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冀璇
1949年開國大典南京慶典上的腰鼓隊合影
1949年初,剛剛參軍一年的我隨八兵團文工團渡江南下。南京解放后,我隨團入駐原南京鹽務(wù)總局。記得當時條件很艱苦,我們睡的是鋪著稻草的大地鋪。白天,我們打腰鼓、扭秧歌、學唱新歌,排練節(jié)目,學習時事內(nèi)容。當時我們的目標和口號是“一切為了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而奮斗”!
1949年9月30日,早操點名后,團長李樂向我們宣布了一個特大事項:明天,我們的新中國要成立了!話音剛落,人群中爆發(fā)出一片歡呼聲。大家伙兒蹦著、跳著,有的握手不放,有的相互擁抱,還有人喜極而泣……
團長喊了一聲:同志們靜一下,明天的喜慶日子是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用千百萬烈士的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團這半年的工作也是為了這個日子。南京解放才數(shù)月,地方上的文藝團體還不健全,開國大典南京市的宣慶工作由駐南京的部隊文藝團體擔綱,所以我們明天的任務(wù)特別重,今天上午做好準備工作,下午就化妝彩排!
工作布置完畢,各個小隊集合。我所在小隊的小隊長首先向我們宣布了慶典的注意事項及紀律,而后對各人工作進行分工。我們先去領(lǐng)服裝、彩綢、彩帶,之后擦洗腰鼓,更換鼓棒、彩帶,準備化妝,最后是試裝。
飯后,我們開始忙而有序地化妝。那時的化妝特別簡單:每個人往臉上抹點凡士林,拿起紗布包著的粉團向臉上撲幾下,再用眉筆向眼眉上畫幾下,最后用紗布或棉花團擦擦臉,就算定妝了。每人用幾分鐘就完成。而后,我們扎上彩綢,背上腰鼓,扎上頭巾,裝備齊整,立地待命。
哨音一響,大家各奔各位,旗隊在前,腰鼓居中,秧歌隊在后。再等一聲令下,鑼鼓齊鳴,腰鼓開打,秧歌扭動,我們圍著營房的大操場,一圈一圈排練著,越打越有勁,越扭越歡快。團里各位領(lǐng)導左查右看,調(diào)整著大隊的節(jié)奏,指導鑼鼓的快慢……時至黃昏,領(lǐng)導驗收合格,告訴大家“現(xiàn)在可以休息了,準備迎接明天的到來”。
10月1日晨,起床號提前了,開飯的哨音也提前了。在排隊去食堂的路上,隊長笑嘻嘻地告訴我們:“告訴你們一個小經(jīng)驗,今天的任務(wù)不同于往日的演出,二便不便,飯后最好不要喝水?!蔽覀兌夹α耍捕紘烂C執(zhí)行,飯后無一人喝一口水。
飯后,小隊集合。我們化妝、換裝、扎彩綢、掛腰鼓、扎頭巾,半個小時就完成了準備工作。隊長把每個人前后左右地檢查了一遍,讓我們在院內(nèi)站定待命。
在口令、哨令的指揮下,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的彩裝隊出發(fā)了。我們昂首挺胸,步調(diào)一致地走出營房,在行進中高唱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向前!向前!
1949年12月全隊合影
過了逸仙橋,我們與前面參加慶典的炮政文工團的腰鼓隊連接上,匯成了一條長龍。這時候聽到一聲哨令,腰鼓隊開打、秧歌隊開扭,霎時歡快的鑼鼓聲響徹云端。街道兩邊的人群越聚越多,人們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神情……我們打著、扭著、前進著。行進到新街口時,隊伍的速度慢了下來,好似慶典進入了高潮,新街口的天空變成了旗幟的海洋,漫天的紅旗招展、彩旗飄揚,地面上成了人的海洋,排山倒海的人群高呼口號:新中國萬歲!共產(chǎn)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聲音此起彼伏。我們部隊的慶典文藝隊見首不見尾,如披著金燦燦鎧甲的巨龍涌動在南京市的大地上,雄壯的腰鼓隊、秧歌隊、花棍隊,在鑼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絢麗艷裝點綴著慶典的盛況。我們把腰鼓打得鼓聲震天,腰間的彩綢也隨著鼓聲節(jié)拍飄然飛舞,鼓棒的彩帶隨著鼓棒的揮動上下躍動。再看那秧歌隊,他們扭得更是歡快有律,彩綢隨著秧歌的跳躍扭動上下飛舞,飄飄然似與彩蝶共舞!這,就是膠東大秧歌的魅力!
慶典的歡樂如海似浪,一浪高過一浪,我們隨著大隊穿過新街口向玄武湖方向奔去。到達玄武湖時,已是午時,隊伍就地休息。此時我們后勤的同志肩挑手提送來了熱騰騰的飯菜。餐后,我們重新整裝上陣,以充沛的精力將腰鼓打回新街口。此時人流見少,大隊開始分散,各朝各的營地打去,我們打到黃昏,扭到日落,回到了營房。
開國大典的歡慶喜悅拂去了我們一日的辛勞,留下的是一生不能忘懷的記憶。
后記:腰鼓照是我們在玄武湖休息時拍下的,隨文附上1949年12月我和戰(zhàn)友們的全隊合影。當時我們的小戰(zhàn)友有的只有八九歲,有的十一二歲。七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都已是耄耋老人,健在的戰(zhàn)友如能看到此照片請和我聯(lián)系,戰(zhàn)友們,我想念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