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華
【摘 要】 小學階段的學生人生觀還沒有完全成熟,其價值觀還有待引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劇,不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情景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 情景劇? 道德與法治? 和諧課堂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設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社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jù)小學生愛動愛玩,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暫的特點,應用情景劇的創(chuàng)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課堂專注力。在生活中處處都需要應用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景劇時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助于學生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學會理解他人,還有助于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準備情景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枯燥的教材知識一般是不感興趣的,教師用一言堂的形式來跟學生不斷的講道理,學生可能再也不想上道德與法治課了,而如果讓他們表演,每個孩子都會很開心。采用情景劇表演的方式,將知識、道理融入故事情景之中,再讓學生自己演繹出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促進和諧課堂的構筑。
在教學“同學之間友誼”一課時,在上課前一天就讓學生每人精心準備一張“友情卡”,上面寫上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同學之間的誤會、互幫互助、矛盾等,并在下面寫上自己當時的感受。然后學生自由組合,準備一段同學之間的故事自行排練,并在上課時向全班同學展示。教師布置了這一項任務后,學生們都非常興奮。課上,學生的表演非常精彩,沒有表演的同學也看得非常認真。表演結束后,同學們還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寬容、學會理解。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己準備故事并自由組合表演情景劇。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先收集故事資料,然后用自己的理解表演出來,是一種知識的融合過程,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和表演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景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情景劇題材的選擇來源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只有貼近生活實際的表演才能與學生產生共鳴,讓演出的學生感同身受,讓觀摩的學生身臨其境,讓所有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劇,還能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將道德和法治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學會如何妥善處理人際關系,保持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做一個優(yōu)秀的“社會人”。
在教學“用心交友”一課時,教師精心設計了“好朋友泄露了我的秘密”情景劇演出:
旁白:可可、琪琪和諾諾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一天,她們在操場上聊天……
諾諾:可可,你們有沒有秘密?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但是你們不能和別的任何人說哦。
可可和琪琪:我們肯定不告訴別人。
諾諾:我這幾天經常夢見自己變成一個漂亮的公主!你們說我會不會本來真的是公主呀?
下午放學的時候,可可和同學樂樂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
旁白:第二天早上,在校門口,樂樂遠遠地看見了諾諾……
樂樂大聲打招呼:諾諾公主,等等我。
旁白:諾諾驚訝地回頭,看到是樂樂喊她。心想,不對啊,這件事情我只有昨天和可可跟琪琪說過,她們答應過我不說給別人知道的。樂樂怎么會知道呢?一定是她們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心情非常失落,她們可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啊,好傷心!諾諾該怎么辦?
師:在給諾諾出主意前,老師想問問你們對可可和琪琪是怎么評價的?
……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都有選擇繼續(xù)接受還是不再接受這兩個犯了錯誤的朋友的權利,嘲笑自己的好朋友這種做法對于能接受的人來說可以當做是一種玩笑,而對于不能接受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傷害。而可可泄露朋友秘密的做法,對任何一個朋友來說都是一種傷害。面對朋友帶來的傷害,你又該怎么去做呢?
……
師: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待友誼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無論是選擇原諒還是選擇絕交,老師相信每位同學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桿“稱”來做好選擇,但是不管你如何選擇,都需要運用你們的智慧還有勇氣。
上述教學中,這樣的生活情景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的,也有很多學生為此感到很煩惱。教師將智慧融入孩子們的現(xiàn)實情景劇中,將辦法交給孩子們自己選擇,給了孩子們思考空間,讓孩子們不再迷茫。
三、開展情景劇,培養(yǎng)和諧師生關系
如何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廣大教師關心的問題,有時候教師處理事情會讓小部分學生不理解,產生誤會。通過情景劇的教學,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我的煩惱”時,課前教師給每位學生準備了一張一樣的紙條,然后讓學生在紙條上寫上讓自己最煩惱的一件事情,經過篩選,教師選定了幾件讓學生最煩惱的事情,編排成情景劇,讓幾位學生表演出來。比如,有位學生對于老師每次排座位都將他排在最后一排感到很煩惱,老師就讓這位同學來當老師,讓他給我們全班同學排一排位置,要做到公平公正,最后他發(fā)現(xiàn),原來老師排座位這么不容易,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同學。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煩惱、困惑設計情景劇,讓學生身臨其境的當一回老師,理解教師的難處,培養(yǎng)和諧師生關系,為教師更好的教學和服務學生做鋪墊。
總之,學生是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體,通過情景劇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置學生于情景劇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能夠感同身受,對情景劇中所涉及到的情況進行分析,自己形成對問題的看法和對道理、知識的理解。最重要的還是構建和諧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