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華
【摘 要】目的:針對肺癌患者應用X線檢查,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擇50例經(jīng)我院病理檢查確診為肺癌的患者,并均進行X線和CT檢查,觀察到兩者的成像特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50例患者的21例中央型肺癌29例周圍型肺癌的病理檢查確診。從成像特性,兩者的診斷方法有毛刺體征或鋸齒狀,分葉狀標志,胸膜凹陷標志,細支氣管膨脹的跡象,空氣泡,兔耳的跡象,(CT)診斷的上述標志是比X線檢查顯著升高(P<0.05)。結論:肺癌的X線檢查有很好的價值,CT診斷是在某些方面相當大的價值,但他們有自己的特點。它們可被用作成像方法用于臨床診斷和肺癌篩查。X線可以用作篩選早期肺癌。與CT診斷結合,可進一步提高肺癌的早期檢出率,從而提供用于臨床治療的基礎,從而避免了疾病的惡化和改善預后。
【關鍵詞】肺癌;X 線;CT;影像學特征
【中圖分類號】R73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01
肺癌作為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升高,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造成重大威脅。如果肺癌能檢測,診斷和盡早治療,它具有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了積極的意義。一旦發(fā)展到晚期,檢測和診斷。這是難以治療,病死率高。以盡早有一個準確診斷的重要性。它已經(jīng)從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被確診為晚期過去一些報道看到的,和五年存活率不與手術,放療,化療,放療和化療治療后高。肺癌早期,尤其是周圍肺野小腫瘤,無自覺癥狀,往往通過健康檢查發(fā)現(xiàn)[1]。傳統(tǒng)診斷方式如X線比較常用,對早期發(fā)現(xiàn)肺癌有不錯的價值,成為健康普查主要手段。CT診斷也有不錯的價值,為了進一步探討X線檢查在肺癌臨床診斷中的效果,我院就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進行了研究,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 2017年5月-2018年5月篩選納入50例慢肺癌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50~83歲之間,平均年齡(60.54±10.50)歲;所有患者均接受X線檢查與CT檢查,所有患者均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并在知情同意書簽字。對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等方面)進行相互對比,其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不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T檢查 選擇Philips雙層螺旋與東芝Activion16多層螺旋CT檢查,均實施三期掃查,掃描層厚設置為 1m m、重建層厚設置為5mm,掃描條件包括250mA的電流和120kV的電壓。所有患者均進行了全胸部掃描,首先進行平掃。進而輔以增強掃描,增強造影劑選擇100ml造影劑碘海醇,濃度300mg/ml,用高壓注射器從肘部注射,控制注射速度2.5ml/s,掃描時間包括第一階段35s,兩個階段在70s和150s階段的三個階段之后,在平面掃描和增強掃描之后將圖像和數(shù)據(jù)傳輸?shù)较嚓P工作站,并且完成后處理。
1.2.2 X線檢查 選擇萬東數(shù)碼平板電腦X光攝像機(DR)攝片處理,協(xié)助患者拍片檢查。常規(guī)X線檢查,所得成像數(shù)據(jù)均由我院經(jīng)驗豐富的高級影像診斷人員進行評估,主要從腫瘤定位方面進行評估。和數(shù)量,以及大小,形狀,密度,邊緣和相鄰結構。進一步評估肺癌的情況。
1.3 觀察指標 病理結果作為一個標準,X射線和(CT)診斷的成像特征記錄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相關數(shù)據(jù),使用的軟件是SPSS11.0分析處理。計數(shù)數(shù)據(jù)是在t的形式,并且該數(shù)據(jù)被顯示為平均值±;標準偏差();計數(shù)數(shù)據(jù)是使用試驗率(%)表示。兩組之間的p<0.05值指示的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比較兩種診斷方式下主要的影像學特征情況 從成像功能的角度來看,兩者的診斷方法有毛刺或鋸齒,分葉狀符號,胸膜凹版符號,細支氣管充氣符號,空氣泡,兔耳標志,并上述CT診斷顯著高于X射線檢查(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3 討論
肺癌是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和高死亡率?;挤伟┑牟∫蚝芏?,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可能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近年來,隨著工業(yè)化的逐步發(fā)展,對環(huán)境的污染日益嚴重,肺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增加。除此之外,本病惡變程度較高,治療難度較大,大約50%的肺癌患者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手術治療時間。他們只能選擇化療或放療[2]。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及早治療是目前診治肺癌的主要思路,盡早治療可促使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達60%,其中影像學診斷屬于肺癌早期比較主要的篩查與診斷方式,比如X線檢查與CT檢查,關于這類研究不斷增多,顯示二者均有一定價值,但各自都有自身的影像學特點,可為臨床診治提供不錯的依據(jù)。CT診斷雖然效果要比X線檢查好,但是X線檢查應用廣泛,操作簡單方便,費用少,若患者有咳嗽與發(fā)熱癥狀,建議先實施X線進行檢查,基本上可以確診,若還可以診斷,可進一步輔之以CT檢查,對于臨床確診有著不錯的價值。肺癌的X線診斷有其自身的特征,如中心型肺癌。在早期診斷中,X線檢查顯示肺門腫塊,并且邊緣不清楚,表現(xiàn)有分葉,有些有阻塞性肺不張和肺氣腫和肺炎等。此外,X線檢查被認為在晚期肺癌的診斷中價值較低,但可用于早期肺癌篩查,并且可在治療期間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病情,預后情況可以進行跟蹤調查,為提供后期處理依據(jù)。
綜上所述,X線檢查肺癌有不錯的價值,和CT診斷在一些方面價值相當,二者又有各自的特點,可作為臨床診斷與篩查肺癌的影像學手段,其中X線可作為肺癌初篩工具,結合CT診斷可進一步提高肺癌早期檢出率,用于臨床治療,從而提供一個基礎,以避免疾病的惡化,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宋淑軍,司少艷,秦亞亞,等.X線照射劑量率對人肺癌細胞株A549克隆形成能力的影響[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7,29(2):83-85.
陳紹康.X線與多層螺旋CT檢查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8,27(1):132-13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