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 目的:分析Orem 自理理論在喉癌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效果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科收治的90例喉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分為對照組45例,觀察組45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 Orem 自理理論護理的干預,比較兩組患者Spitzer 生存質量評分。結果:對照組Spitzer 生存質量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Orem 自理理論在提高喉癌患者生活質量上作用明顯,建議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 喉癌;自理理論;護理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7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9-199-02 ?Orem 自理理論認為,自我照顧的需要是護理的重點[1]。目前,Orem 自理理論已經被大規(guī)模的運用于臨床醫(yī)學上,為患者的術后護理提供參考。本文旨在研究Orem 自理理論在提高喉癌患者術后護理效果和生活質量上的作用,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90例喉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將其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經診斷,所有患者皆為喉癌疾病患者,且為自愿參與實驗。觀察組男44例,女1例;年齡在50~70歲,平均年齡(62.63±3.65)歲。對照組男43例,女2例,年齡在52~68歲,平均年齡(61.82±3.57)歲。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在術前由相關醫(yī)護人員講解注意事項,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手術切口、有無疼痛,氣管套管是否通暢在位等情況。
觀察組增加Orem 自理理論的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自我護理能力測試。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據(jù)評價分數(shù)的高低實施相應的Orem 自理理論干預,自護能力<50分的患者,實施完全補償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動態(tài);自護能力>50分的患者,針對性的實施補償護理。
1.2.1 完全補償護理:患者全麻返回病房之后,對患者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進行密切地監(jiān)測,遵醫(yī)囑給患者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查看是否有上呼吸道梗阻,及時將咽腔、口腔和氣管套管內的分泌物清理干凈,保證吸氧管、氣管套管、引流管、輸液管等管道的通暢。加強對氣道的管理,進行氣道濕化是預防肺部感染的重要護理措施。觀察切口出血情況,及時更換敷料,做好患者生活護理,滿足生理需要。
1.2.2 部分補償護理:術后第1d~10d以護理輔助完成自理需求為主,向患者介紹氣管切開時的注意事項,教會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的正確方法;指導患者與家屬正確的清洗氣管內套管與更換氣切處敷料,如每日對氣管內套管進行2次以上清洗消毒,金屬內套管則需要煮管消毒,若分泌物增加需要增加清洗次數(shù)和敷料更換次數(shù),保持敷料與周圍皮膚的干燥清潔;氣管套管使用雙層紗布遮蓋,防止塵埃與細菌侵入?;颊呱w征平穩(wěn)后協(xié)助其取半臥位進行創(chuàng)傷肢體功能鍛煉,術后2-3d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下床前先固定好引流管;根據(jù)醫(yī)囑給予患者高熱量流質鼻飼,教會患者及家屬如何鼻飼飲食,以防止后期部分患者需帶管出院,增加其自理能力,減輕家庭負擔;協(xié)助排痰,做好氣管切開后的護理,術后4-10d患者完成自理需要,同時由護理人員教會其進行基礎的病情自我觀察和自理注意事項。
1.2.3 發(fā)音訓練:術后10-14d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進行評估,情況良好者鼓勵拔除胃管,然后開展發(fā)音訓練,指導患者通過協(xié)調呼氣和吸氣來發(fā)音,先進行單字的發(fā)音,然后進行簡單的語句練習?;颊甙l(fā)音有困難時,護理人員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信心。
1.2.4 吞咽功能訓練:喉癌術后患者易出現(xiàn)誤嗆,為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訓練,訓練開始時,患者由于保留有鼻飼管,因此要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后期進食饅頭等軟食時,同時試堵管,若患者呼吸正常,吞咽無嗆咳則遵醫(yī)囑拔除鼻飼管。為避免嗆咳,吞咽時應選擇合適的體位,如半坐臥位。
1.3 觀察指標 應用 Spitzer 生存質量評分對2組患者進行測試,對比2組患者入院當天、術前1天、術后1天的生存質量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2]。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x±s)與(%)分別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由t與χ2檢驗。P>0.05,無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入院當天、術前1d與術后1d分別為(4.7±1.5)分,(5.8±1.9)分與(6.7±2.3)分;對照組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3.7±1.2)分,(5.1±1.3)分與(5.5±2.1)分。入院當天無顯著差異,術前1d與術后1d則分別高于對照組(t=2.0397,2.5846,P<0.05)。
3 討論
奧瑞姆將護理系統(tǒng)包括了完全補償系統(tǒng)、部分補償系統(tǒng) [2] 。不同的系統(tǒng)也適用于不同的臨床護理工作:當患者的情況十分嚴重,已經處于不能自理的時候,應當采用完全補償系統(tǒng)進行干預,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幫助護理。例如全麻術后6小時,患者沒有自理能力,作為醫(y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給氧、吸痰,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氣道濕化,加強患者的氣道管理[3] 。而對那些有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則應該實施部分補償系統(tǒng)進行干預,這些患者往往還保留著一部分自理能力,只需要幫助他護理他自己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即可。在喉癌患者術后的護理中,還需要幫助患者進行術后的發(fā)音練習, 告知患者怎樣運用吸氣及呼吸協(xié)調發(fā)音,提高患者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要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護理系統(tǒng),必須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由于有Orem 自理理論的干預,術前1天、術后1天的Spitzer 生存質量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Orem 自理理論可以使喉癌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建議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艷紅,代林林,影,等.喉癌患者術后自理理論護理效果評價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4):686-688.
[2] 伏巧梅.奧瑞姆自理模式結合中醫(yī)理論護理對喉癌患者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影響研究[J].癌癥進展,2016,14(4):390-392.
[3] 丁彩俠,衛(wèi)琦瓊.Orem自理理論在喉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 14(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