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73000)閆靜宇
本研究在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為患者提供了集束化護理干預,獲得了顯著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于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的患者中選取78例,均在自愿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藥物治療未獲得理想治療效果;②首次行髓核摘除術;③自愿參與;④精神正常;⑤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②腰椎狹窄或畸形;③腰椎間感染;④中途退出。以護理方式為依據(jù)分為兩組,各39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30歲,平均年齡(45.68±6.58)歲,男20例,女1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46.95±6.08)歲,男22例,女17例。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可比性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患者入院后,指導其接受各項檢查,為其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對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仔細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其病情惡化,便要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做出相應處理。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行集束化護理:①手術開展前,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促使其對疾病相關特點進行正確、充分認識;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將其疑慮消除;選擇合理的方式向其講解相關手術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以便于術后更容易適應,將疼痛耐受力提高,控制每次訓練時間在1~2h之內。②手術過程中,患者盡可能采取俯臥位,將身體與頭部偏向某一側,分別將一枕頭墊在小腿與大腿下,向后抬高雙手,彎曲膝關節(jié)20度左右,防止神經與血管受到長時間壓迫。③術后對患者血壓、脈搏與呼吸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仔細觀察患者尿液顏色與量的變化情況,若尿液顏色為淡藍色,則要囑咐患者多飲水;定期檢查患者傷口情況,如果有滲液或者滲血情況出現(xiàn),便要及時擦拭;如果術后傷口出現(xiàn)炎癥,則應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防止傷口處聚集腦脊液或者血液。④回到病房之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下肢活動情況與感知情況進行仔細詢問;為了避免神經根粘連,術后2h可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運動;術后4h,患者通??梢栽谂宕餮鼑那闆r下下床活動,佩戴時間控制在15~20d左右;術后2d行腰背肌訓練,訓練過程中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以患者耐受力為度。⑤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繼續(xù)進行背部肌肉與腰部肌肉功能訓練,避免重體力活動,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兩組疼痛持續(xù)時間、VAS[1](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滿意度與得分成正比,VAS評分為0~10分,10分表示疼痛感劇烈,0分表示無痛。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P<0.05時說明差異明顯。
附表 兩組相關護理指標對比
附表 兩組相關護理指標對比
組別 疼痛持續(xù)時間(h) VAS評分(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對照組(n=39) 22.52±3.56 4.52±0.59 72.56±2.58觀察組(n=39) 12.52±2.08 2.08±0.25 92.58±6.28 t 15.1463 23.7800 19.8526 P 0.0000 0.0000 0.0000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VAS評分更低,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腰椎間盤突出病程較長,且難以治愈,家族遺傳與髓核退行性病變是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肢體麻木、腰腿疼痛等[2]。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通過CT造影術對纖維環(huán)破壞處進行準確定位,將突出物徹底切除,有效降低突出物給脊髓以及神經根帶來的損害與壓力,患者疼痛感也能得到有效緩解。但為了獲得理想的手術效果,加強護理干預也十分必要。本研究中,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VAS評分更低,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可知集束化護理應用于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的效果顯著,能減輕患者疼痛,將其滿意度提高。究其原因,集束化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為依據(jù),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促使各項護理措施更具針對性,進而促使護理效果提高。
綜上所述,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中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顯著,推廣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