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斌
獨龍江,蕓蕓眾生轉過許多山,繞過許多水,置身獨龍江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世間最后一片凈土。獨龍族,天神看慣了人性丑陋,鬼魅邪惡后選定并保留的人種,是太古之民,是蝴蝶部落?!丢汖?zhí)炻贰?,第一次也是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呈現(xiàn)獨龍江獨龍族生活風貌,歷史發(fā)展,思想意識的文藝作品。書寫了獨龍族在1993年至2014年近21年間,獨龍江鄉(xiāng)獨龍族群眾在地方高德榮等一批批民族干部的帶領下,實現(xiàn)生活巨變的歷史事實,具有超寫實性。也堪稱新時代獨龍族的英雄史詩。
中華大地上有著56個主體民族,除去這些主體民族外,還有部分界定不太準確的族群。而眾多民族中,有一個“特殊”的少數(shù)民族——獨龍族。說其“特殊”在于:是8個人口較少民族中的人口特少民族;是從原始父系氏族公社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呈現(xiàn)不同于少數(shù)民族大雜居而集中聚居于獨龍江流域的分布特點。因其特殊性,獨龍江地區(qū)獨龍族也就在教育、衛(wèi)生、交通、民生等方面嚴重落后于山外世界,落后于其他的兄弟民族。也就形成了歷史性的貧困面貌,使人聞之神秘,談之色變。
獨龍江是1952年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亮相的,在1952年初召開的中央民委擴大會議期間,孔志清反映民族心聲,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獨龍族歷史上首次有了按照自己民族意愿的族稱——獨龍族。那時的獨龍江極其封閉和原始,處在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到1964年解放軍幫助獨龍江鄉(xiāng)修通了一條一米多寬的人馬驛道,這是獨龍江第一條真正意義的“官道”,也就在1964年直到1999年整整35年間,這條唯一與外界連接的路成了獨龍江的生命線,是獨龍江的希望。然而獨龍江發(fā)展仍然嚴重滯后,生產生活仍舊受很大制約。仍舊面臨長達半年的大雪封山,獨龍人民迫切需要解決出行,衛(wèi)生,教育等制約民族發(fā)展道路上的絆腳石。而沒有路是獨龍江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由云南省話劇院編導演出的《獨龍?zhí)炻贰烽L達120分鐘,由鄧平主演高德榮同志,張建國飾演南木長老,鄭新飾演高德榮司機四郎多吉,董明飾演書記李力舟。整個話劇共分六場,分別為第一場:驛道悲歌。講述獨龍族孔敢當家庭出生的小孩僅七天就在驛道夭亡,族中也遇到大火,預示將會在在封山歲月里挨餓,而一切都是因為出行不便,交通制約。第二場:獨龍要修路。演繹的是時任副縣長的高德榮同志多方努力,在時任書記李力舟等干部的支持下,獨龍江要修路了。第三場:冰冷的火塘。以獨龍族孔敢當家庭為縮影,講述著新時代新思想新文化和獨龍族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的碰撞,高德榮說服孔敢當,新時代里,獨龍族開始涌現(xiàn)出一部分進步的追夢青年。第四場:風雪夜歸人。布景在原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黑普埡口隧道,高德榮縣長和四郎多吉帶著前到獨龍江報到的醫(yī)生和老師進獨龍江,遭遇雪崩,在避險中,說服打退堂鼓的工作者,并誠懇地希望老師們和醫(yī)生們能留在獨龍江,哪怕就一個學期,中間還發(fā)生了兩個獨龍族孩子在雪山上凍死的悲劇,這也使新老師改變了主意,也更加讓高德榮縣長堅定了內心要改變半年封山的決心。第五場:我的禮物你想不到。鏡頭回到2010年3月5日,當天是高德榮的生日,老領導、老朋友李力舟到高德榮家,和病榻在臥的高德榮調侃一番后,給高德榮帶來兩個生日禮物:一套組織分的住房和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立項批復。高德榮拒絕前者,而留下批復的復印件作為生日禮物。第六場:薪火永續(xù)。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即將通車,獨龍族群眾都忙著搬進新家,卻將寶貴的民族生產生活用具丟棄,在上海女婿的建議下,萌生建立一個獨龍族博物館的想法,讓族人能不忘本,能記得住鄉(xiāng)愁。
《獨龍?zhí)炻贰肥切聲r代里,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獨龍族群眾的探索下,獨龍江的面貌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飛躍,實現(xiàn)了“山清水秀自然美,太古秘境生態(tài)興”、“獨龍一夢跨千年,凝心聚力矢志堅”。同時《獨龍?zhí)炻贰芬彩仟汖堊迦罕娤胍獙h和政府、對民族發(fā)展有幫助的其他兄弟民族的感恩。
我們在文藝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總會提及“文貴真”,只有真實情感才能打動人心,只有真實事件才能牽動人心,只有真實人物才能讓人銘記。話劇的第一場:驛道悲歌。沒有過多的旁白,沒有冗長的背景介紹。直接跳入人們眼簾的就是獨龍族百姓孔敢當帶著一群獨龍族同胞在人馬驛道上遭遇塌方,無法前行。敢當妻子抱著奄奄一息的孩子,那孩子才剛出生7天,高燒不退,而老天卻偏偏災禍橫生。讓這個剛出生的孩子無法存活下來。
對于人口較少的獨龍族而言,人的逝去就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所以無論是神的旨意還是父母和族人意識,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迅速健康成長,參與生產勞動。這是眾多少數(shù)民族所共有的生存意識。在劇中,有南木長老全程陪護著敢當家小孩一直到驛道塌方處,因為在原始的獨龍族歷史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南木薩”是原始的簡單草本藥物的掌握者。但他也深知,這小孩的生命靠獨龍族原始醫(yī)藥是無法救活的,也無法靠祭拜“格蒙”來拯救病重的孩子。所以南木長老陪著敢當一家,跋涉于人馬驛道,這也真實的展示出了獨龍族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南木薩”的地位之高,在那樣生產力發(fā)展低下的年代里,缺醫(yī)少藥,“南木薩”的陪伴就是給獨龍族同胞打了一劑鎮(zhèn)靜劑?,F(xiàn)實的獨龍江獨龍族在上世紀末也就是真實的存在著巫醫(yī)并重的歷史現(xiàn)狀。同時這也是原始社會的遺存痕跡。
云南省話劇院的演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有目共睹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場景布置都抱著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并獲得極大的成功。如:高德榮的裝扮,個不高,下鄉(xiāng)時都會綁著綁腿,腰間跨一把砍刀,說話鏗鏘有力,比較接地氣,這些要素缺一就會使高德榮這個人物形象失真。鄧平老師飾演的高德榮抓住了這些要素,并講究了語言藝術,講究了動作表情,將高德榮同志的形象成功的呈現(xiàn)給觀眾?!蔼汖埥ⅹ汖埥?,巖羊無路走,猴子也發(fā)愁?!薄笆裁磿r候?才能獨龍江上架彩虹,高黎貢山跑鐵馬?”“天塹變通途,獨龍人要修路,獨龍江得有路?!钡莱隽烁叩聵s內心的酸楚和矛盾,也堅定了高德榮要讓獨龍江通公路的決心。
那個孔敢當家的孩子,只有7天的生命,就宣布離開人世,而在孩子將要離開人世時,南木長老給孩子舉行了具有獨龍族特色的命名禮,取了名字“阿鷹”。“ 獨龍族的山鷹,扇動起翅膀,人馬驛道算什么,塌方雪崩算什么,什么樣的高山險阻也擋不住他的去路?!边@一個方面再現(xiàn)了獨龍族的民俗傳統(tǒng),孩子在出生后七天必須取名。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出南木長老在這時候具有的超強的鎮(zhèn)靜和對獨龍族新生命的美好的祝愿和迫切希望它能存活下來的渴望。帶領著孔敢當?shù)缺娙烁吆啊霸柑焐窀衩桑S影Ⅹ?,無病無災,平安吉祥”。而此刻的阿鷹已經病入膏肓,如果按照我們漢民族的倫理觀念,這算是一種封建迷信。獨龍族是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所以保留了許多不合乎文化規(guī)范和倫理道德的元素也恰恰是超寫實的體現(xiàn)。
這種寫實是直抵內心深處的,他真實的呈現(xiàn)出獨龍族的苦難。悲劇總是讓人記憶更為深刻,同時悲劇也能讓人催生出積極奮發(fā)的向上力量。在眾多的苦難中,《獨龍?zhí)炻贰愤x取的則是典型而又深抓內心的“嬰兒夭亡”,任何的層面,“嬰兒夭亡”是苦難的低谷,能夠觸動人們內心的深處的痛點。這在獨龍族的民族發(fā)展歷程里,也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和寫實性。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年代里,人丁就是財富,嬰兒就是希望。
中國共產黨70年來,帶領著中華民族數(shù)以億計的百姓一步步走出苦難,走出溫飽,走進富裕,走進小康。任何時候,苦難總是存在的,貧困也總是存在的。截至2014年底,中國仍有7000多萬的農村貧困人口,解決貧困問題也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首要任務。擺脫長期以來的貧困問題,是民生之舉,是深入人心的福祉?!笆濉逼陂g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wěn)定實現(xiàn)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xiàn)貧困地區(qū)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guī)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xiàn)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qū)、一個貧困群眾。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并于2015年11月29日,下發(f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這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為民的體現(xiàn),這是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呼聲和承諾。2015年直到目前,由省、州、縣各級行政機關組成的工作隊深入脫貧一線,深入群眾。通過產業(yè)扶持、扶貧救助、技術指導等多方式、多渠道幫助農村實現(xiàn)脫貧。這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情懷在農業(yè)農村發(fā)出的光和熱。獨龍江鄉(xiāng)也在2018年實現(xiàn)了獨龍族整族脫貧、整鄉(xiāng)發(fā)展。
在《獨龍?zhí)炻贰分?,我們看到了以李力舟、高德榮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基層干部為了獨龍族的發(fā)展付出的辛勞。李力舟書記為了貢山百姓的福祉,為了貢山百姓能致富,熬白了頭發(fā),一刻也沒有停歇。高德榮縣長則為了獨龍族能有路,能不被大雪困住,能夠實現(xiàn)整族發(fā)展,積勞成疾,堆出了一身的病,最后還申請將辦公室搬到獨龍江,一心撲在了整鄉(xiāng)推進、整族幫扶上。在該劇中,也時時刻刻印證出一個共產黨人的擔當,新時代在大山中跋涉的是共產黨員走訪入戶的身影。劇中的藏族司機四郎多吉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藏族漢子,愛開玩笑,活潑開朗,沒有民族偏見。從劇中我們看不出四郎多吉是否是共產黨員,但在高縣長的影響下,他作為司機,是極有擔當?shù)?,非常顧大局的。無論是在《獨龍人要修路》還是《風雪夜歸人》,以及《薪火永續(xù)》,他的一馬當先,喇叭在手,宣傳政策都不難反映出他的擔當和奉獻。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的習總書記也曾說過“要記得住鄉(xiāng)愁”,獨龍江在2014年隧道通車前住進了新房。新房的風格都是遵照獨龍族傳統(tǒng)民居再升華設計,同時在改建獨立廚房,保留獨龍族的火塘文化,這是一批批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在駐村工作中為百姓做的實事,也是讓百姓記得住鄉(xiāng)愁做的嘗試,實踐證明這樣的脫貧攻堅是對的,有價值的,有深遠意義的。幫扶獨龍江脫貧致富,使其整鄉(xiāng)推進,整族脫貧的成功案例也在《獨龍?zhí)炻贰分型昝莱尸F(xiàn)。這是堅定不移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情懷和實踐的彰顯。
一部作品要深刻,就必須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而這種深遠的影響力在于社會上引起的強烈反響,還有就是對于我們觀眾群體產生的積極意義?!丢汖?zhí)炻贰肪褪前l(fā)揮了民族團結教育和社會引導的效能,將藝術創(chuàng)作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的有機結合。教育的內涵是豐富的,涵蓋廣泛,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狹義的教育則專指學校教育。在《獨龍?zhí)炻贰愤@部話劇作品中,無論從廣義還是狹義來論,它都具有積極的教育影響,無論是民族團結還是催人向上的勵志作用,或者是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引導上都是充滿正能量的,有促進作用的。
廣義的教育作用在《獨龍?zhí)炻贰分械捏w現(xiàn)是顯而易見的。首場上映后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并被中國青年網、都市快報、網易新聞等數(shù)十家媒體報道。這對社會群體身心發(fā)展是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在現(xiàn)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氛圍里,《獨龍?zhí)炻贰肪褪切聲r代的一股清流,劇中人物高德榮拒絕組織給予的應該屬于自己,歸自己所有的優(yōu)厚的物質條件,自覺投身到獨龍族人的脫貧致富中,這是一種擔當,這是正確的價值觀的樹立和引導。對于廣大的社會群體來說,在文藝作品中,除了想看到催人淚下的淚點外,更多的還是想看到滿滿正能量的傳遞。本劇中,除高德榮的楷模作用外,還有書記李力舟、付教授、上海青年盧灣、前往獨龍江教學和救死扶傷的教師和醫(yī)生等,整每一個個體生命都精神抖擻,正能量爆棚。這就是《獨龍?zhí)炻贰吩诮逃饔蒙?,在社會群體起的積極作用,具備了廣泛的教育意義。在社會性中對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具備的促進意義也是炫彩奪目的。在中央整頓“四風”問題,要求廣大干部隊伍廉潔自律,做有擔當,有責任,敢作為的新時代干部,《獨龍?zhí)炻贰匪茉斓母叩聵s形象也具有積極的干部教育的標兵模范的意義。
對于專門的學校教育,《獨龍?zhí)炻贰芬彩枪Σ豢蓻],或者說可以當成教科書式進行傳播。無論該部話劇在民族團結上的積極推進,或者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推進,還是在祖國這一母題的前瞻性,深遠性和教育性,《獨龍?zhí)炻贰范加兄e極的傳播和引領作用。高德榮是獨龍族人,不離不棄不抱怨的一直給他開車的是藏族漢子四郎多吉。在整鄉(xiāng)推進過程中,隨大潮涌入的是漢族、白族、彝族為主的建設者,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的開挖建設過程中,則是我們的邊防武警官兵付出辛勞。在《獨龍?zhí)炻贰分校€有一個情節(jié)是要引起重視并可以成為教育過程中的導入點,上海人盧灣看上了南木長老家的女兒阿黛,起初南木長老反對這門親事的,因為從來沒有獨龍族和外族的通婚,更何況還要嫁到遙遠的上海,生怕自己的寶貝女兒被欺騙。話劇最后一場時,南木長老也答應了這門親事。這就是民族接納,民族融合,民族團結?!丢汖?zhí)炻贰吩趯W校民族團結專題教育,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教育上都可以作為教科書式進行傳播。而其中提到1964年開始,先后有無數(shù)的解放軍戰(zhàn)士投身獨龍江建設,有很多人為獨龍江建設獻出寶貴生命,《風雪夜歸人》中楊光醫(yī)生的父親楊國新連長,還有孔玉錄、張卜、齊當此、張枝繁、邱旦史、于建輝、劉金國。這八名革命烈士就是為獨龍江的建設付出了生命,者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性和時代性以及愛國教育意義。在獨龍江鄉(xiāng)老政府所在地巴坡的半山腰為他們建造了獨龍江革命烈士陵園,是民族地區(qū)愛國教育的稀缺資源,也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能激勵一代又一代的獨龍族青少年奮勇當先,中流擊水。
我們總會說新時代,新征程,是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中國,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也應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擁有新的文藝思想和文藝方向,創(chuàng)作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文藝作品,這是基本的,也是必要的,更是一種責任?!皬母旧险f,新時代中國文藝就是要認識人、理解人、塑造人,從而將廣大的人民從精神上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形成與新時代的偉大歷史進程同頻共振的情感和價值的共同體。真正偉大的作家藝術家,他的力量正在于心靈的寬闊,他有能力愛自己,更有能力、有胸懷去愛他人,能夠在情感上深刻地貼近和進入那些看似與他無關的廣大人群。”這是《求是》雜志上中國文聯(lián)主席、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關于新時代文藝方向的闡述,具有典型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也說“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边@是新時代中國文藝的重大使命。
《獨龍?zhí)炻贰肪褪沁@樣一部豎起精神旗幟,矗立精神支柱的文藝作品。認識人、理解人、塑造人?!丢汖?zhí)炻贰肪褪顷P注了最底層的人民群眾,塑造了孔敢當、常阿苦、南木長老等一批獨龍族群眾為追求幸福生活跟隨著黨委政府并多方嘗試為自己民族的建設付出的艱辛勞動和探索。并從精神層面為這些底層百姓注入靈魂,從而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舞臺上。關注生活的的稀松平常,從而進行藝術升華這也是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必經路線,《獨龍?zhí)炻贰穭?chuàng)作團隊就是前后對貢山縣獨龍江這一“天路”源生環(huán)境采風調查,深入百姓生活,從而進行話劇的創(chuàng)作。在高德榮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藝術家們貼切的把握住了高德榮同志的干部情懷:忠誠、干凈、擔當。高德榮同志“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處事,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在劇中,高德榮在極其危險的人馬驛道塌方處沖在前頭,前去探路。這種危險是不可想象的,但高德榮同志依然堅定選擇,沖在最前頭,這是將人民放在心底的干部情懷,也正是對高德榮精神和干部情懷的深刻感受和領悟,編劇楊昕巍、蔡東民才會把高德榮同志初步成功塑造,繼而鄧平老師的塑造升華,將高德榮時代楷模身份的典型性和深遠性成功塑造。再由楊昕巍導演的統(tǒng)籌安排,話劇才取得一鳴驚人的藝術效果。成功塑造的一個個藝術形象都為這部話劇的成功添彩,而一個個人物形象的成功呈現(xiàn)則源于藝術家們認識人、理解人、塑造人,并將人的靈氣和精神注入其中。
這是這部話劇對新時代文藝方向的堅守,堅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同時,又坦誠胸懷去愛人,樹立精神旗幟,矗立精神支柱的文藝創(chuàng)作的堅守。在其他的文藝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獨龍?zhí)炻贰穼ξ乃嚪较虻膱允兀瑢θ宋锏某晒λ茉?,對社會底層的深切關注等這些方面的成功,對話劇或其他形式的文藝創(chuàng)作有著深遠影響和引導?!丢汖?zhí)炻贰肪褪切聲r代文藝方向的堅守和指引。
文藝創(chuàng)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他反應生活,貼切生活,同時對生活的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可以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影響人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價值趨向,影響集體觀念意識?!丢汖?zhí)炻贰穼绊懸淮忠淮淖鎳嗌倌辏绊懸淮墓伯a黨的干部,影響社會群體的意識形態(tài)。在教育層面也具備積極的引導作用。故而《獨龍?zhí)炻贰返膬r值和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世上之事也并非盡善盡美,筆者認為《獨龍?zhí)炻贰芬灿需Υ煤筒蛔?。能做到反思,從而在往后的文藝?chuàng)作過程中,更重生活,更看細節(jié),更顯情懷。下面是筆者認為《獨龍?zhí)炻贰窇⒁獾降膬蓚€層面。
首先,民族信仰方面有些平淡。演員具備高素質專業(yè)素養(yǎng),但并非獨龍族群眾,并非獨龍族母語人,也并非獨龍族文化體,所以在民族信仰的傳遞上,話劇是有瑕疵的,每個少數(shù)民族對待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是有一種特殊情感的。而南木長老這一個角色就是獨龍族文化的活化石,但獨龍文化和母語的欠缺,讓觀眾很難有余音繞梁的感受。
其次,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民歌。有喪歌、節(jié)慶歌、嫁娶歌等形式,那么可不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插入一些音樂內容。如:《冰冷的火塘》一場,中間要送獨龍孩子們出山時,可以在敢當母親角色上安排一個獨龍族民歌的演唱。這對于非母語發(fā)音人是很難的,但就像87版《紅樓夢》,好作品是值得等待的,也是值得推敲的?;蛘吡肀脔鑿?,在送別孩子出山時,安排一個背景音樂,內容則錄制并使用獨龍婦女的獨龍民歌演繹。
總而言之,瑕不掩瑜。《獨龍?zhí)炻贰肥且徊扛邩藴?,高質量的話劇作品,具備少數(shù)民族題裁話劇里程碑意義的文藝珍品,也是一部新時代反應怒江地區(qū)獨龍江獨龍族群眾生產生活,民族文化以及文化自覺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丢汖?zhí)炻贰房胺Q獨龍族的英雄史詩。
【注釋】
[1] 參考于獨龍族《創(chuàng)世紀》故事。
[2] 南木薩,獨龍語祭師的稱謂。
[3] 格蒙,獨龍族原始崇拜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