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的父親攀爬月臺的艱難動作,深深打動了一代代人。他行動中表現出來的父愛,如山一般沉穩(wěn),又如山一般悄無聲息。而朱自清先生,卻是在有了更多的人生閱歷后,才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的愛。這樣的父子關系,可以說是古往今來無數父子關系的縮影。
不過,也有一些亦師亦友的父親,他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表現出了更多的溝通、教育智慧。比如汪曾祺先生形容他和父親、和兒子的關系是“兄弟”,他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寫道:
父親多才多藝,喜歡孩子,愛帶著孩子玩。春天,他領一群孩子到麥田里放他自己糊的風箏。我小時國文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好作文,他拿出去到處給人看。我的數學不好,他也不責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時字寫得不錯,在我寫過一陣“圭峰碑”和“多寶塔”以后,他建議我寫寫“張猛龍”。我初中時愛唱戲,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學有幾個能唱戲的,學校開同樂會,他應我的邀請,到學校去伴奏。父親那么大的人陪著幾個孩子玩了一下午,還挺高興。
我和兒子的關系也是不錯的。兒子剛剛學會漢語拼音時,用漢語拼音給我寫了第一封信。我趕緊學會漢語拼音,給他寫回信。在家里,兒子有時叫我“爸”,有時叫我“老頭子”!連我的孫女也跟著叫。我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盡量保持一點童心。
比如電影《銀河補習班》,影片中的父親給予兒子最大的信任和愛,兒子在父親的鼓勵和引領下,逐漸走出心理陰影,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動力,終于完成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