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交際語言,而語言是人們用來表達的工具在表達的過程中蘊含著人們的思想和觀點。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即文化品格、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注重對語法和詞匯的講解,對文章的文化內涵卻是寥寥帶過,所以教師會感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很難實現(xiàn)高中文化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在平時閱讀教學的課度和廣度。以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為例,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不同程度上涉汲到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教師以泛讀為主的原則,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讓學生多輸入,儲備足夠的語言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宗教等。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范媛,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
一、通過閱讀原版材料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學生未來從事的工作一般都會對學生的英文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在英語的綜合運用上的能力,更是被用人單位所重視。因此,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英語知識,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相關背景知識的科普。正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對實際運用進行分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堂英語知識和背景知識的記憶與掌握。
二、選擇合適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閱讀材料
1.閱讀題材的多樣性。適合的閱讀材料既有利于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有利于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融知識與文化為一體。在閱讀的題材上,教師可以盡可能廣泛選材,讓學生熟悉不同文體的寫作特點,了解不同題材的文化載體,比如人物傳記類,了解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社會生活類,熟悉近期社會的熱點話題歷史文化類,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2.閱讀題材的真實性。教師應該有效的利用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它內容涉及自然、社會和人文學科各個領域,在文化內容上有一定的深題的過程。 在討論學習中,對于自主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部分疑難問題,學生可以通過互動討論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展示給全班同學一起 思考,此時教師就扮演一種輔助者的角色, 給學生提供一些提示, 幫助學生解答。這種主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融入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文章的特點和文化內涵,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力和文化的敏感性。
3.閱讀教學中注重跨文化交際。閱讀是學生個體英語語言的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心智技能。從詞匯的辨認到語篇意義的建構,英語閱讀的過程既涉及人的認知因素,又涉及人的情感范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體裁的文章,對學生分設不同的訓練項目,分層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教學更新、教師升級
目前,核心素養(yǎng)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師的文化水平發(fā)起了很大的考驗,盡管教師具有扎實的基礎,各方面水平豐富,然而對于英語文化的背景知識內容以及專業(yè)術語掌握不足。因此在實際教學更新過程中,更應該重視投入培訓資金支持英語教師外出學習或者定期到其他院校進行參觀,有利于學習行業(yè)優(yōu)秀工作者的豐富的經驗。此外,應組織英語教師不斷開展跨學科合作教學及科研等活動。通過強調英語老師在學校新穎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結合中的作用,加強英語教師的計算機水平和其他素質教育相關需求方面的水平,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掌握行業(yè)發(fā)展和企業(yè)崗位的實踐,如英語教師可以旁聽專業(yè)課程,或自主融入學生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專業(yè)知識。
四、根據(jù)需求自編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相配套的閱讀教案
鑒于核心素養(yǎng)教學模式在我國還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再加上各省份各地區(qū)的教學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現(xiàn)在并沒有準確、合適、配套的核心素養(yǎng)英語教程能夠適用于全國范圍內的核心素養(yǎng)英語教學課程。而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實際水平與需求,自制一套與本校教學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素材是最好的辦法。在自編教材的選題工作中,應多注意選題難度和課程難度的把握,要做到與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相吻合,和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緊密聯(lián)系。此外,核心素質教育的教材的內容是重中之重,教學內容圍繞學生素質培養(yǎng),其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可操性。
五、設計英語訓練環(huán)境
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模式中,滿足學生需求是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因此,該模式應以學生為核心組織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而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要注意課堂教學和組織的研究,不斷更新教學模式,組織多種形式的語言交流活動,同時體現(xiàn)出該模式語言的趣味性、應用性和文化性。由于傳統(tǒng)的以語言和老師為核心的英語課堂教學較為重視知識的傳授,往往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教師可以通過充分使用投影儀、網(wǎng)絡等多媒體輔助設備以及相關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多感官的語言習得體驗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滿足其學習需求,引導學生結合專業(yè)知識來模擬未來職業(yè)工作時的情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職業(yè)英語的應用水平。
六、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每個學生都需要學習的課程,同時也是關乎學生未來就職選擇的重要技能。因此,在高中英語的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材料是從語言技能培養(yǎng)的方向上設計的,往往把真正高質量的閱讀素材作為補充內容、或選講內容,教師對文化教學不太重視。不過隨著高考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的提高,文化教學可以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谟⒄Z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訓練語言技能、掌握學習策略的同時,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通過各種文化實踐活動,實現(xiàn)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松嶺.基于“文化意識”視角,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M].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