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芳
摘要:目的:觀察利培酮、喹硫平單用和分別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定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92例,研究時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按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分a組(利培酮治療)、b組(喹硫平治療)、c組(利培酮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和d組(喹硫平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每組23例,比較陽性癥狀和不良反應。結果:a、b、c、d四組治療前1周陽性癥狀評分、陰性癥狀評分組間比較存在差異,但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4周后四組評分均降低,c、d兩組較低,且明顯較a、b兩組低,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a、b、c、d四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存在差異,但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利培酮或喹硫平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較單純給藥效果更為突出,值得借鑒。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利培酮;喹硫平;鹽酸舍曲林
精神分裂癥臨床較為常見,患者伴有明顯的認知障礙,以慢性認知、情緒和行為障礙為主,發(fā)病誘因較為復雜,尚未完全確定,臨床尚無確切治療方式,治療后復發(fā)率較高,給患者及其所在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1]。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方式,其中利培酮、喹硫平應用較為廣泛,但藥物單用治療效果不盡理想,尤其對于伴有抑郁癥狀患者,療效不佳,是否配合使用抗抑郁藥物值得深入探究[2]。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對利培酮、喹硫平單用和分別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究,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選定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92例,研究時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按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分a組(例數(shù)=23)、b組(例數(shù)=23)、c組(例數(shù)=23)、d組(例數(shù)=23)。a組男10例,女13例,年齡25-55歲,平均(40.13±3.22)歲,病程1-10年,平均(5.14±1.22)年;b組男9例,女14例,年齡24-55歲,平均(30.81±3.18)歲,病程1-12年,平均(6.12±1.32)年;c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25-56歲,平均(40.76±3.18)歲,病程2-12年,平均(7.01±1.87)年;a組男8例,女15例,年齡24-54歲,平均(39.49±3.64)歲,病程1-13年,平均(7.01±1.97)年。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軀體嚴重障礙患者,四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存在差異,但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可比較。
1.2 治療方法
a組給予患者利培酮(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0160)治療,起始劑量0.5mg/次,2次/d,飯后口服,根據(jù)患者情況調(diào)整用藥量,可在3d后增加至1.0mg/次,3次/d,隨后在酌情調(diào)整;b組給予患者喹硫平(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30742)治療,起始劑量25mg/d,每隔3d可酌情調(diào)整藥量,增加25mg,最大劑量不得超過300mg/d;c組在a組基礎上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深圳市新光聯(lián)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67)治療,鹽酸舍曲林用量為50mg/d,酌情調(diào)整劑量,最大劑量不得超過200mg/d;d組在b組基礎上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鹽酸舍曲林用法用量同c組,四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陰性癥狀、陽性癥狀評估,使用PANSS量表,均包括敵對性、興奮、概念紊亂、幻覺等內(nèi)容,每項評估內(nèi)容包括7部分,1-7分評分,總分7-49分,分值越低提示程度越輕[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具體包括:口干、便秘、震顫。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4.0軟件展開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 )形式表示,計算以t檢驗為主;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以[n/(%)]形式表示,以 檢驗為主,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PNASS評分
a、b、c、d四組治療前1周陽性癥狀評分、陰性癥狀評分組間比較存在差異,但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4周后四組評分均降低,c、d兩組較低,且明顯較a、b兩組低,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詳見表1;
2.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a、b、c、d四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存在差異,但P>0.05(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詳見表2。
3.討論
精神分裂癥為常見精神疾病類型,具體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相關,但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缺乏確切治療方式,且部分患者伴有抑郁癥狀,臨床治療難度較大。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治療以藥物方式為主,其中利培酮、喹硫平等較為常用,但是單獨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對于伴有抑郁癥狀患者,臨床日漸主張配合抗抑郁藥物治療,但相關研究不多,尚未形成確切給藥方式,具體治療情況需進一步探究[4-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c、d兩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評分均較a、b兩組低,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四組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聯(lián)合給藥更利于病情恢復,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安全性較高。具體原因分析如下:精神分裂癥患者神經(jīng)遞質(zhì)功能異常,其中5-HT、多巴胺和谷氨酸含量明顯增多,導致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亢奮、幻覺或敵對情況,因此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有效抑制體內(nèi)神經(jīng)沖動至關重要[6-7]。利培酮是一種單胺能拮抗劑,能夠與5-HT結合,抑制患者興奮情況,但是藥物親和力不強,喹硫平可作用于中樞多巴胺D2受體,同時可阻斷5-HT2受體,但是對苯二氮卓類受體而言親和力較弱。鹽酸舍曲林是一種5-HT再攝取抑制劑,可改善前額葉皮質(zhì)下功能,增強D1遞質(zhì),進而有效改善患者陽性癥狀,緩解其抑制缺乏、思維遲緩和興趣匱乏等情況,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或失眠情況,強化療效,與利培酮或喹硫平聯(lián)用效果均優(yōu)于兩種藥物單獨使用。
綜上,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利培酮或喹硫平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較單純給藥效果更為突出,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楊曉敏,張紅霞,王慧芳,等. 利培酮、奧氮平和喹硫平治療未服藥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和不良反應:1年自然觀察研究[J]. 上海精神醫(yī)學(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1,23(3):137-147.
[2]劉廣華,汪潔. 喹硫平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效果觀察[J]. 中國藥師,2014,17(7):1174-1176.
[3]侯云躍,范林鈺,劉茂航,等. 利培酮、喹硫平單用和分別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比研究[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3(6):985-988.
[4]黃磊,錢建軍,田國強,等. 不同藥物聯(lián)合利培酮及認知行為治療殘留型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分析[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11):1816-1819.
[5]高玉峰. 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 精神醫(yī)學雜志,2015,28(6):451-454.
[6]劉連忠,張娟,呂路,等. 利培酮、喹硫平、齊拉西酮對首發(fā)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妊娠的影響[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4):1403-1409.
[7]孔令光,林崇光,黃倩倩,等. 5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對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標的影響[J]. 檢驗醫(yī)學,2018,33(3):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