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勤
摘要:本文通過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胃癌放療和化療患者94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7例。研究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胃癌放療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胃癌;放療化療;針對性護理干預
胃癌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放療和化療作為胃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在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質(zhì)量方面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然而,放療和化療對患者機體造成不同程度傷害,本研究旨在觀察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胃癌放療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本文通過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胃癌放療和化療患者94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7例。對照組女20例,男27例;年齡47至76歲,平均(63.28±6.43)歲;腫瘤分期為Ⅱb期者13例,Ⅲ期者19例,Ⅳ期者15例。研究組女18例,男29例;年齡48至79歲,平均(64.01±6.72)歲;腫瘤分期為Ⅱb期者15例,Ⅲ期者18例,Ⅳ期者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放療和化療,對照組在治療中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常規(guī)健康教育、病情監(jiān)測、飲食及用藥指導、不良反應干預等。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行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①識別障礙:組建護理小組,通過組間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明確胃癌放化療期間護理策略,分析護理實施過程中的阻礙性因素,并制定相關解決方案。②明確目標、制定方案: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如病情、受教育程度、性格、愛好等,進行綜合評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目標及具體措施,護理目標設定為增強患者對疾病認知度、緩解或消除其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身體機能、提高生存質(zhì)量等。③具體實施:a.強化健康教育,結合患者興趣愛好及受教育程度,針對性采用播放音頻或視頻、發(fā)放健康書籍等方式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度。b.心理干預,多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及時掌握其內(nèi)心狀況,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對其進行鼓勵,列舉同疾病榜樣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c.飲食規(guī)劃,根據(jù)患者喜好及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飲食規(guī)劃,以易消化、清淡食物為主,保證患者每日營養(yǎng)需求。d.運動干預,放療和化療期間指導患者注意休息,護理前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等。④隨訪調(diào)查:安排專人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必要時可進行家訪,詢問患者健康狀況,給予指導性意見,并了解護理目標完成情況。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評估患者焦慮和抑郁程度,得分越低,焦慮、抑郁程度越輕。②兩組干預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估:采用癌癥生存質(zhì)量量表(QLQ-C30)評估患者生存質(zhì)量,得分高者生存質(zhì)量高。③兩組護理滿意度:以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70分以下為不滿意,70至90分為一般滿意,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47×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隨機分組單因素干預兩水平研究設計,對照組與研究組間患者SAS、SDS和QLQ-C30評分差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負性情緒及生存質(zhì)量
干預前研究組患者SAS、SDS及QLQ-C30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干預前,研究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SAS為焦慮自評量表;SDS為抑郁自評量表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胃癌患者在放療和化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免疫功能降低、營養(yǎng)不良、情緒低落等反應,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及后續(xù)治療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表明,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注重科學制定護理措施,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預設護理目標,通過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施行來實現(xiàn)護理目標,干預計劃明確,可有效提高護理質(zhì)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者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可見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能顯著降低胃癌放療或化療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改善其生存質(zhì)量,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可知,在胃癌患者放療或化療期間施行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能顯著降低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生存質(zhì)量,有效改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曾小梅,趙怡,鄧洪渠.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胃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患者短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4):32-35.
[2]李玲玲,呂冬梅,楊海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胃癌術后化療患者焦慮的影響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7):1178-1181.
[3]雷舒,汪秀云,許輝瓊,等.胃癌化療期患者心理困擾影響因素及干預效果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8,24(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