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摘 要:延伸護理是住院護理的延伸,護理人員通過隨訪等多種形式,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幫助患者解決居家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健康教育,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遵醫(yī)行為,促進早日康復。方法:將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心醫(yī)院胸外科進行肺癌根治術的88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4例、對照組44例。對照組出院后常規(guī)門診隨訪,觀察組出院后實施延伸護理干預,在出院后居家照護時,針對患者肺癌術后知識、肺康復鍛煉方法、疾病自我觀察、心理等進行個性化的延伸護理干預,于出院前和出院后3個月采用EoRTcQLQ-C30量表評估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出院前2組的QIQ-C30量表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后觀察組的5個功能子量表評分和總體健康狀況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伸護理對控制肺癌患者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延伸護理;健康狀況;肺康復鍛煉;肺癌根治術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手術治療的88例肺癌根治術患者,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納入標準:①88例患者均經臨床檢查明確診斷為肺癌;Kamofsky評分>60分,預期生存期>3個月;②均符合肺癌根治術手術指征,且無手術禁忌癥;③均無智力障礙、意識障礙及認知功能障礙;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參加本次研究活動。根據(jù)隨機雙色球分組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2組,對照組包含44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17例。觀察組包含44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6例。2組患者以上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檔案 每例樣本在本研究中全程由固定管理者負責,分別建立健康檔案,內容包括患者基本資料、調查知情同意書、Kamofsky評分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干預組檔案還包括延伸護理實施情況記錄表。
1.2.2 干預方法
1.2.2.1 對照組 對照組在預出院日予以常規(guī)預出院宣教,出院后1個月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身體現(xiàn)狀,答疑患者問題,告知定期隨訪。
1.2.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預出院日予以常規(guī)預出院宣教,出院后接受延伸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肺癌知識指導:如肺癌的常見癥狀、綜合治療方案、藥物知識、飲食、運動等,根據(jù)患者病程及宣教掌握程度進行針對性的宣教;②心理干預:根據(jù)生存質量測定結果,以及癌癥患者心理分期,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案;③居家護理常見問題及自我監(jiān)測:包括疼痛、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④定期復查。具體實施方案如下:①由同一名護士參與延伸護理活動,科內先組織學習肺癌根治術后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護士宣教能力,采用微視頻、書面、語音播放等方式豐富宣教方式,經過培訓,然后參加相關考試并取得合格。②每周一利用微信群發(fā)布肺癌相關知識,如腫瘤用藥常識、飲食、運動方式、心理護理等;每周五電話隨訪患者和家屬,了解患者最近的身心狀況及術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干預;每天由護士在病友微信群為患者答疑、提供圖片、視頻宣教資料;根據(jù)每名患者的不同需求,每四周以郵件方式發(fā)送宣教知識,并進行家訪活動,為患者現(xiàn)場服務,糾正患者及家屬知識、技能上的偏差。③預出院日由床位護士測量患者出院前生存質量得分,出院后3個月的生存質量得分測評由患者來院復診時由負責延伸護理工作的護士完成。
1.3 評價指標 采用EoRTcQLQ-C30生存質量量表對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測量。功能領域、總體健康狀況領域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狀況和生存質量越好,癥狀領域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癥狀或問題越多。該量表可用于中國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組患者出院前生存質量比較。
2.2 2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的生存質量比較。
3討論
3.1 延伸護理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保存肺癌患者生命的同時,更注重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不僅是患者及家屬的基本要求,也是醫(yī)護人員評估患者療效的重要標志。有研究認為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與指導等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現(xiàn)今,肺癌患者接受以住院醫(yī)療護理為主,以出院為屆,患者在居家時出現(xiàn)的問題常以門診就診為主。院外延伸護理是國外學者提出了的新型護理模式,西方國家發(fā)展較我國成熟,近年來隨著我國護理模式的轉變和患者對生活質量和健康需求不斷提高,院外延伸護理也逐步得到應用和發(fā)展。延伸護理正是住院護理的延伸,護理人員通過隨訪等多種形式,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幫助患者解決居家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健康教育,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遵醫(yī)行為,促進早日康復,延伸護理使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內涵得到創(chuàng)新和拓展。我國也有將個案管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實施,但是發(fā)展尚處在初級階段,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還未完善,需在多個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延伸護理較其更有經驗。
3.2 延伸護理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的延伸護理干預是利用病友微信群、電話訪問、家訪、肺癌俱樂部活動等機會,評估患者身心狀況、評價肺癌知識、自我康復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人而宜,開展個性化的延伸護理活動,同時能獲得家屬的支持,能使患者對肺癌術后知識掌握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自愿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情緒,減少住院次數(shù),減輕了患者住院經濟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加醫(yī)院社會效應。本研究中觀察組出院3個月后的QLQ-C30量表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軀體領域、角色領域、認知領域、情緒領域和社會功能領域和總體健康狀況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延伸護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之,院外延伸護理作為一個全新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患者依從性好,普遍樂于接受。通過延伸服務,能及時得到醫(yī)療護理的信息反饋,促進了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樹立了醫(yī)院的服務品牌。但是,在臨床的實施過程中也增加了一定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出,擬通過科內協(xié)調及上級領導部門的支持與幫助,定期開展此項工作。
參考文獻:
[1]蔣向玲.腫瘤個案管理師準入標準及角色職能的構建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