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弟 楊婷 郭宇
【摘 要】目的:探討簡易新生兒呼吸評分法在新生兒呼吸狀況評估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轉往NICU的新生兒108例,收集病歷資料,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實驗組為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之上采用新生兒呼吸評分的患兒,對照組為采取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患兒。分析每組各40例的臨床資料。分別比較兩組患兒使用CPAP的時長、其他氧療的時長、住院時長及住院費用等,對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對比。結果:與對照組相比,通過應用新生兒呼吸評分法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在使用CPAP的時長、其他氧療時長、住院時長及費用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生兒呼吸評分表是應用于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的一種評分方法,在目前臨床情景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運用價值。
【關鍵詞】新生兒異常呼吸;新生兒呼吸評分法;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小胎齡患兒之中,病因相對比較復雜,死亡風險也比較高,是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及質量有極大威脅的一種常見疾病[1]。臨床表現(xiàn)以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呼吸暫停以及伴隨呻吟等為主。因此能正確認識呼吸異常的臨床表現(xiàn),及時做出準確客觀的識別與評價能夠指導醫(yī)務人員做出更合理正確的治療措施, ACoRN 教程提供的新生兒呼吸評分法是一項簡單易掌握、較客觀的評分方式[2]。本研究將新生兒呼吸評分應用于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該項研究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新生兒科出生并且已確診患有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80例患兒,剔除患有氣胸、先天性心臟疾病、肺先天性發(fā)育畸形、無自主呼吸的患兒。按照是否使用新生兒呼吸評分表將納入標準的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實驗組中男18例,女22例,早產(chǎn)兒(胎齡<37周)25例,足月兒(胎齡≥37周)15例,平均胎齡(34.35±2.15)周,體重1800g-3900g,平均體重( 2424.29±107.37)g,年齡為出生0.3小時-10天,平均出生時長(7.26±0.54)h。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早產(chǎn)兒(胎齡<37周)27例,足月兒13例(胎齡≥37周),平均胎齡(33.67±2.06)周,體重18500g-3970g,平均體重(2105.29±107.37)g,出生時間0.5小時-16天,平均出生時長(7.13±0.64)h。兩組新生兒在體重、胎齡、出生時長等方面上的差異均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組干預方法
(1)人員培訓:邀請科主任及護士長對我院新生兒科全體醫(yī)護進行系統(tǒng)培訓,掌握新生兒呼吸評分的項目及評分標準,經(jīng)理論及實際運用考核合格者參與臨床新生兒的呼吸評分,以便更客觀準確地判斷新生兒是否存在異常呼吸及呼吸異常的程度如何,低年資醫(yī)生及護士在高年資帶教的指導下進行評分。
(2)采用加拿大ACoRN 教程提供的新生兒呼吸評分法,包括六項內容,每項0-2分,根據(jù)每項評分相加的總分值判斷患兒當下的呼吸狀態(tài),是否存在呼吸窘迫及呼吸窘迫的程度。根據(jù)總分值分為三度:重度呼吸窘迫:>8分;中度呼吸窘迫:5-8分;輕度呼吸窘迫:1-4分[3]。
(3)對于評分≥5分的中重度呼吸窘迫患兒,則由新生兒科轉運至NICU進行治療,治療期間班班交接并評價患兒在不同時期及不同治療下的呼吸狀態(tài),進行呼吸狀態(tài)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對于評分<5分的輕度呼吸窘迫癥的患兒根據(jù)情況采取不同的氧療方式進行治療與護理觀察。
1.2.2 對照組干預方法
對照組患兒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的治療和護理。一般針對不同程度的呼吸窘迫,常規(guī)治療方法及用藥措施主要包括:持續(xù)呼吸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 、采用PS、固爾蘇、咖啡因等方式治療;常規(guī)護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供氧、清理呼吸道等。
1.2.3 評價指標
本研究中觀察的指標主要是發(fā)生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在采用新生兒呼吸評分與未采用新生兒呼吸評分的兩組例數(shù)之間,平均使用CPAP時間及其他用氧時間的長短、兩組之間在平均住院時間上的對比及兩組住院治療期間的費用之間的差異。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氧療時間的長度、住院治療的時間、住院治療的費用為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檢驗。若計量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新生兒在氧療時間、住院時間長短、住院費用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兩組性別、胎齡、生后時長、體重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
3 討論
目前,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已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4],以呼吸困難、三凹征、發(fā)紺、伴呻吟聲、呼吸音微弱等為主,重者威脅生命安全[5]。剖宮產(chǎn)是增加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風險的原因之一[6],其中高齡產(chǎn)婦、妊娠期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剖宮產(chǎn)率的增長也是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率增長的因素之一[7]。但臨床上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如不可避免的低出生體重、小胎齡出生兒等[8],都是造成新生兒呼吸窘迫的常見因素。因此做好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的評估是臨床的一項重要工作。
新生兒呼吸評分法分為六個評估項目,每個項目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分為三個分值區(qū),我們根據(jù)不同的項目及新生兒當下的呼吸狀態(tài)給予相應的分值,然后把各個評估項目的得分進行匯總,就可以做出對應的評級,根據(jù)最終的得分及呼吸窘迫程度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新生兒呼吸評分法簡單明了易推廣培訓,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可更合理有效地指導進一步的治療。
4 小結
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新生兒常見的一類對其生命安全有較大威脅的疾病。正確評估新生兒的呼吸狀態(tài)、及時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是救治成功的關鍵。新生兒呼吸評分法客觀準確且簡單易行,能夠幫助醫(yī)護人員對新生兒的呼吸狀態(tài)進行評估,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與價值。
參考文獻
王英.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分析與診斷標準商榷[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5,(30):78-80.
段娓,易明,賈佳等.新生兒呼吸評分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5,30(1):35-38.
Singhal N,Lockyer J,F(xiàn)idler H,et al.Acute Care of At-Risk Newborns ( ACoRN) :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in a region of China.BMC Med Educ,
2012,12: 44.
李宇,馬海霞,程寧等.GI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關聯(lián)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9,(11):1544-1546.
李鄭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點和高危因素[J].臨床醫(yī)學,2016,36(8):100-101.
關海山,閆安平,劉艷紅等.選擇性剖宮產(chǎn)與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關性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4,02(29):106-108.
趙蔓.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圍產(chǎn)期高危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16(31):3375-3377.
曹芳芹,劉月文,劉黎明.231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01(3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