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棟 趙修
摘??要:文章對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進行了全面的調(diào)查。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共有42個,按照功能/語義的不同,可分為四類:(一)處所、時間類,(二)對象類,(三)工具、依據(jù)類,(四)原因、目的類。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與普通話或周邊西南官話的介詞差別都不大,與100多年前的西南官話的介詞相比變化也不大,但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也有自己的一些特點。
關(guān)鍵詞:利川方言;謀道;介詞
中圖分類號:H317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332(2019)01-0051-05
一、引言
(一)利川(謀道)概況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角,地跨東經(jīng)108?21'~109?18',北緯29?42'~30?39';東與恩施市接壤,南與咸豐縣毗連,西南與重慶黔江、彭水兩縣相鄰,由西至北依次與重慶石柱、萬縣、云陽、奉節(jié)諸縣毗連;東西寬92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605平方公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的縣級市。[1]?2017年底,全市有5鄉(xiāng)、7鎮(zhèn)、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開發(fā)區(qū);人口94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55.65萬人,占利川總?cè)丝诘?9.2%。[2]
謀道鎮(zhèn)是利川市所管轄的一個鎮(zhèn),它位于利川市西北部,地處鄂西南邊陲,扼鄂西渝東咽喉,素有“東據(jù)荊楚,西控巴蜀”之說,318國道、宜萬鐵路縱貫全境,歷來是兵家商賈必爭之地;全鎮(zhèn)國土總面積336平方公里,轄56個村564個村民小組,鄉(xiāng)村總戶數(shù)17560戶,總?cè)丝?.1萬。[3]
(二)利川方言研究現(xiàn)狀
利川方言屬西南官話成渝片。學(xué)界對利川方言已有了一定的研究,除了較早的成果如趙元任等《湖北方言調(diào)查報告》,[4]474-495近幾年也有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成果,[5]-[11]但以往的研究較少涉及利川方言介詞,也未對利川方言介詞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
鑒于此,本文擬對利川方言介詞進行全面的調(diào)查研究。利川謀道方言是本文第二作者的母語方言,因此我們選取謀道方言[12]為代表,來研究利川方言的介詞系統(tǒng)。本文的材料來自于作者的實地調(diào)查,發(fā)音合作人的情況如下:聶世忠,男,1937年生,中專文化程度,教師,住謀道長坪,無外出經(jīng)歷;向明甫,男,1966年生,小學(xué)文化程度,農(nóng)民,住謀道太平村,只有短時間外出的經(jīng)歷。
二、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
按照功能/語義的不同,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可分為四類,即(一)處所、時間類,(二)對象類,(三)工具、依據(jù)類,(四)原因、目的類。每個介詞,除了列出其介詞用法外,本文也會把它的其他用法列出來,以便全面反映它的用法。
(一)處所、時間類
1.在[???35]
介詞“在”表處所或終點,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在”或“到”,例如:
(1)她在屋里洗衣服。(她在家里洗衣服。)
(2)他在街上去買東西噠。(他到街上去買東西了。)
除用作介詞外,“在”還可用作處所動詞和時間副詞,例如:
(3)你在哪哈兒?(你在哪里?)——我在外頭。(我在外面。)
(4)你在搞么子?(你在干什么?)
2.從[??21]
介詞“從”可表處所源點、經(jīng)由和時間源點,與普通話“從”同,例如:
(5)從嘞哈兒到那哈兒有100米。(從這里到那里有100米。)
(6)我從橋上過來的[????]你從石板皮(石板)上走的時候慢點兒。
(7)從昨天早晨到嘞時都沒看到他。(從昨天早晨到這時都沒看到他。)
3.自從[??35??21]
介詞“自從”表時間源點,例如:
(8)自從那年子起,我都沒去過噠∣自從有噠細娃兒(自從有了孩子),她都沒出過門噠。
4.跟倒[??55??????]
介詞“跟倒”表經(jīng)由,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順著”,例如:
(9)你跟倒這條路走。
“跟”本是動詞,“跟倒”本是“跟”加動態(tài)助詞“倒”,是“跟著”的意思,例如:
(10)你跟倒你爸。(你跟著你爸爸嘛。)
通過比較例(10)與(9),我們認(rèn)為表經(jīng)由的介詞“跟倒”應(yīng)是從動詞“跟”加動態(tài)助詞“倒”的“跟倒”發(fā)展來的,是由跟隨某人到跟隨某個路線的擴展。
5.挨倒[??55??????]、巴倒[????55??????]
介詞“挨倒、巴倒”都表經(jīng)由,是“沿著、靠”義,例如:
(11)你挨倒河邊找(你沿著河邊找)∣你挨倒邊上走(你沿著邊上/靠邊走)。
(12)你巴倒田坎走(你沿著田坎走)∣你巴倒邊上走(你沿著邊上/靠邊走)。
“挨倒、巴倒”本是動詞“挨、巴”加動態(tài)助詞“倒”,都是“挨著”義,例如:
(13)你莫挨倒我。(你別挨著我。)
(14)砍巴倒你左手邊那蔸白菜。(砍挨著你左手邊的那棵白菜。)
很顯然,“挨倒、巴倒”的介詞用法,都應(yīng)是從其“挨著”義發(fā)展來的。
6.順倒[??35??????]
介詞“順倒”表經(jīng)由,與普通話“順著”同,例如:
(15)你順倒嘞條路走。(你順著這條路走。)
7.得[??]
介詞“得”表處所、處所終點或時間終點,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在”或“到”,只用于動詞后,例如:
(16)我放得桌子上的。(我放在桌子上的。)
(17)我走得車站的時候格兩點噠。(我走到車站的時候已經(jīng)兩點了。)
(18)他睡得9點鐘才起來。(他睡到9點才起來。)
介詞“得”除表處所或終點外,也可表接受者(即人物終點),見下文。另外,“得”也是“獲得”義動詞(讀[??21]),例如:
(19)他得噠二等獎。(他得了二等獎。)
8.到[??????35]
介詞“到”表處所終點或時間終點,常與“從”一起構(gòu)成“從……到……”框式結(jié)構(gòu),見例(5)、(7)。
9.朝[??21]、往[????42]、照倒[????35??????]、對倒[?????35??????]
介詞“朝、往、照倒、對倒”都可表方向,例如:
(20)你朝右邊兒展一點兒(你往右邊兒挪一點兒嘛)∣他朝嘞邊去噠(他往這邊去了)。
(21)往外跑∣往鍋坨摻點兒水(往鍋里加點兒水)。
(22)照倒嘞哈兒打。(朝/往這兒打。)
(23)把管子對倒那哈兒出。(把管子對著那里沖洗。)
10.當(dāng)?shù)筟????55??????]
介詞“當(dāng)?shù)埂北硖幩恰爱?dāng)著某人的面”的意思,例如:
(24)對我有意見,莫當(dāng)?shù)辜毻迌赫f(別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莫當(dāng)?shù)刮艺f。
11.趁[??35]
介詞“趁”表利用時機,與普通話“趁”同,例如:
(25)趁涼快去扯豬草。∣趁有太陽把衣服洗噠。
(二)對象類
1.著[??21]
介詞“著”表施事,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被”,例如:
(26)衣服著雨淋濕噠∣他昨天著狗咬噠∣谷子著雀兒吃完噠噠。
但“著”后面的施事一般是不能省略的,這與普通話“被”的用法有所不同。
2.拿[??21]
介詞“拿”表施事,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被”,例如:
(27)拿他把我罵一頓(被他把我罵了一頓)∣拿他屋里的狗把我咬噠一口(被他家里的狗把我咬了一口)。
“拿”表施事時所在的被動句常與“把”字句配合使用,“把”后面的受事也常是說話人,比如例(27)中的“我”,也可以不用“把”,例如:
(28)我拿他屋里的狗咬噠一口。(我被他家里的狗咬了一口。)
3.歸[??55]
介詞“歸”表施事,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歸、由”,例如:
(29)嘞件事歸他管。(這件事歸他管。)
4.把[????42]
介詞“把”表受事,與普通話“把”同,例如:
(30)把地拖一下[??]兒∣把飯吃噠再耍(把飯吃了再玩)。
5.跟[??55]
介詞“跟”有多種功能,可表伴隨者、言說對象、平比、受益者或受損者,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跟”和“給”,例如:
(31)你跟你爸爸一路去∣他搞么子從來不跟我商量。
(32)我跟他說過的∣你跟我說看。
(33)那細娃兒跟他媽一樣高噠。(那孩子跟他媽一樣高了。)
(34)去跟你媽開下門(去給你媽開下門)∣去跟他幫下[??]忙(去給他幫一下忙)。
(35)他跟我搞爛噠∣你莫跟我搞壞噠(你別給我弄壞了)。
介詞“跟”還可以表示說話人的意志,用于命令句,例如:
(36)你跟老子注意點(你給老子注意點)∣你跟老子滾(你給老子滾)。
除了用作介詞,“跟”還可用作并列連詞,例如:
(37)我跟他都去的。
6.跟倒[??55??????]
介詞“跟倒”表言說對象,例如:
(38)你跟倒他說,莫跟倒我說。(你跟他說,別跟我說。)
7.得[??]
介詞“得”表接受者,相當(dāng)于普通話中用于動詞后的“給”,例如:
(39)我給得他噠(我給他了)∣把鉗子遞得我(把鉗子遞給我)。
8.望倒[????35??????]
介詞“望倒”表示言說對象、動作的方向或索取對象,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跟、對(著)、向”,例如:
(40)莫望倒你媽說(別跟你媽說)∣他望倒我笑(他對著我笑)。
(41)你望倒他借,他有。(你跟/向他借,他有。)
9.問倒[??35??????]
介詞“問倒”表示言說對象或索取對象,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跟、對、向”,例如:
(42)你有么子事問倒我說。(你有什么事對我說。)
(43)你問倒你哥哥借。(你跟/向你哥哥借嘛。)
10.問[??35]
介詞“問”表示索取對象,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跟、向”,例如:
(44)你問你哥哥借。(你跟/向你哥哥借嘛。)
11.找[????42]
介詞“找”表示索取或詢問的對象,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跟、向”,例如:
(45)我找你借點兒錢(我跟你借點兒錢)∣我找你問個事兒看[???](我向你問個事兒)。
12.對[?????35]
介詞“對”表示對待或動作的對象,例如:
(46)他對我何[21]其好(他對我很好)∣對我有意見,莫當(dāng)?shù)辜毻迌赫f(別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
13.比[????42]
介詞“比”表差比,與普通話“比”同,例如:
(47)我比他大三歲∣他比他哥哥高個腦殼兒(他比他哥哥高一頭)。
14.除噠[????21????]
介詞“除噠”表排除對象,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除了”,例如:
(48)除噠我,沒得哪個管他(除了我,沒有誰管他)∣除噠吃,你還會搞么子(除了吃,你還會干什么)?
15.和倒[35??????]、連倒[? ? 21??????]、帶[????35]
介詞“和倒、連倒、帶”都可表連帶對象,都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連”,例如:
(49)和倒皮吃(連皮吃)∣和倒袋子拿起走(連袋子拿走)∣和倒背簍稱(連背簍稱)。
(50)連倒皮吃。(連皮吃。)
(51)帶背簍稱。
介詞“和倒”的使用頻率比“連倒”高。表連帶對象的“和倒”是從“拌和”義動詞“和”發(fā)展來的。利川方言中“和[35]”仍用作“拌和”義動詞,例如:
(52)你把湯和一下。(你把湯攪拌一下。)
16.和[21]
介詞“和”表伴隨者,例如:
(53)我昨天和他一路去的∣我本來不想和他一路去的。
“和”也可作并列連詞,例如:
(54)我和他都去的。
(三)工具、依據(jù)類
1.弄[? 35]、搞[? ? 42]、過[35]、拿[??21]
介詞“弄、搞、過、拿”都可表工具,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用”,例如:
(55)你弄菜刀砍∣你弄腳踢∣弄碗裝。
(56)你搞腳踢∣你搞帕子擦∣搞碗裝。
(57)過手抓∣過腳踢∣螃蟹過油炸好吃些。
(58)拿棍棍打∣拿棒棒打∣拿鉗子揪。
介詞“弄”和“搞”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互換,但“弄”的使用頻率更高些。
2.照[????35]、照倒[????35??????]、按[35]、按倒[35??????]、依[??55]
這五個介詞都可表示依據(jù),例如:
(59)照/照倒嘞個給我做一條。(照著這個給我做一條。)
(60)按/按倒輪子來(按順序來)∣按天算錢。
(61)依輪子嘛是我噠(按順序應(yīng)該是我了嘛)。
3.靠[? ? 35]
介詞“靠”表憑借,例如:
(62)只靠下蠻找點兒錢(只靠體力活掙點兒錢)∣他還是全靠他二妹兒照顧他。
有些句子中的“靠”動詞意味還比較強,例如:
(63)我老噠靠你供?靠你供都靠不住?。。ㄎ依狭丝磕沭B(yǎng)?靠你養(yǎng)就靠不住?。。?/p>
例(63)中,前面問句中的“靠”可以分析為介詞,后面感嘆句中前一“靠”似乎也可以分析為介詞,但分析為“依靠”義動詞似乎更好一些,因為后面還有“靠不住”。
4.憑[????21]
介詞“憑”表憑借、根據(jù),例如:
(64)你憑么子吼我嗎?(你憑什么吼我嗎?)∣你憑么子說是我搞的?(你憑什么說是我搞的?)
(四)原因、目的類
1.為[???35]、為噠[???35????]
介詞“為、為噠”既可表目的,又可表原因,例如:
(65)為/為噠你的事,我一天腳都跑腫噠。(為了你的事,我整天腳都跑腫了。)
(66)為/為噠一點兒小錢,吵么子吵。(因為一點兒小錢,吵什么吵。)
以上是利川(謀道)方言的介詞,總結(jié)為表1。從表1可知,利川(謀道)方言共有42個介詞(某個多功能的介詞算一個介詞)。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利川方言與普通話或周邊西南官話介詞的差別不大,甚至與100多年前西南官話的介詞系統(tǒng)相比變化也不大,但每個方言都有自己的介詞系統(tǒng),利川方言的介詞也有著自己的特點。
首先是利川方言與普通話或周邊西南官話介詞的比較。利川方言與普通話二者的介詞系統(tǒng)差別并不是很大,不少介詞都是二者都有的,如“在、從、自從、到、朝、往、趁、拿、照、按、依、靠、憑、為、把、跟、和、對、比、問”,但二者也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利川方言中有一些普通話沒有的介詞,如“跟倒、巴倒、挨倒、弄、搞、過、著、問倒、望倒、找、和倒”,即使是二者都有的某個介詞,其功能在利川方言與普通話中也會有不同,如“跟”,它在利川方言中除了具有與普通話一樣的功能(如表伴隨對象、言說對象、平比),還具有普通話不具備的功能(如表受益者、受損者)。利川方言介詞與周邊西南官話如恩施、鶴峰、長陽、宜都等方言的介詞差別也不大,[13]224-230、[14]67-76、[15]45-52、[16]208-212但每個方言都有自己的介詞系統(tǒng),不同方言的介詞系統(tǒng)都不盡相同。與100多年前西南官話的介詞系統(tǒng)相比,[17]利川方言的介詞變化也不大,這說明介詞是一個相對穩(wěn)固的詞類。
其次,利川方言介詞也有一些特點,可總結(jié)為兩點:(ⅰ)一些介詞是帶“倒”或“噠”(本都是動態(tài)助詞)的,如“跟倒、巴倒、挨倒、順倒、照倒、對倒、按倒、問倒、望倒、和倒、連倒、為噠、除噠”,這說明介詞與動詞有密切的聯(lián)系。(ⅱ)除了只具備一種功能的介詞,如“朝、往、趁、比”,利川方言中也有一些多功能介詞,如“在、從、跟倒、照倒、得、到、拿、為噠、為、跟、問倒、望倒”,其中最典型的是“跟”,它具備五種功能,即表伴隨對象、言說對象、平比、受益者和受損者。
注 釋:
[1] 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利川市志》,湖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年。
[2] 資料來自于中國利川網(wǎng)的利川概況(http://www.ilichuan.com.cn/col/col5/index.html)。
[3] 資料來自于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4] 趙元任等:《湖北方言調(diào)查報告》,商務(wù)印書館,1948年。
[5] 何越鴻:《湖北利川方言音系》,《湖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第5期。
[6] 何越鴻:《湖北利川方言的語氣詞“哈”》,《湖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第5期。
[7] 王亞玲:《利川方言詞匯研究》,華中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6年。
[8] 李林:《鄂西利川方言被動句探賾》,《湖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6年第9期。
[9] 李林:《鄂西利川方言話題句的多方面考察》,《湖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16年第11期。
[10] 李林:《鄂西利川方言le24類與la24類指示代詞》,《龍巖學(xué)院學(xué)報》,2017年第1期。
[11] 李林、孫萌、楊偉蘋:《論鄂西利川方言重疊式詞語的色彩意義和語法意義》,《綏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17年第11期。
[12] 謀道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可參趙元任等《湖北方言調(diào)查報告》(1948年版,第474-495頁)利川(忠路)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但謀道方言與利川(忠路)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不完全一樣。據(jù)我們初步調(diào)查,謀道方言(與普通話不同的)的語音特點主要有:(1)聲母有邊音l,沒有鼻音n;有鼻輔音聲母[];沒有舌尖后音zh、ch、sh、r;(2)韻母情況稍復(fù)雜(略);(3)聲調(diào)有四個單字調(diào):陰平55、陽平21、上聲42、去聲35。
[13] 王樹瑛:《恩施方言研究》,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
[14] 汪次云:《湖北鶴峰方言虛詞調(diào)查研究》,云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3年。
[15] 宗麗:《長陽方言語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2012年。
[16] 李崇興:《宜都方言研究》,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
[17] 金小棟:《從<華西官話漢法詞典>看19世紀(jì)末西南官話的介詞系統(tǒng)》,《三峽論壇》,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