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呂若琦
張大媽是因為失眠前往醫(yī)院就診的,但經過醫(yī)生的仔細詢問后,覺得病因沒那么簡單。張大媽身體一直不好,生活上完全靠老伴照顧,用她自己的話說,老伴就是她的拐杖。兩個人相濡以沫生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老伴會突發(fā)疾病去世。老伴的去世讓張大媽感覺從天堂墜入地獄,萬般悲痛的她無法接受這一切,看著老伴的衣服、鞋子,會叫著老伴的名字,發(fā)現沒人應她,便抑制不住地大哭起來。親戚朋友都勸張大媽放下,可她怎么也放不下,或者說她不愿意放下,不想從哀傷的氛圍中走出來,走出來她就覺得再也看不見老伴了。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一年多,張大媽開始出現失眠、頭痛等問題,吃了安眠藥也睡不好。了解情況后,醫(yī)生告訴張大媽,她的失眠是因為哀傷過度引發(fā)的,當務之急是走出來,尋找新的情感鏈接。經過幾次的心理治療,張大媽的情況得以改善,已經能夠接受老伴離世的現實,但若真正走出來,恢復健康,還得需要幾個月的治療。
醫(yī)學臨床發(fā)現,大多數喪親者在第一年都有憂郁癥狀,不少人會出現頭痛、心悸、顫抖以及各種胃腸疾病等癥狀。那些感情細膩、豐富的人更容易中招。另外,親人的突然離世,更容易將人擊倒,造成的后果更嚴重,哀傷持續(xù)的時候也更久。
哀傷是一個人的正常情緒反應,但如果時間超過兩個月,則需要由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做個評估。因為過度哀傷可能會導致抑郁、急性應激障礙、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等較嚴重的后果,需引起重視。
親人一旦去世,我們要學會處理哀傷情緒,避免走進死胡同。除了一些傳統(tǒng)的祭祀項目,還可以與逝者進行告別。告別是一種儀式,也是治愈哀傷情緒的一個重要步驟。告別方式有很多種:整理逝者的遺物,一些用處不大的遺物可以清理掉,避免睹物思人,同時重新梳理自己的感情鏈接。也可以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寫成一封信燒掉,與已故親人做一次告別。還可以試試“蝴蝶拍”,這是一名墨西哥心理專家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得出的一種尋求和促進心理穩(wěn)定化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雙臂在胸前交叉,雙手輕拍自己的雙肩,注意速度一定要慢,好像母親在安撫受驚孩子時的力度和節(jié)奏,這種做法可以使心理和軀體恢復和進入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當然,家人、好友的陪伴此時也必不可少。如果上述方法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則需要找專業(yè)的心理專家進行評估,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可千萬別自我消化。
需要強調的是,一旦出現了哀傷情緒,不要急于擺脫,馬上阻斷這種情緒,而是要順其自然,慢慢讓自己找到新的情感寄托,自然而然地化解哀傷。有時候如果強迫自己去忘記,會適得其反,越想擺脫就越擺脫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