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IUC重癥患者60例入組,電腦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兩組均給予ICU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護理服務過程中加強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結果:在認知職能、社會職能、生理職能、心理健康、SAS評分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ICU重癥患者給予心理干預,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ICU重癥護理;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2
重癥監(jiān)護室(ICU)是醫(yī)院重要科室,患者具有病情危急、護理難度大的特點。ICU重癥患者由于疾病與醫(yī)院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多數患者存在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與護理效果[1]。給予ICU重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本組研究特選取60例ICU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ICU重癥患者60例,資料完整,病情穩(wěn)定,無精神及意識障礙,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入選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電腦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28~71歲,平均年齡(38.29±4.68)歲,;觀察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39.27±3.95)歲;兩組患者資料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ICU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加強原發(fā)病護理,做好導管與皮膚護理,及時發(fā)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向主治醫(yī)師匯報患者情況。
觀察組在ICU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具體方法:①加強護患溝通:患者進入ICU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各項情況,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對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掌握,向患者接受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減少患者對疾病與治療的恐懼,了解患者各項需求,對患者的合理需求給予滿足。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得以緩解。②心理安慰與支持;及時發(fā)現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針對性給予心理疏導,減少不良心理情緒造成的負性刺激,使患者的安全感有效提高。加強每日巡視與陪護,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引導患者保持心情愉悅,促進患者早日恢復[2]。③音樂療法:指導患者通過舒緩的輕音樂與體位引導,同時應用言語引導,使患者處于舒適狀態(tài),緩解焦慮情緒,可通過播放輕音樂,使交感神經興奮減少,刺激副交感神經活動,使患者的焦慮程度有效緩解,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與愉悅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認知職能、社會職能、生理職能、心理健康程度四項,單項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佳。采用焦慮(SAS)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低提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越輕[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值檢驗,描述用();計數資料:用χ2值檢驗,描述用(%);P值<0.05時,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在認知職能、社會職能、心理健康、生理職能四項評分方面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ICU重癥患者由于病情嚴重,處于隔離與封閉狀態(tài),易出現焦慮等嚴重心理問題,對治療及康復存在嚴重不良影響。因此,給予患者實施全面、有效的心理護理,可引導患者維持平和、樂觀心態(tài),積極配合各項醫(yī)護工作完成。我院給予ICU重癥患者在ICU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通過護患溝通,及時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出現,分析不良心理的產生原因,針對性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安慰與支持,通過心理疏導、音樂療法、認知干預等方法,幫助患者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的情況與需求,滿足患者生理與心理的合理需求,開展專業(yè)的護理服務,可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大幅提升,積極配合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與支持,也可使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造成的刺激有效減輕。音樂療法可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身心體驗,使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得以改善,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行ICU常規(guī)護理相比,觀察組在ICU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認知職能、社會職能、心理健康、生理職能等四項生活質量評分大幅提升,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降低,兩組間數據比較可見明顯差異(P<0.05)。結果提示,ICU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使ICU重癥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有效消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的實施可改善ICU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具有臨床進一步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山廣慧,金娜,董青,etal.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05):176-179
謝靚靜,嚴文飛.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4(26):115-116.
于璐.改善ICU重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干預措施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8,36(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