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霞
摘要:新課改的實施有望打破初中政治教學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取得新的教學突破和更有效的教學成果。但是課改中提出的新型教學理論實踐起來還需一些時日,師生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和調整。每一名教師都應該走在課程改革的前沿,敢于嘗試和摸索。本文將提出幾點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策略,作為建議供廣大政治教師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策略
引言:
反觀過去的政治教學,可以說是漏洞百出,教師們采用的教學方法根本不能被學生所接受,教學效率自然無法提高,已經(jīng)陷人到了瓶頸狀態(tài)。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初中政治教學來說是一次改革的機遇,抓住這次契機,顛覆課堂,政治教學才有希望向前發(fā)展。
一、搜集案例豐富教學素材
政治教學不能完全以教材為根據(jù),否則不僅學生的眼界被局限,他們所能掌握的也只有枯燥無用的理論,這并非政治教學的初衷。為了改變學生對政治課的傳統(tǒng)看法,將書本中看似“無用”的理論利用起來,教師應該搜集社會中的熱門時事,將真實的事件與理論性的內(nèi)容結合起來,增強政治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學習《感受法律的尊嚴》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社會新聞來進行教學,有這樣一則新聞事件:“近些年交通事故屢屢頻發(fā),廣州白云區(qū)有一起交通事故導致有人死亡,肇事者逃逸后9小時被捕獲”,就此新聞,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對于學生討論的方向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討論結束后,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剖析此事件”。這樣的教學方法,改善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問題,教師的正確引導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熱情,促使政治教學的成果有了顯著提高。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學習,如果能夠有興趣作為支持,那么教師就不必再監(jiān)督、鞭策,學生自然會將學習作為需求,努力上進。但是,在很多學生的眼中,政治書中的內(nèi)容枯燥無味,無關緊要,只要在考試前背誦考點即可,完全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主動性不強。新課改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因為這是提高教學效益最基本的前提。教師必須設法使政治課堂“活”起來,不再讓學生讀理論、背理論,打破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使政治教學更富新鮮感。大量的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將理論立體化、鮮活化的作用,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兩代人的對話”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應針對課程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課前設計信息采集表。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問題要切合實際,與學生息息相關,而后教師在導人階段可以播放《家有兒女》的片段:“我叛逆,我存在”,提出問題:“在這個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間難道沒有矛盾嗎?出現(xiàn)矛盾時,他們是如何解決的?給了你什么啟示?”在學生回答之后,提出關鍵問題:“你和父母之間是否有過矛盾?你和父母之間發(fā)生最嚴重的一次矛盾是什么?你當時是怎樣處理的?”這樣便能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使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心理。相對于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促使學生通過思考了解到知識的核心內(nèi)涵”。由此可見,初中政治教師應當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遵循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基本原則,增強課堂的生動性。也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教學體系改革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學效率。
三、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中被多次提及,這種教學方法如今已經(jīng)被全面推廣,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都展現(xiàn)出了很強的優(yōu)勢。初中政治課堂也可以將過去那種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獨立學習的模式變?yōu)榧惺降男〗M合作學習,營造出別樣的學習氣氛,將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如在討論某一政治問題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最近有哪些類似的社會事件?”“某些地區(qū)對于該事件的普遍反響是什么?”屆時,教師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就能夠在小組中暢所欲言。教師要緊扣政治教材,按照學生的情況合理地劃分小組。如教學“情趣與興趣”時,教師預先了解到,班級舉行文藝匯演,班中某些學生參與了舞蹈,某些學生參與了唱歌,某些學生參與了演講等,可結合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將他們劃分為幾個小組,學生在小組討論時自然會產(chǎn)生很多共鳴,各個小組還可以進行各自的興趣介紹說明,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一種“我的興趣很不錯,你要不要嘗試”的想法,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教師如果事先不了解這些,將不同興趣的人劃分在一起,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興趣的碰撞,也可能自說自話造成矛盾等,因此分組前的調查很重要。
四、大力展開社會實踐活動
初中學生的課余時間還是很充足的,教師可適當組織社會調查活動,鼓勵學生合作完成社會政治實踐,在實踐中深入了解政治問題。如教學“我愛我家”時,可以以家庭生活為主題,讓學生自己擬題進行社會問答與調查活動,學生可主動地提出一個議題,詢問班級中有沒有人愿意參與到此議題當中去,這時班級中一些較為積極的、思維較為活躍的學生就開始了第一輪的擬題,其中一名學生設計活動為:“到街上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生日是幾號?遇到父母輩的路人問問他們知道孩子的生日嗎?生日都是怎么過的?問子女知不知道家長的生日?”這樣的話題很快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有十幾名學生都表示要參與其中,這時就可以由擬題人選擇幾名同學結組,而后內(nèi)部自己分工,最后進行實踐總結匯報,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五、結束語
初中政治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必須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以轉變教師的角色為突破口,以改變教學方式為抓手,從課堂改革人手,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政治教師要擔當重任,努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梅芳.談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254.
[2]冉勇.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1:80.
[3]楊廣松.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7,02(10):120-121.
[4]焦艷秋.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