子三人曰濱、曰潔,從父死。曰瀞,削發(fā)為僧以死。貢生二子,其次泓,亦以文章伏一世。學(xué)者稱掌亭先生,是為先生父。

      ——【清】張云章《樸村文集》卷二十二,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第一六八冊,北京出版社,二〇〇〇年,九六~九七頁

      吳歷與嘉定張氏家族

      《鳳阿先生傳》的作者張云章也曾為吳歷作傳,并與王翚有良好的友誼。在他的《墨井道人傳》文末自述:「余與道人無一日之舊,而交石谷甚歡。然道人高致,非獨余高之,石谷子亦高之。余見其筆墨寡,其徒陸上游,貽余一小幅。余家漢昭羅致特多,余每過其處,出而觀之,彷徨嘆息而不能去云?!梗ā秴菨O山集箋注》卷首《序跋傳記》)比起他和王翚的關(guān)系,他與吳歷應(yīng)該并不十分熟悉,但不影響他對吳歷高潔情操的敬仰。吳歷的門生陸道淮與其相識,張氏一門中有名漢昭者,尤愛吳歷畫作,多有收藏。

      據(jù)陳垣先生研究,漢昭者,其名為張覲光,亦嘉定人。(《吳漁山集箋注》,卷首《序跋傳記》)《直隸太倉州志》記載了張云章之子張揆芳的傳記:「張揆芳,字道營,云章季子。幼承家學(xué),與同里張覲光、張鵬翀、張錫爵、昆山朱厚章,結(jié)詩文社,酬唱無虛日?!梗ā厩濉客蹶啤吨彪`太倉州志》卷三十七,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六九七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三年,五九〇頁)張覲光為張云章的同里族兄,與張鵬翀(一六八八年~一七四五年)為友。故宮博物院藏《泉聲松色圖》軸是吳歷在康熙甲申(一七〇四年),為張覲光所作。吳氏署款:「念漢昭道詞宗篤好,輒以贈之。」

      清 吳歷 泉聲松色圖紙本水墨 縱六四·八厘米 橫三八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張鵬翀,字天扉,號華南,嘉定人,曾任詹事府詹事,為吳歷門生陸道淮之友。上海博物館藏陸道淮《仿元人筆意山水圖》軸上有張鵬翀跋。張鵬翀在《墨井詩鈔》的刊印過程中也出力頗多,在題跋中他說:「今其弟子陸上游將刻其詩鈔,以傳于世,而請論定于予。余以十年想慕之誠,而不獲一見,幸得與較讎之末,以自托于知先生者,蓋不禁欣慨交懷也?!梗ā秴菨O山集箋注》卷首《序跋傳記》)

      吳歷與王氏家族

      吳歷與乃師王時敏后輩保持著書畫唱和之誼。如吳歷為許之漸繪《槐榮草堂圖》卷后留題之王奕鴻,此外還有王時敏三子王撰。王撰(一六二三年~一七〇九年),字異公,繼承家學(xué),筆墨與王時敏相似,時人論其畫仿大癡,筆法古秀,丘壑深厚而饒士氣。(【清】馮金伯《國朝畫識》卷二,《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shù)類第一〇八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三年,五二一頁)

      天津博物館藏吳歷《山水圖》扇繪于一六七七年,署款:「川平雁陣沖煙碧,天闊幾行斜暮紅??滴跏甓∷壬显?,為異公有道先生擬古。延陵吳歷?!箙鞘喜恢挂淮钨洰嬘谕踝?。在吳歷的《擬宋元諸家》冊(藏處不詳)后,王撰于康熙丁亥(一七〇七年)八十五歲時題:「墨井道人博物工詩,夙推風(fēng)雅,更以丹青擅勝。漁山之名,著聞遠(yuǎn)近。昔年卜居海虞,與耕煙山人爭奇競秀,并為先君所推重。后以虔事西教,未暇寄情繪染,故邇年來欲覽其片紙尺幅,竟不可得?!梗ā秴菨O山集箋注》卷六《畫跋補遺》)在這則題文中,王撰回憶了吳歷與王翚同師于王時敏的往事,更為他皈依天主教后,潛心教理,無暇顧及繪事而惋惜。

      吳歷雖為名門后裔,然其幼年喪父,又遇鼎革之亂。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吳歷依舊勤奮好學(xué),得到了錢謙益、王時敏、陳瑚等虞山名仕的悉心教授。他的藝術(shù)成就也得到了王時敏、金俊明、許之漸、尤侗等師長和同學(xué)王翚的贊譽。從地域看,吳歷的書畫交游圈主要集中在以虞山為中心的吳門、嘉定、上海、金陵、揚州一帶。抱有遺民之志的吳歷,在交游的過程中抱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在他的友人中,有忠烈之后,也不乏于新朝為官之人。一六八〇年末,吳歷隨比利

      時傳教士柏應(yīng)理遠(yuǎn)游澳門學(xué)習(xí)神學(xué),后正式加入耶穌會,將自己的大部分光陰都獻(xiàn)給了宗教事業(yè)。然而,他與江南文士的交游之誼,如尤侗、宋實穎、王撰等卻從未中斷。

      清 吳歷 山水圖扇紙本水墨 天津博物館藏

      猜你喜歡
      王時敏上海博物館交游
      平淡守正:“四王”之王時敏
      美文(2025年1期)2025-01-15 00:00:00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上海博物館藏滬籍前賢文籍經(jīng)眼錄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52
      高齋雋友
      ——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將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帷幕 !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王時敏蒼茫渾厚山水畫藝術(shù)探析
      戲劇之家(2020年9期)2020-04-10 11:08:00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博物館IP授權(quán)的理論與實踐——以上海博物館為例
      中國博物館(2019年3期)2019-12-07 05:43:26
      王時敏隸書探微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xué)家交游考略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0
      周樂清戲曲活動及交游考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9
      醴陵市| 龙门县| 绵竹市| 原阳县| 开化县| 历史| 阜平县| 竹溪县| 高碑店市| 舟曲县| 嘉祥县| 和顺县| 白水县| 聂拉木县| 香港| 文山县| 焦作市| 苍山县| 金溪县| 宜春市| 化州市| 乐山市| 辉南县| 新干县| 多伦县| 沧州市| 元氏县| 洛川县| 成武县| 黄平县| 桦川县| 敦煌市| 江孜县| 大兴区| 茶陵县| 嘉峪关市| 利辛县| 昌乐县| 海安县| 诸暨市|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