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皓然
[摘 要]隨著國家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再加上人們對于傳媒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大,傳統(tǒng)的以口傳身授的學習方式進行民歌教育的老一代藝術家們也隨著時間相繼去世。對于民歌的傳承也僅限于口傳身授,因此我通過對歌曲進行分析,使人們更加容易接受,也提高了文獻在傳承過程中的安全性。
[關鍵詞]魯山坡春季山歌;廣泛性;多樣性;通俗性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1-0059-02
一、創(chuàng)作題材的廣泛性
魯山坡春季山歌是魯山人民為了紀念牛郎織女而編寫的歌曲,魯山民歌多為山歌和祭祖歌。魯山坡春季山歌的取材十分廣泛,有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如:魯山坡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還有大量的民間歌謠,如《魯山風光好》《日照魯山》等無不表現(xiàn)出人們對真善美的頌揚和對假惡丑的憎恨,更多的還是描寫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古有“一鄉(xiāng)一調,十里不同音“之類的民諺,春季山歌的種類有很多,有哄孩子睡覺、教育兒童的歌曲,像《小乖乖》;有描述男女之間愛情的愛情歌和描寫當?shù)厝藗兩盍晳T的季節(jié)性風俗歌,像《魯山坡對歌》《隔天隔地不隔心》《牛郎鞭》等。在魯山縣境內的關于“牛郎織女”的民歌民謠,是魯山坡春季山歌中的代表性藝術成果,是結合著當?shù)財?shù)千年的文化沉淀,歲月打磨,融合成的一種伏牛山特有的文化藝術形態(tài),更是魯山縣民間藝術的一件瑰寶,具有當?shù)靥厣臐h族民歌。
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廣為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在這里生活的人。因此,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在魯山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如:牛郎后裔的祭祖,牛郎洞的跪拜,七夕的乞巧,葡萄架下的夜聽[1],辛集街的七夕古會,山區(qū)的養(yǎng)蠶織絲,以及農民自古至今對牛的尊敬,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牛郎故里孫義村上演的《天河記》與附近村落里牛郎織女戲曲的傳唱形成鮮明對比,等等,無不彰顯出牛郎織女在魯山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流傳在魯山境內的關于牛郎織女的民歌民謠,更是魯山縣民間藝術的一朵瑰寶,更加強化了魯山人民對牛郎織女的敬仰和懷念。
二、歌詞的通俗性
魯山坡春季山歌在用詞方面比較口語化、生活化,它的歌詞并不像其他民歌對特定詞語用一些方言,在用詞上接近于普通話。再加上一些修辭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運用,使山歌更加生動活潑。歌詞的表達意境與氛圍十分濃郁,但其歌詞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有《九姑娘迎寶》《小扁食兒》等[2],又如《魯山風光好》這首歌中寫道:友朋自遠方來,尊貴的客人好啊!山花為你開,心中的歌兒唱給你呀。又如《七夕情》中:有一個故事誰都能說起,有一個放牛郎娶了個仙女。一年一相遇,一年一相遇。年年七月七牛郎織女,相會在那夏夜的,夏夜的銀河里。這兩首歌詞都近乎于我們平時說的口語。 春季山歌既有詩的素質又有歌的性能,它的歌詞就像一首現(xiàn)代抒情詩,并沒有十分華麗的辭藻去填充,同時還保留著詩詞的押韻。它的用詞很接近大白話,但卻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它的歌詞更加凝練并沒有過多的修飾,直入主題,如《七夕情》歌詞:有一個故事,誰都能說起。有一個牛郎娶了個仙女。直入主題。在最后一句:牛郎織女,相會在老人們的故事里。此句旋律放緩照應主題。這首歌并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旋律片段,全曲圍繞老人給后輩講牛郎織女的故事為主線來展開的。歌曲中用一些襯詞如在《天上人間來相會》:天上呦!有銀河!地上喲!魯山坡哎!又如《魯山坡對歌》:什么山獨秀,嗨嗨!高又高,嗨嗨!這些襯詞本身沒有什么太大含義,但它的使用使歌曲的進行更加流暢,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在《魯山坡對歌》中整首歌采取了一問一答的形式,像是人一個在山的這頭,一個在山的那邊,兩個人以對歌的形式來描寫家鄉(xiāng)的好山好水,并運用象征的手法,去想象牛郎放牛的場景,和牛郎勤勞樸實的性格特征。
三、曲式結構的多樣性
魯山坡春季山歌大多是一些單聲部歌曲,歌曲結構短小,大多為兩個樂段,曲式結構有非方整形結構,也有方整形結構。歌曲建立在民族調式的基礎上大多為6聲音階,民歌喜歡在前面加上伴奏和在最后一小節(jié)加1-2小節(jié)的擴充性樂句,節(jié)拍一般為4/4拍和4/2拍,歌曲中節(jié)奏動機短小,節(jié)奏組合簡樸而單純,有前8后16、前16后8和16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居多。如:《魯山風光好》這首歌曲歌詞具體如下:
此曲是再現(xiàn)單二部曲式,全曲共分為兩個樂段為A-A。A部(第5-13小節(jié))為4+5非方整形樂段。A部(第14-22小節(jié))為4+5的非方整形樂段。從第23-25小節(jié)是對20、21小節(jié)的擴充樂句,突出了全曲的中心思想,表達了魯山人民的熱情好客。
本曲大多采用前8后16和前16后8的節(jié)奏形式,旋律具有跳躍性,使歌曲充分地表達出當?shù)厝藗兊南矏傊?,但同時本曲的節(jié)奏速度還是偏慢的,歌唱的狀態(tài)應該是深情的。
此曲是并列單二部曲式,全曲共分為兩個樂段為A-B(9+9)。A部(第6-14小節(jié))為4+5的非方整形樂段,第一樂句結束在主和弦是不完滿終止,第二樂句也結束在主和弦。B部(第15-23小節(jié))為4+5的非方整形樂段,第一樂句結束在主和弦的不完滿終止,第二樂句結束在下屬和弦。整首歌的旋律大致平穩(wěn),沒有特別突出的部分。
本歌曲內容十分豐富,運用較多的有小切分、8分音符、小符點,節(jié)奏中速,要用深情的情感去演唱。
結 語
魯山坡春季山歌富有濃郁的河南民族特色,曲式簡單,歌詞通俗易懂,但覆蓋面廣泛,不完全以牛郎織女的故事為題材,既有自然景物也有民俗風情,對農家人們的描寫細致入微,反映出當?shù)厝藗兎e極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和質樸、直率、純真的性格。但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還需要廣大群眾共同努力,對這一傳統(tǒng)民俗音樂進行更深度的挖掘。
注釋:
[1]牛郎織女的文化:民風民俗《魯山坡前葡萄園》[Z].魯山文學藝術網(wǎng),2017-03-09:1.
[2]牛郎織女的文化:民歌民謠《九姑娘迎寶》《小扁食兒》[Z].魯山文學藝術網(wǎng),2017-03-09:1.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