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大學生在大學里應該學習什么內(nèi)容,以及怎樣學習。有助于大學生,尤其是剛進校的大一新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學會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大學時光,將自己的人生美好時光度過。
關鍵詞:大學生;大學;大師
面對如今的高校擴招,大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由于現(xiàn)代的市場經(jīng)濟,許多學生在大學里迷失了方向,根本不知道該怎樣讀大學,或者說讀大學究竟為了什么?有的認為讀大學就是為了以后掙錢,那么既然是這樣,何不早點去掙錢呢?其實,這些都是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試圖通過本文進行一些探討,對大學生,尤其是對剛進校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幫助意義。
1 大學不是技校
大學不是技校。大學要學習一定的理論歷史沿革,然后才是學理論,最后才是應用于實際,而技校直接就是學習應用。所以,不能把大學當成技校來學習。
現(xiàn)代社會中需要大學生具有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了讓自己擁有這種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并且要善于懷疑。
要敢于對真理和神圣進行懷疑。我經(jīng)常說:“我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我也喜歡成績差的學生,但是我最喜歡愛思考的學生?!辈灰阎R學得那么死;不要片面的看待問題。電視劇《薛丁山》里,薛丁山說過一句話:“優(yōu)點越多的人,缺點就越多。”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我們現(xiàn)實中的很多人,都是被優(yōu)點蓋過去了,所以就忽略了他們的缺點。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觀點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經(jīng)常只是當下一些普遍的觀點或者一些共識而已。要敢于懷疑、善于懷疑。事實上書上的觀點或者老師講授的觀點都可能只是學術界對某一問題很多的觀點中的一個而已,在這些有爭議的觀點中做出任何取舍,必須要經(jīng)過自己獨立的思考過程。而且課堂上老師講的往往只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觀點。比如說學土木工程橋梁專業(yè)的學生,就不能只是從假象或者現(xiàn)實中看到的橋梁都是直線型的,其實橋梁也有曲線型的和爬坡型的等等;再比如,在講到《土力學》的時候,里面講到擋土墻土壓力有三個或者說三類: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和靜止土壓力,而且它們的大小相差很懸殊。那么學生就該去思考,難道土壓力只有這三個嗎?其實,這三種土壓力在圖上就是三個點,那中間的力又是什么呢?
再比如,有的人出了社會之后,由于種種原因,混得也不怎么樣,但是同學又在喊開同學會。一般人的思維就是不去。但是我經(jīng)常給學生說,越是這種情況,越要去。就是這個道理。
2 大學的邏輯
2.1 讀大學,必先讀大師
大學和小學、初中、高中的區(qū)別究竟在哪里。這個問題眾說紛紜,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觀點。但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恐怕應該算是一個共識。大學主要區(qū)別于其他學校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學里有一些大師。我們每個學生在大學里要自己善于去尋找這些大師,虛心求學。他們的很多知識與觀念,都與常人不一樣,經(jīng)常聆聽有助于快速提高自己的思維。
2.2 好好利用圖書館
讀大學,除了讀大師,最重要的便是讀圖書館了。要好好利用大學圖書館這個免費的資源。但是,根據(jù)我們學校去年的統(tǒng)計,本科生有67%的學生,研究生有46%的學生在一年之內(nèi)沒有到圖書館借過一本書。這樣的學生讀大學,只能說是在大學混了個文憑,或者說是單純拿了個文憑而已,以后出去很難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需求。因此,建議大學生們在大學里一定要好好利用圖書館這個免費資源。
2.3 讀同學
讀大學,還要學會“讀同學”。我們給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受的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來自不同的家庭。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本褪钦覀€道理。而且同學之間都是同齡人,更容易找到共同點和容易交流一些。
要善于求同存異,發(fā)現(xiàn)或者尋找同學的優(yōu)點和長處。而且大學同學也是今后關系最好的朋友,因為第一,大家都成人了,思想意識形態(tài)基本固定了,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基本形成;第二,大家學的專業(yè)都差不多,以后互相幫助的可能性更大。
2.4 善于懷疑
現(xiàn)代對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當代社會對知識分子群體的界定與要求一定會包含如下幾點的:第一,是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的傳播者;第二,是道德和良知的捍衛(wèi)者;第三,是真理和神圣的懷疑者。
世上沒有絕對肯定的東西,也沒有絕對否定的東西。要善于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要善于懷疑所學的知識。比如,以前教材上說一盆熱水和一盆涼水同時放在冰天雪地里,熱水先結冰。但是真的是熱水先結冰嗎?究竟有幾個人去做過實驗?再比如,烏龜和兔子賽跑,真的烏龜能跑贏?等等,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問題。
2.5 學會做人
要想學會做事,先要學會做人;要想學會做人,先要學會樹德,要想學會樹德,先要學會盡孝;要想學會盡孝,先要學會勞動。有一句話叫:“文學無底,醫(yī)學無底”,我個人認為,為人處事更沒有底。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畢竟大學生也算是成人了,也可以說大學也是半個社會了,學生們即將踏入社會,與人接觸,與人交往。所以,必須在大學里學習如何說話,如何聽話,如何處事,如何做人。
2.6 重視大學基礎課
眾所周知“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一切都是空談。作為一名大學生,尤其是剛進校的大一新生,一定要注意把基礎課學好,以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不能過于功利化,認為基礎課部重要,而是專業(yè)課重要。其實,專業(yè)課一般都不難。以我們土建專業(yè)來說,出去施工,很多中小學生都會;很多農(nóng)民進城打工,一個月還能掙一萬塊錢呢。
3 結論
總之,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學習,就一定能完滿完成大學的學習任務,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陳廣斌.高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初探[J].科技信息,2011.08:61.
[2]葉佳.淺談開放大學的內(nèi)涵和意義[J].科技信息,2011.08:79.
作者簡介:陳廣斌(1970-),男,漢族,重慶長壽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地質與巖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