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論是藝術家還是藝術愛好者,神秘論者還是數(shù)學家,凡是想體驗令人心曠神怡、忘懷一切審美感受的人,都要克服人性中的驕傲自大,凡是想感受藝術偉大的人,在藝術面前必須非常謙虛。而那些自以為發(fā)現(xiàn)了藝術重要性的人,即那些發(fā)現(xiàn)了藝術與人類行為、與人類功利的關系之哲學重要性的人,也就是那些不把物體本身當作目的,或者或多或少地把物品看作獲得感情的直接手段的人,將永遠不會從物品中得到藝術品所帶給人們的最寶貴的東西。
關鍵詞:敬畏 體驗 感受 繪畫
一、自然給予的靈感
美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如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就能夠隨隨便便撿起來。但美卻需要藝術家通過靈魂痛苦的折磨才能在混沌中被塑造出來。如果你想要做那個可以隨意撿起沙灘石頭的路人,你就需要在路過沙灘之前理解或經歷創(chuàng)作者的冒險——來自內心的感悟與過程中的糾纏。
三月初春,四下漫步,偶遇幾棵形態(tài)各異的樹,在午后陽光的暈染下,呈現(xiàn)出奇異的色彩碰撞,似夢境,似現(xiàn)實,被眼前的景象打動,遂按下了快門。這幅圖表現(xiàn)的正是生活的本真,也是此刻的生活狀態(tài),正是由于看到這樣的畫面,才觸發(fā)了心底的柔軟。把它搬上畫布,將自己最純粹的藝術體驗全都表現(xiàn)出來,便是我們的原始動力,也是創(chuàng)作的初衷。
二、繪畫中的體驗
任何一種對藝術美的表達,都必須通過特定形式,若僅僅懷著創(chuàng)造美卻又無力創(chuàng)造出相應的作品的心態(tài)來表達,就會陷入唯美主義。我們的作品,初衷是希望它從原本的圖片中抽離,符合我們對藝術的認知,而不是照抄和拿來主義。正如塞尚那樣,不斷實現(xiàn)自己的感覺,只是純粹地表現(xiàn)畫面的結構和色彩,并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與畫面融為一體,實現(xiàn)畫面與情感的統(tǒng)一。在筆者的畫面中,并沒有什么突出的物體,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個熾烈的色彩當中,讓它成為表達內心情感的中心,也是作為表達對藝術情感的興奮劑。在繪畫中讓筆者產生對藝術如癡如狂的快感,并感覺自己脫離了生活中世俗的觀念,回憶并品嘗創(chuàng)作時的快樂,也加深了對生活的理解。
三、對于畫面的理解和認識
整幅畫面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以比現(xiàn)實更為明亮的色彩表達畫面的結構和形式,同時整幅圖中通過取舍和重點突出的方式,展現(xiàn)不一樣的畫面視角和內心豐富的情感。筆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深切地感受到藝術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痛苦,但這個痛苦使他自己在得到解放的同時,又去忍受新的痛苦。當然,這是一種使人幸福的痛苦。正如克萊夫·貝爾所說:“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東西是他的感情,而非對于創(chuàng)作目的說明?!痹谧髌返膭?chuàng)作過程中,其初衷是對畫面結構與色彩的展示,也是對于熾熱生命和向上精力的感動。所以畫作的創(chuàng)作過程與它呈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一致的,是富有生命力的,盤旋錯雜又奮力向上。因此,筆者的畫作中沒有過多地表現(xiàn)對世俗的見解,僅僅只是出于對顏色、結構和形式的真誠,以及對生命的感悟與感動。
四、對繪畫與自然關系的感悟
《藝術》的作者克萊夫·貝爾說:“原始藝術不是去創(chuàng)作幻想,也不是去顯示高超的技藝,而是集中精力去進行形式的創(chuàng)造,正因為此,原始藝術才取得人類歷史上卓越的成就?!惫P者的作品始終保持直覺思維,用最感性的方式去表達畫面,用最熱烈的色彩去表達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
立足于自然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謙卑地站在大自然面前,體會到萬物空靈,體驗令人心曠神怡、忘卻一切的美,而這是需要克服人性中的驕傲自大才能得到的。這種體驗不拘于環(huán)境,只是對事物本真的感悟和理解,是一種純粹的形式。
塞尚,作為一個新藝術時代的起點,畢生不斷地創(chuàng)造在他的靈感到來時刻所感受到的東西,他追求的是拋開一切表象事物的純粹形式,是以繪畫的方式來表達和探索這種純形式的本質,因此他成了現(xiàn)代派繪畫的開端。筆者的作品是受塞尚對于藝術本真探索和表達的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人類在自然面前只是一個微小的過客,所以我們要敬畏自然,熱愛自然。當然,作為藝術家更要用最純粹的情感去歌頌自然以及我們熱愛的這個世界。就像塞尚那樣不斷完善自己的感覺,從現(xiàn)實生活中抽離,用敬畏和贊美的方式將自己最虔誠的赤子之心用畫面表達出來。
參考文獻:
[1]克萊夫·貝爾.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5.
[2]毛姆.月亮與六便士[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3]朱光潛.無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張茜,女,碩士研究生,西安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當代油畫藝術)(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