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垠坡 嚴燕君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診外傷性肝脾破裂診斷的過程中,使用多層螺旋CT的價值。方法? 針對90例疑似急診外傷性肝脾破裂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探究其診斷結果并分析其價值,入選患者均為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間收治。結果90例患者經過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出85例患者存在肝脾破裂的現(xiàn)象,后經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腹腔穿刺進行檢驗,其中82例被確診,其診斷的準確率為95.0%。結論 在外傷性肝脾破裂上的臨床診斷上,多層螺旋CT具有顯著的診斷價值,可根據(jù)患者的CT診斷結果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以縮短確診時間,為患者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成功的可能性,值得在臨床診斷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多層螺旋,急診,肝脾破裂
在腹部閉合性臟器損傷中,肝脾破裂居于首位。患者常出現(xiàn)腹部疼痛,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出血性休克等癥狀,病情危急,而CT掃描速度快,適用范圍大,能明確損傷范圍和程度,同時可顯示其他臟器損傷,為臨床提供充分的診斷和治療依據(jù),常作為首選檢查。外傷性肝脾破裂在急診過程中較為多見,傷情發(fā)生對于患者健康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影響,同時如傷情較重甚至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進行診斷并對患者介入相應治療,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我們針對急診收治疑似外傷性肝脾破裂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診斷,目的在于為臨床提供參考,本次研究詳細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急診收治的90例疑似外傷性肝脾破裂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診斷,入選患者均為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間收治;患者均因為不同原因導致腹部閉合傷來我院診斷和治療,經過初診將患者歸類為外傷性肝脾破裂,后進一步對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診斷。90例患者中女性36例、男性54例,患者年齡均值為(40.35±2.34)歲,患者年齡區(qū)間為12.5~79.5歲。
1.2方法
針對入選患者均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使用多層螺旋CT檢查儀將其電流設置在280~330 mA,電流保持在120~140 kV,掃描的層間距為5 mm,將層厚設置為5 mm,重建后螺距設置為0.63 mm,層間距為5 mm,F(xiàn)OV為500 mm。針對患者掃描的區(qū)域包括其膈頂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在增強掃描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靜脈輸注非離子型造影劑,將掃描獲得的數(shù)據(jù)傳輸?shù)焦ぷ髡?,對其進行多平面重建,此后觀察并分析患者情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CT下征象,同時針對其診斷情況進行統(tǒng)計,后和患者的病理檢診斷結果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 果
45例患者經過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出90例患者存在肝脾破裂的現(xiàn)象,后經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腹腔穿刺進行檢驗,其中85例被確診,其診斷的準確率為95.0%。CT 征象下可見患者肝脾部位出現(xiàn)血腫現(xiàn)象,且臟器邊緣的視線較為模糊,肝臟包膜下出現(xiàn)不同量的積血,同時其密度不規(guī)則較為混雜。
3討論
在臨床針對于外傷性肝脾破裂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的原因多數(shù)為患者受到暴力所致,暴力類型包括碰撞、墜落、沖擊等,暴力使得患者的內臟均受到猛烈沖擊,加之患者的肝脾組織均相對脆弱,同時血管相對豐富,此時可能在過大荷載的情況下導致閉合傷出現(xiàn)。閉合傷出現(xiàn)后不會見明顯的皮肉損傷情況,但是患者腹腔內容易大量出血,此時應該及時診斷并治療。CT檢查的過程中不會對患者造成相應創(chuàng)傷,同時檢查方法相對簡單,對患者快速進行掃查后可以通過圖像重建,從患者腹部的密度、形態(tài)等角度進行分析,從而明確患者是否存在臟器損傷的現(xiàn)象,通過及時的診斷和分析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患者做出判斷,此后臨床可以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對其積極進行相應治療。
本次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針對我院急診收治的90例疑似外傷性肝脾破裂患者進行深入診斷,90例患者經過多層螺旋CT檢查,診斷出85例患者存在肝脾破裂的現(xiàn)象,后經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腹腔穿刺進行檢驗,其中82例被確診,說明多層螺旋CT診斷的準確率為95.0%。
綜上所述,肝脾臟是腹部內臟中最易受損傷的器官,肝脾破裂是腹部閉合傷中最常見的內臟器官損傷。術前快速、準確的顯示肝脾破裂的部位、范圍、程度對手術治療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CT檢查掃描速度快,范圍廣,可同時顯示掃描范圍內的其他臟器損傷,目前已經成為肝脾破裂的首選檢查方法。外傷性肝脾破裂CT平掃征象取決于肝脾破裂類型、范圍和程度。肝脾破裂類型及分級較多,Ⅰ-Ⅱ級中大多數(shù)病例就診時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如無嚴重并發(fā)癥可采取保守治療,但需要嚴密觀察臨床動態(tài)指標,特別是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如在觀察中有繼續(xù)出血的表現(xiàn)應及時復查CT,根據(jù)肝脾破裂的部位及范圍確定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少數(shù)CT平掃難以確定或破裂情況顯示不清時應做增強CT掃描,在增強掃描時破裂處不強化,血腫亦不強化,而正常肝脾臟組織明顯強化,使得肝脾破裂和脾臟、脾包膜下血腫顯示更加清楚,對等密度血腫更有價值,還可顯示較小的和較隱蔽的脾破裂,同時也能更準確的分級以指導臨床治療。因此,懷疑肝脾破裂患者在病人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應在CT平掃后盡量加做增強掃描。多層螺旋CT對急診外傷性肝脾破裂的診斷價值分析發(fā)現(xiàn),其能夠通過相對簡單的檢查對患者疑似損傷部位進行掃描,檢查和診斷所用時間較短,對于其病變和損傷能夠及時診斷,對于臨床及時準確的治療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值得臨床借鑒,意義在于通過治療積極幫助患者改善其情況,減小傷情產生的影響,對于臨床及時準確的治療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何文通,王榮靖;肝、脾損傷的CT診斷[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7
[2]易建瑋;康強;林曉強;吳榮興;;CT增強掃描在閉合性腹部外傷中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綜述;2016
[3]劉洋;楊國志;陳雷;;多層螺旋CT在外傷性肝、脾破裂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