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應該說很榮幸,我能站在這個講臺上,和所有觀眾一起分享我們八一飛行表演隊背后的一些故事。
應該說表演隊這種飛行訓練,和我們作戰(zhàn)部隊,還有一定的區(qū)別。作戰(zhàn)部隊主要的目的,就是訓練作戰(zhàn)技能,提高作戰(zhàn)本領(lǐng),最終就是把敵人打下來,保衛(wèi)自己。但是我們表演隊訓練目的,主要是為了給觀眾看。
我們表演隊為了給大家看,必須要飛得低。一般我們的飛行高度,在二十米到兩千米之間。這樣的高度就帶來的一種特點:對飛行員的視覺沖擊,會非常大。我們在開車的時候,一百多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大家應該會感覺非??斓?,因為我們有參照物,相對運動會非常大。而我們所有殲-10飛機低空表演,基本速度在六百(公里/小時)到八百(公里/小時)之間這個速度的時候,視覺上這種刺激更加強烈。這是其中一項(與作戰(zhàn)部隊的區(qū)別)。
第二項,可能面臨的風險會更高。如果說撞到鳥,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飛行高度低,那么給我們飛行員處置的余地,就非常小。
這些是我來到表演隊以后,慢慢接觸表演飛行,才理解到的一些影響。
2009年,空軍成立六十周年慶典前,從作戰(zhàn)部隊要挑選一部分飛行員,來(培訓)進行殲-10飛機表演。我感覺我技術(shù)還可以,就報名試一試。當時表演隊派人來考核以后,感覺飛得還是相當不錯的,這樣我就有幸進入了表演隊。
但是來到表演隊以后,接觸飛行,才知道酷炫的動作背后,要付出很多的辛勞。
最初的時候,我們所有的飛行員,并不是飛我們目前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種小的隊形,因為我們在作戰(zhàn)部隊飛的時候,除了有個別特殊的科目,更多的時候以疏開的隊形為主,這樣便于我們飛機之間的操作的靈活性,以達到戰(zhàn)術(shù)目的。
而表演隊的飛行隊形,非常小。我們現(xiàn)在飛的隊形,間隔在一到兩米之間,這個主要是為了我們的表演動作,看起來要更震撼,更精彩。
曹振忠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隊長
但是最一開始,我們飛這個隊形的時候,根本無法完成編隊,即使編上去了一做動作,我們就得拉開。
飛了這個隊形之后,我們所有隊員下了飛機,吃飯拿筷子都是抖的。因為隊形小,怕發(fā)生意外情況相刮相碰,所以每個人都很緊張,把這駕駛桿握得非常緊——這種緊是在無意識情況下的,不再飛行的時候,才感覺到手抖、手臂痛。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把現(xiàn)在的隊形固定了。
2009年11月,空軍成立六十周年慶典,四架殲-10飛機,在空中編成了一個菱形隊形。2010年的第八屆珠海航展,殲-10首次六機編隊形式亮相。
我們好多觀眾對我們喊出“中國空軍好樣的”“中國空軍飛行員真棒”?;叵肫饋恚覀兯冻龅呐?,感覺是值得。
我們八一飛行表演隊到目前為止,迎接了七百多批外賓,進行了六百多場飛行表演,應該說已經(jīng)做到了萬無一失。
但表演隊的歷史,時間不是特別長,五十多年。
表演隊的成立,起因是1961年,印度尼西亞總理蘇加諾訪華,提出要有八機護航。當時我們國家沒有專業(yè)的護航隊伍,空軍就臨時抽調(diào)了八名飛行員,使用殲教-5飛機,組成了八機護航編隊,圓滿完成了蘇加諾訪華專機護航的任務。
之后,周總理提出:空軍要成立專門的護航表演單位,于是,在1962年1月25日,空軍八一飛行表演大隊正式成立。
當時我們所有的隊員,在一窮二白,沒有技術(shù)資料,沒有表演經(jīng)驗可循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動作,研究編排動作。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隊史館里面存放的一個九機開花動作。這個動作難就難在,機群大,分組開花,對飛行員的操縱精準程度來講要非常高,效果非常震撼。到目前為止,所有裝備二代機表演的同行,像英國的、意大利的、法國的,這個九機分組開花動作,(他們)還是做不到。
隨著我們裝備的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國家綜合實力有了大踏步的進步,我們飛行員動作創(chuàng)新能力、表演能力和飛機的機動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國外的一些同行,開始逐步邀請我們表演隊,要走出國門,到國外去表演。
我們第一次走出國門,在2013年赴莫斯科參加莫斯科航展。初到莫斯科的時候,民眾應該說,對我們八一飛行表演隊是非常陌生的。
當時八一飛行表演隊,在表演機場專門有個貴賓休息室。我們在貴賓休息室的門口,放了一個桌子,把我們拿去宣傳的海報,放在桌子上。在我們飛行表演之前,很多俄羅斯的民眾,從休息室門前走過,但是很少有人拿我們的海報。因為他不了解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不知道它的技術(shù)水平是一個什么樣的一個狀態(tài)。
我們感覺很失落。隊員在交流過程中,暗暗地在心里發(fā)誓,一定要在表演過程中,把我們最好的表演狀態(tài)展示出來,要飛得更加精彩。
在我們飛行完之后,有一張照片讓我記憶猶新:在飛行表演結(jié)束之后,有一位俄羅斯的民眾,拿了一張(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海報舉過頭頂,面朝向我們休息室的方向,向我們表示一種祝賀。
我們充分地用自己的技術(shù),用頑強的作風,征服了俄羅斯的民眾。后來我們的畫報供不應求,甚至很多人跑到我們的貴賓休息室,等我們飛行完之后,找我們簽名留念,指著畫報上的每個人,一一找隊員進行對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心里就特別地感到一種欣慰。
有了第一次莫斯科之行之后,我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邀請,我們先后去到馬來西亞蘭卡威海空展、迪拜航展,還有今年三月份剛完成的巴基斯坦國慶日表演。
我們在巴基斯坦表演過程中,有一個動作,叫編隊橫滾。
2009年六十周年國慶慶典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編排好這個動作,但是由于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技術(shù)基礎(chǔ)還不行,最后沒有飛成功。
可能一開始我們剛接觸飛行這個動作的時候,感覺很簡單,就是跟長機(飛行術(shù)語,指編隊飛行中的帶隊飛機)編隊,翻滾,拉起。
2015年8月23日,北京,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預演,八一飛行表演隊與空警2000預警機從京城上空飛過( 東方IC圖)
但經(jīng)過幾年的研究,我們對飛機本身性能了解以后,發(fā)現(xiàn)遠遠不是這些。殲-10飛機突出敏捷性,所以它的氣動布局和傳統(tǒng)飛機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飛機的小翼在后面,叫尾翼,殲-10的小翼叫鴨翼,在前面。改變傳統(tǒng)布局后,殲-10飛行所有的升力都向上,在我們滾轉(zhuǎn)九十度到一百八十度這期間,它掉機頭的速率要遠遠大于傳統(tǒng)飛機。
后來我們慢慢研究每個位置操縱特點,外側(cè)的要始終保持一種狀態(tài),要跟對,要貼住,坡度的形成要早于長機;內(nèi)側(cè)的坡度要更早于長機;而且長機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始終保持正載荷,不能有負載荷。
長機后來在空中,僅滾這一個動作,就練了上百個架次,把長機的要領(lǐng)完全掌握之后,我們才一個位置一個位置地來,去訓練,最后才能呈現(xiàn)我們在編隊橫滾過程中,拉著彩煙好像在空中留下一道彩虹一樣這么完美的一個動作。
看似很簡單,但是從我內(nèi)心來講,用了十年時間,這個動作終于飛出來了。
這就是飛行員對一個動作的情結(jié)或者說是執(zhí)著。
飛行是一個勇敢者的事業(yè),我想我們表演隊,在這種和平時期,就是空天力量的一種宣示。通過表演隊的訓練水平,展示出我們武器裝備的發(fā)展變化,展示我們飛行員的一種訓練水平。
中國空軍正以開放合作的態(tài)度面對世界,我們八一飛行表演隊起到了這種職責,把我們的文化宣傳出去,讓世界各國更了解我們中國,更了解我們的空軍建設(shè)。
謝謝大家。
● 摘自中央電視臺CCTV-1綜合頻道《開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