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于注重體育知識教育,生命教育普遍缺失。應將生命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中,將學習體育技能知識作為生命教育的傳播介質,提升學生對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未來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根基。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象;回歸策略
《生命教育導師》這一課程中指出,生命教育意旨人們在直面生命以及生死問題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與人們生命和天地萬物相互依存的聯(lián)系,使人們學會積極的生存、獨立健康的生活與發(fā)展,通過人們之間對生命的庇護、記載、感恩與分享中獲得良好的平衡,進而實現(xiàn)自我生命意義的價值。而將生命教育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也要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使學生在人生道路上努力締造更多自我生命的價值,其次,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更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尊重與熱愛他人生命的意識。
一、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象透視分析
1、側重提升學生體育教學,忽視生命教育教學
由于我國高校大部分體育教師仍然存在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弊病,使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將體育技能作為學生的教學中心,而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理論以及生命教育教學的培養(yǎng),其次,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教師在實際課程安排中,過于重視學生體育技能水平的培養(yǎng),進而過多對學生進行一系列體育培訓與測試,這樣不僅使得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個性發(fā)展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約影響,也難以滿足現(xiàn)代化學生體育教學的需求。
2、欠缺對生命真正意義的認知與理解
就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狀而言,大部分體育教師只是將學生身體健康、個性發(fā)展等方面的培養(yǎng)與測試只是流于一種形式,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綜合體測僅僅作為一種普通的教學流程,如大部分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體測的“表面數(shù)據(jù)”進而判斷學生的身心健康程度以及綜合素養(yǎng)水平,矢志不渝的堅持將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使得大部分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會學習如何應對教師的期末體測,而輕視了自身全方面的良好發(fā)展,這不僅無法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全面的成長發(fā)展效果,也難以使學生深刻意識到自我生命價值的重要性。[1]
3、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反感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不斷深化革新,新課程的出臺對各所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xiàn)代化學生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加上大多數(shù)體育教學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只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教學,即教師只是通過班級體育委員組織全體同學并應用“集體圍繞操場跑步三圈”的方式作為體育課程教學前的“熱身方式”,使得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下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傳統(tǒng)的熱身方式久而久之便對學生產生一種“免疫”,甚至是厭惡、反感的現(xiàn)象,進一步促使了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的興趣大大降低。因此,體育教師應深刻檢討自身教學模式,通過認真思考并制定出新的體育教學方針,促進學生各方面有效發(fā)展。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良好認知
生命教育是一門使人們深刻對自身生命價值與他人生命價值等重要性良好意識的培養(yǎng)課程。而高校進行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良好的生命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樹立對生命真正意義的理解與認知,也有利于提升學生良好的生命安全意識進而提升自我生命保護的能力,其次,學生在接受生命教育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自身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并有效促進對他人生命的愛護與尊重的意識。
2、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與樹立正確的三觀
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多是對未來適應社會存在一定的恐懼和陌生感,其次,部分大學生欠缺一定的社會閱歷,使得在步入社會時容易遭受某些因素的阻礙影響,進而極易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造成對“前途飄渺,人生毫無意義”的錯誤想法,因此,這一階段中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未來人生適應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應重視將學生心理特點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密切關注學生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通過將生命教育教學應用于體育課程教學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健康生命的認識,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在未來人生道路上積極締造對自身以及社會更有意義價值的生命。[2]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回歸策略
1、將學生體育技能知識作為生命教育的傳播介質
由于大多數(shù)高校體育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欠缺一定的生命教育知識。而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體育課程中的技能知識作為生命教育傳播的載體,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技能水平以及提升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如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羽毛球”這一體育課堂學習內容時,充分利用對學生進行羽毛球技術培訓的時間,不僅給學生有效分析羽毛球這一項運動的技巧,更要正確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在進行羽毛球這一項運動不當時容易使其受傷的部位,譬如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足,導致在實際運動過程中造成肌肉拉傷、肌腱扭傷等癥狀,有利于學生在體育技能學習過程中充分了解到每一項運動進行時應該嚴格注意的事項,盡量避免在往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意外,通過提高自身安全意識,為個人生命健康具備一定保障的成效作用。
2、提升學生對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高職院校若想對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狀進行良好改善,首先應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生命教育課程的認識。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僅包含有對學生技能水平的培養(yǎng)同時也有對學生體育教學理論基礎知識的解析,而體育教師靈活的將體育教學課堂的理論知識與生命教育進行完美結合,運用理論與生命教育的熏陶,使學生更容易對生命價值真正意義的理解。如體育教師在給學生解析體育理論教學“體育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課程教學時,通過課本理論知識內容與實際案例相融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對未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升自身對體育精神的理解與認識,并有效培養(yǎng)了自身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自身生命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強烈意識,同時也有利于實現(xiàn)對學生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效果。[3]
3、優(yōu)化教學方式
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應深刻意識到社會發(fā)展新背景下摒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式應與時俱進的改進自身教學方針的重要性。而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自身教學方式,加入更多新鮮的元素,激發(fā)學生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并利用新型教學方針與學生建立更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教師對學生展開生命教育的教學效率。如在實際體育教學開展“乒乓球”這一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辦法,組織學生與教師開展比賽活動,通過勝利贏取教師而獲得教師給予獎勵的方式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這一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其次,在進行比賽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規(guī)范操作,并對學生的錯誤操作提出及時性的糾正與指導,最后教師對該節(jié)課堂內容進行總結,并指出課堂活動中同學出現(xiàn)的問題作為教學案例,將生命教育知識靈活應用于案例中分析,使學生在生命教育學習中深刻意識到自身的生命價值重要性以及個人身心健康對未來人生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影響,此外,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密切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正確引導學生加強對生命真正意義的理解與認識,為學生未來身心健康以及個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根本。
四、結語
綜合上述,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應從自身教學過程中認真反省并研究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教學路徑,靈活的將生命教育滲透于學生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實際實踐進行時,深刻體會個人健康以及生命可貴的重要意識。其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將學生心理特征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有效對學生開展全方面的培養(yǎng)工作,致力于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全面型人才,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適應于社會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推進效果。
【參考文獻】
[1] 史永剛.探究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現(xiàn)象透視及其回歸[J].祖國, 2018(6)119-119.
[2] 王傳敏.高校體育教育領域生命安全教育缺失與構建[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2)109-110.
[3] 薛紅衛(wèi).生命教育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7(07)40-44.
【作者簡介】
吳小茂(1970—)男,西安航空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