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慧莉
【摘? 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平均分為研究組(預見性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具有顯著的護理效果,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58-02
Effect analysi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Guan Huili
(Po Chuen Ling Administration Central Hospital, Nongken, Heilongjiang, Heilongjiang, Hegang, 1542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predictive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 Results: The treatment tim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Arrhythmia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P & Lt; 0.05) .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s significant nursing effect and populariza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ion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fā)病、病情進展快、致殘率高的特點,可引起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多種嚴重并發(fā)癥[1]。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護理模式,其能在預見疾病治療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問題后,制定有效的預防方案,從而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2]。我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9年1月-12月收治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研究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8、7例,最高年齡值為80歲,最低年齡值為40歲,平均年齡值為(60.78±1.2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9、6例,最高年齡值為78歲,最低年齡值為42歲,平均年齡值為(61.45±1.36)歲,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電監(jiān)護、吸氧、臥床、建立靜脈通路、遵醫(yī)囑用藥、抽血等。研究組實施預見性護理,護理內(nèi)容:①基礎護理?;颊呷朐汉罅⒓磁P床休息,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并采血進行心肌酶譜、凝血因子檢測。建立2條靜脈通路,用于補液和輸注搶救藥物。準備好呼吸機、除顫儀、氣管插管、吸痰器等儀器,并確保儀器運行良好。②心理干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時會有劇烈的疼痛與不適感,患者容易引起產(chǎn)生絕望、恐懼心理。待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包括向患者說明病情,鼓勵、安慰患者,鼓勵患者傾訴內(nèi)心想法,及時地開導患者,緩解不良情緒,列舉成功案例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③并發(fā)癥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易發(fā)生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多集中在上午9~12時發(fā)生,所以臨床要加強這一時段的病房巡視,保持24 h連續(xù)心電監(jiān)測,隨時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心臟節(jié)律及生命體征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癥狀有加重或有新癥狀出現(xiàn),要立即報告醫(yī)生。④健康宣教。溶栓是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手段,但不少患者由于對該治療方式不了解,所以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事先預見患者可能對該治療方式產(chǎn)生不理解、不信任情緒,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健康宣教,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手段講解溶栓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讓患者對溶栓治療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護理后,分別運用SAS、SDS量表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AS、SDS評分 研究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分別為(48.98±2.41)分、(49.25±2.47)分,對照組分別為(62.14±2.74)分、(63.69±3.47)分。研究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并發(fā)癥 研究組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預見性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對一些危急重癥患者,由于其病情復雜、進展迅速,因此預見患者在未來診治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有效的預防對策,對于防止疾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重大作用[3]。本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引入了預見性護理模式,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事先制定了相應的預防措施,通過加強病房巡視、健康宣教、心理干預,實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評估患者病情變化等手段,以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說明預見性護理有效減少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還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
總之,預見性護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洪云.急性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發(fā)癥的預見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3):59.
[2]范曉華,曹岳蓉,劉洪珍,等.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保護性臨時起搏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12):1724.
[3]張文紅,沈小蘭,曹 燕,等.預見性護理責任制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36):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