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國
弘寶汝瓷文化園坐落于汝州市大峪鎮(zhèn)大鴻寨主峰之下的半山腰,周圍翠峰環(huán)抱,遠望群山連綿。這里是汝州、登封、禹州的交界處,所謂“一峰兀立,雞鳴三縣”是也。
此處明明是適合禪修的幽靜之所,為什么會有一處跟汝瓷有關的文化園?大約是因為附近的山嶺間自古就有“東溝到黃窯,七十二盤汝瓷窯”的傳說吧。而且,此山之北的登封,有磁州窯風格的登封花瓷;此山之東的禹州,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瓷。如此看來,這里簡直就是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呀。
這座弘寶汝瓷文化園的創(chuàng)始人,就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汝州市陶瓷協(xié)會名譽會長、《汝瓷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人范隨州先生。
上學的時候,范隨州就是個有毅力、有主見的孩子。他認準的理兒你不好說服他,他想做的事情你也不好改變他。除了酷愛讀書,他還堅持練習太極,并且一直堅持。即便現(xiàn)在已過知天命之年,他上了火車也一般不坐,而是把站著當作“站樁”練習的功課。
高二那年,他的一篇散文在《河南日報》副刊上發(fā)表了。要知道,他所在的只是一所普通的鄉(xiāng)村聯(lián)中,這件事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因此,小小年紀的范隨州在眾人眼中就是一個非同凡響的“文化人”了。所以,在17歲那年,他就成了縣民政局的一名臨時工。雖然只是個臨時工,但范隨州卻干得有聲有色。他一邊工作,一邊練武,一邊讀書,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大學文憑——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的自考大專畢業(yè)證書?,F(xiàn)在,范隨州有了中央黨校、清華大學、清華美院等許許多多的畢業(yè)證、結業(yè)證,但他一直堅持著初心:不為拿文憑,只為長知識。
在工作期間,范隨州接觸到了很多下屬汝瓷企業(yè)的老師傅,對神秘的汝瓷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認識。范隨州一有時間就向老藝人討教,同時又不斷查找資料、翻閱文獻,對汝瓷的熱愛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所以,當30來歲被派到2000多人的汝州市工藝美術汝瓷廠任廠長時,他也是別人眼中的“異類”廠長:他不懂抓權,不會抓錢,只喜歡跟資料室的技術人員在一起、跟車間里的工人師傅在一起,自己的辦公桌上卻落滿了銅錢厚的灰塵。
不久,國企改革浪潮席卷全國,汝州市數(shù)十家國有企業(yè)紛紛改制,他和妻子王振芳雙雙下崗。于是,他們從零起步,創(chuàng)立了弘寶汝瓷工作室。他們經(jīng)歷過一身水一身泥的疲憊,經(jīng)歷過被窯火燒掉眉毛的狼狽,經(jīng)歷過把親朋好友的十萬元借款賠光卻沒有一件成品的窘迫。但是,憑著對汝瓷的熱愛與癡迷,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與堅持,憑著處處留心的厚積薄發(fā),他們終于進入了事業(yè)的快車道。
2013年8月16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弘寶汝瓷技術總監(jiān)范隨州的《水仙盆》、藝術總監(jiān)王振芳的《三足洗》雙雙入選人民美術出版社《全國義務教育八年級美術教科書》。
早在2009年,汝瓷界知道中學美術教材要改版的消息,范隨州夫婦與許多汝瓷藝人一樣暗下決心,要讓汝瓷走進美術課本。他們重新壘砌柴窯,尋找最地道的原礦材料,細心查找古籍,選擇最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器型……水仙盆和三足洗都呈橢圓形,極易變形,要達到釉質瑩潤、造型精巧大氣,制作難度非常大。經(jīng)過兩年多、上千次嘔心瀝血的反復燒制,又歷經(jīng)3年的層層把關申報,最終,作品在由數(shù)十位頂級專家的評審中脫穎而出,走進了中國最權威的教科書。
其實,在這前后,范隨州、范振芳和他們的弘寶汝瓷還有許許多多的“高光時刻”,已然成為業(yè)界的翹楚——
作品《全球?!繁恢付樯虾J啦准墖Y;
作品《中華和瓶》被譽為“中原文化的符號”,數(shù)十次被定為省禮、國禮,并先后被汝瓷博物館、河南省藝術館、河南省博物院等諸多機構永久收藏;
作品《宇宙精靈》《藏玉罐》《律動》等連年榮獲中國陶瓷設計“大地獎”、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最高獎“百花杯”的金獎;
作品被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韓國前總統(tǒng)金泳三、前總理李壽成,泰國上議院主席提拉德等數(shù)百位政商界名人收藏;
……
2017年,河南科技出版社組織全國10個省、區(qū)、直轄市的200多名專家和一線教師編寫“青少年綜合實踐特色讀本”,其中有一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汝瓷技藝》。
為了編寫好這本教材,范隨州與教材主編寧小平校長和其他老師深入討論,幫助他們厘清汝瓷發(fā)展的脈絡、講解汝瓷器物的工藝特點、修訂文字表述中的偏差,并且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古瓷片、古窯器,以及弘寶汝瓷近年來制作的大量汝瓷精品作為樣品制作插圖,甚至親自上陣,現(xiàn)場表演汝瓷的制作工藝。
范隨州知道,教材是影響深遠的基礎性工程。今天你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一顆汝瓷的種子,未來的汝瓷大師也許就從這些小娃娃中產(chǎn)生。能夠讓汝瓷文化后繼有人,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作為汝瓷文化的傳承人,范隨州除了像其他同行一樣從“技術”層面探求汝瓷的拉坯、制釉等技藝,還到全國各地的古窯址“走窯口”,考察地理環(huán)境,搜集古代瓷片,互相對比參照,尋找發(fā)展脈絡。他潛心閱讀各種歷史典籍,從《中國陶瓷史》到《中國工藝美術史》,從《中國藝術史》到《中國通史》,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感悟古人的內心世界。
他認為,汝瓷中包含著哲學、美學、歷史學、心理學等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土、水、火三者的簡單結合,要想創(chuàng)作出汝瓷精品,僅僅做個好工匠是不夠的,還要成為一位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的學者。
2015年2月,他的《認識汝窯》一書由香港文匯出版社出版。該書對汝窯的歷史淵源、燒制技藝、汝窯與歷史上其他名窯的關系、汝窯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這既是他十多年從事汝瓷研究的心得體會,也是他宣揚汝瓷、傳播汝瓷文化的有益嘗試。
2018年12月,《汝窯隨想》由海燕出版社隆重推出。他在書中探討、思考的是,怎樣回到宋朝,追尋宋代瓷匠的理念、氣韻、哲思;怎樣回歸現(xiàn)代,讓汝瓷藝術進入現(xiàn)代人的精神空間;怎樣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平衡點,創(chuàng)造出既有古代韻味、又有現(xiàn)代氣質,從而能永傳后世的經(jīng)典作品,肩負起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的歷史責任。
弘寶汝瓷文化園研學中心大樓依山而建,其頂層是江南民居式的中國古典風格,粉墻黛瓦,古樸端莊。雨過天晴時,周圍群峰蒼翠,云霧繚繞,禪意十足,如夢似幻。
這里有全國藝術陶瓷領域唯一的院士工作站,這里是“汝瓷文化傳承基地”,是汝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是河南省“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研學中心一樓數(shù)百平方米的大廳中,在高高的閣架上,在長長的條案上,到處陳列著琳瑯滿目的汝瓷作品。有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器型,有最新設計的樣式;有天青釉,有天藍釉,有豆綠釉,也有獲得發(fā)明專利的玉質汝瓷;有高達數(shù)尺、氣勢不凡的,有盈手可握、小巧玲瓏的……
研學中心二樓有一條從制釉到窯燒的完整生產(chǎn)線,數(shù)百米之外“院士科研樓”里誕生的新工藝、新配方,會最先在這里投入實驗。作為游客,你可以在這里一步步地觀摩汝瓷制作的全過程,看水與泥的親昵、泥與火的熱戀,看一雙手怎樣無聲地為一抔泥土賦予生命,讓其幻化成精靈一般光彩奪目的瓷器精品。
對于前來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來說,三樓的培訓中心是令人著迷的地方。在這里,他們親手體驗手工拉坯、手工捏塑、手工刻花等不同的工序,讓泥土的清涼滋潤他們心靈的慧根。
2017年以來,北京海淀區(qū)先后兩次組織100余名學生到這里開展非遺研學活動;2018年9月,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芝麻開門》欄目專程到這里錄制兩期研學專題節(jié)目;……數(shù)年來,這里已接待研學旅行學員300余批,計2萬余人次。
在繁忙的間隙,范隨州會攀上文化園背后的峰頂,靜坐沉思?;赝较拢瑵M眼蒼翠,他的眼前是一條曲曲折折,如細線般通向山外的來路——
2000年,弘寶汝瓷工作室正式成立,只有他和妻子兩位員工。
2003年,他牽頭成立了汝州市汝瓷協(xié)會,籌建開通了汝瓷網(wǎng)。
2004年,他領銜申報了“汝瓷中國地理標志產(chǎn)品”。
2009年,他與朱文立等人一道起草的《汝瓷國家標準》由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fā)布。
2010年,他的《全球?!繁恢付樯虾J啦准墖Y。
2013年,他的《水仙盆》被收入全日制中學美術教科書。
2015年,他和妻子雙雙榮獲“中國陶瓷工藝大師”稱號。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站落戶弘寶汝瓷文化園。
……
多年前,他與妻子公開了耗費數(shù)十年心血獲得的釉料配方,想為汝瓷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接班人。現(xiàn)在,他對公司的經(jīng)營完全放手,他鉆研文化,鉆研理論,搞規(guī)劃,搞設計,搞汝瓷文化的宣傳推廣。
今天,他的夢想就是早日建成那個占地三萬多平方米的大地弘寶陶瓷科技館。在這座位于“中國汝瓷小鎮(zhèn)”的陶瓷科技館里,有著全國甚至全世界第一家古陶瓷基因庫,這對促進世界陶瓷行業(yè)交流、弘揚中國陶瓷文化將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