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才永 鐘媛媛 鄒波 楊健
摘 要:為進一步促進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本研究采用SCL-90和工作倦怠問卷對貴州省548名基層扶貧干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得分普遍偏高,有40%以上的人各因子均分全部超過2分的,陽性因子得分率全部顯著高于全國常摸。(2)除了抑郁的分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外,其余各項得分性別差異不顯著;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都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3)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的性別差異不顯著,但年齡差異顯著,得分最高的是26-35歲年齡段,他們是最容易產生工作倦怠的群體。
關鍵詞: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工作倦怠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1.034
基層干部是決定黨和國家各項政策是否順利落實的關鍵,也是關系黨和國家扶貧戰(zhàn)略能否按時完成的基層力量。據(jù)2017年中組部統(tǒng)計,黨在基層的組織總數(shù)為457.2萬個。其中,基層黨委22.8萬個,黨總支29.1萬個,黨支部405.2萬個,而基層干部占所有干部的70%以上?,F(xiàn)如今我國正處于攻堅脫貧的關鍵時期,廣大基層干部身處脫貧攻堅戰(zhàn)的最前線,要幫助貧困群眾改變生活環(huán)境,更要改變他們的心理環(huán)境,肩負著一方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重任。因此,扶貧工作不僅要求基層扶貧干部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更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大量研究顯示,我國各地區(qū)各層級的公務員因壓力導致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2015年至 2017年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基層公務員已經成為心理健康問題的高發(fā)、易發(fā)群體。綜上,本研究以貴州省為例,調查基層扶貧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現(xiàn)狀,為提升基層扶貧干部心理素質,構建相應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實證基礎。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網(wǎng)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全省九個地州市實施調查,對象為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回收有效數(shù)據(jù)548份,其中男性289人。25歲以下45人,26-35歲274人,36-45歲149人,46歲以上80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心理健康
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的軀體化、抑郁、焦慮、人際關系四個分量表,并選用和參照該量表“其他”因子中的睡眠問題項目用于測量基層扶貧干部的睡眠質量問題。本研究中,幾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和分半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軀體化(0.829、0.788)、睡眠問題(0.860、0.839)、人際關系(0.578、0.581)、抑郁(0.897、0.888)、焦慮(0.866、0.860)。
1.2.2 工作倦怠
采用工作倦怠問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通用版測量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倦怠情況。維度包括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職業(yè)效能感。本研究選用“情緒衰竭”分量表,包含5個條目,本研究中,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和分半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0.800和0.769。
1.3 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使用SPSS 23.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均值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
2.1.1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描述
為深入了解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現(xiàn)狀,根據(jù)SCL-90的設置及涵義,對基層扶貧干部陽性癥狀及其檢測率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顯示,軀體化有270人得分超過2分,占此次調查總人數(shù)的49.270%,得分超過3分的為零;人際關系有252人得分超過2分,得分超過3分的有11人,分別占總人數(shù)的45.985%和2.008%,陽性人數(shù)也接近一半;抑郁有287人得分超過2分,沒有人得分超過3分,占總人數(shù)的52.372%;焦慮有267人得分超過2分,沒有人得分超過3分,占總人數(shù)的48.723%;睡眠有227人得分超過2分,有235人得分超過3分,有陽性癥狀的人數(shù)超過80%。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陽性因子得分從高到低順序依次為:睡眠問題、抑郁、軀體化、焦慮、人際關系。
此外,為了能夠從整體上了解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的總體水平,特將本研究所得各因子均值與全國常摸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四各因子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全國常摸(p<0.001)。由于SCL-90沒有專門的睡眠因子常摸,故沒有做睡眠得分與全國常摸的比較。
2.1.2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性比較
以性別為分組變量,以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睡眠質量五項因子得分作為結果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抑郁因子得分上,女性顯著高于男性(t=4.434,p<0.05)。
以年齡為分組變量,以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睡眠質量五項因子得分作為結果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年齡段在人際關系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F=2.976,p<0.05),事后檢驗表明26-35歲的得分顯著高于36-45歲和46歲以上的;不同年齡段在抑郁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F=3.936,p<0.01),事后檢驗表明26-35歲顯著高于46歲以上的得分;不同年齡段在焦慮上也存在顯著差異(F=6.411,p<0.001),事后檢驗表明25歲以下的得分顯著高于36-45歲和46歲以上的,26-35歲的得分顯著高于36-45歲和46歲以上的。
2.2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倦怠現(xiàn)狀
2.2.1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現(xiàn)狀總體描述
本研究對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得分及其檢測率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得分超過2分的有308人,占總人數(shù)的56.204%,表明有超過一半的基層扶貧干部存在輕微的工作倦怠;有133人得分超過3分,占總人數(shù)的24.270%,表明有超過1/5的基層公務員存在較嚴重的工作倦??;得分超過4分的只有6人,僅占總人數(shù)的1.095%,說明有1/100左右的基層公務員存在非常嚴重的工作倦怠問題。
2.2.2 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的差異性比較
以不同性別、學歷、年齡為分組變量,以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的工作倦怠得分作為結果變量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顯示,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得分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是差異不顯著(t=1.531,p>0.05);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得分存在非常顯著的學歷差異(F=3.949,p<0.01),進一步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本科學歷與大專學歷(p=0.008)、研究生學歷(p=0.045)差異顯著。從具體得分情況來看,得分最低的是高中(中專)以下學歷,得分最高的是本科學歷;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得分存在顯著年齡差異(F=3.949,p≤0.001)。進一步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46歲以上的與26-35歲(p=0.000)、36-45歲(p=0.021)差異顯著。從整體得分來看,26-35歲這個年齡階段得分最高。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主要癥狀為睡眠問題、抑郁、軀體化、焦慮和人際關系??傮w來看,SCL-90得分普遍偏高,陽性因子得分率全部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以往研究表明,公務員壓力與抑郁和焦慮呈正相關。說明基層干部身處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第一線,他們必然被推到矛盾的交匯點,責任重,壓力大。在所有調查對象中,26~35年齡段的基層干部在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上得分最高,該年齡階段基本上都是各部門、各崗位的業(yè)務骨干,他們業(yè)務熟練,自然承擔的工作任務就會比其他年齡段的更多些,因此壓力和心理負擔自然就會隨之增加。另外,研究結果顯示,基層扶貧干部中女性的心理健康狀況要略差于男性??赡艿脑蚴桥猿顺袚ぷ鲏毫χ?,還需面對更多來自家庭的壓力,如生育,照顧家庭等。
本次調查中,有超過50%的基層扶貧干部存在工作倦怠。具體來說,最突出的是本科學歷的基層扶貧干部。從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的學歷組成結構來看,具有本科學歷的扶貧干部占絕大部分,幾乎涉及扶貧工作的所有崗位和任務。因此,這也可能是本科學歷的工作倦怠得分要顯著高于其他學歷層次的原因。同時,從年齡段來看,26~35歲的職業(yè)倦怠最為嚴重。已有研究表明,壓力會導致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又會使人產生抑郁和焦慮等癥狀,從而引發(fā)心理健康問題。可見,當前貴州省的基層扶貧青年干部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4 結論
(1)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心理健康得分普遍偏高,有40%以上的人各因子均分全部超過2分的,陽性因子得分率全部顯著高于全國常摸。
(2)除了抑郁的分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外,其余各項得分性別差異不顯著;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都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
(3)貴州省基層扶貧干部工作倦怠的性別差異不顯著,但年齡差異顯著,得分最高的是26-35歲年齡段,他們是最容易產生工作倦怠的群體。
參考文獻
[1]祝卓宏.增強服務基層干部心理健康的能力[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362(01):2731.
[2]霍團英.基層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基于杭州的調研[J].杭州學刊,2018,(01):119128.
[3]郝樹偉,周麗麗,孫樹勇,等.公務員心理健康、職業(yè)倦怠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6):844846.
[4]李存峰,屈莉莉.加強基層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機制建設的分析與思考[J].內蒙古統(tǒng)戰(zhàn)理論研究,2018,203(02):4750.
[5]趙浩華.審慎對待基層公務員心理健康問題[J].人民論壇,2019,(19):4445.
[6]Derogatis L,Unger R.Symptom Checklist-90-Revised[J].2010.
[7]洪煒,謝中垚,周麗麗,等.心理彈性對基層公務員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有調節(jié)的中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23(5):79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