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箬雪
我從遙遠的家鄉(xiāng)來到這座陌生孤獨的城市,新奇和熱情隨著時間褪去,只留下一個空殼的軀體,每天庸庸碌碌,忙忙擾擾。朋友在給我發(fā)的消息里說: “感覺自己像在被時間推著走,心里累極了。”這句話直戳到我心里去。疲倦的生活、麻木的心,對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明顯遲鈍了許多。直到一天下午我迷糊著眼走在橋上,感到湖水反射的陽光亮得晃眼,冷而烈的風(fēng)吹得人不耐煩,猛然一想,秋天大概已經(jīng)到了吧。
南昌的風(fēng)是獨特的,秋風(fēng)猶是。在南昌的秋天里,即便是很晴朗的天,風(fēng)也是又冷烈又剛疾,吹得空氣干燥,灰塵漫天,吹得人的心也干枯煩躁。我在心里咒罵這樣的秋天。
當今年第一場秋雨落下時,已是深秋時節(jié)。這場雨打濕了空氣和大地,也打濕了我干枯煩躁的心。雨是在一個干冷的夜里來的,伴著風(fēng),淅淅瀝瀝下了一夜,早上我出門時,已是風(fēng)駐雨霽。也許是昨夜的溫眠掃走了疲倦,也許是清雨的洗濯溫潤了初秋的干燥,我煩躁多日的心突然安靜下來,真正開始打量我在南昌度過的第一個秋。
穿過樹林中的小路,看到新落的黃葉呈明亮的金黃,被雨濕了,安靜地貼在地上?;蛟S時間一久,它們就會和旁邊泥土里腐敗的枯葉一樣,終歸 “化作春泥更護花”,重新經(jīng)歷新的輪回。包子店門前擠滿了上早課的學(xué)生,蒸籠頭上白茫茫的蒸汽沖入晨霧,清掃街道的阿姨揮著巨大的掃帚,每個背包趕課的人都步履匆匆。我突然覺得,即使在這個蕭索的季節(jié),即使凋零和枯萎每天都在發(fā)生,這個世界也是生生不息的。每一個生命都在按照著自然的規(guī)律經(jīng)歷生的追尋和死的輪回,而包容著這一切的天地,始終如此安詳寧定。我想,秋日真正的美好,大抵蘊含在這安祥寧謐的靜美之中吧。
秋是一個悲涼的季節(jié)。和春的繁花似錦,夏的烈火烹油相比,秋天代表著枯萎和凋零,代表著蕭索和凄涼,代表著暖夏溫柔富貴的逝去和嚴冬苦寒煎熬的到來。在天地之間,有很多的生命活不到冬天,比如落葉和秋蟬,伴著凄涼的秋風(fēng),就會消逝。所以柳永說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痹谇锾?,隨著長江水東流而走的,不僅僅是草木花葉的凋逝,還有年華和流光的流逝。而面對這一切,我們是被時間推著走的,是無法抗拒的。于是人生的急迫和逼仄席卷而來,從古至今,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感時傷秋,哀嘆人生困頓、世事無常、紅顏易老、功業(yè)未就……
秋也是一個靜美的季節(jié)。一個生命走過春天的萌芽和夏天的成長,經(jīng)歷了世事,終于可以在秋天停下來歇腳,回望前塵舊事,洗洗泥垢,安靜地享受的時光,稍作休息蘊藏力量,來為下一次的出發(fā)做好準備。所以,秋天雖然枯敗卻不是死寂。當我們積累了滿身疲憊來到秋天,當我們逐漸退去熱情來到秋天,我們可以感傷和煩悶,但當生命穿越了秋風(fēng)秋雨之后,我們真正應(yīng)該獲得的,是順應(yīng)自然變化之后的內(nèi)心安放,是放下固執(zhí)與浮躁之后的生命歡愉。這樣的靜美,才是秋天真正的況味。
記得以前讀書,很喜歡一句詩,“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古人講究養(yǎng)心的智慧,養(yǎng)心的狀態(tài)應(yīng)該是 “恬淡虛無”,就是要人的心境達到恬淡寧靜,豁達歡愉的境地。靜美的秋天,恰是這樣一個養(yǎng)心的好時節(jié)。
禪宗有一個著名的 “公案”:有兩個僧人找到趙州從諗大師修習(xí)禪理。趙州問第一個僧人: “你以前來過嗎?”回答說: “來過?!壁w州說: “吃茶去?!庇謫柕诙€僧人: “你以前來過嗎?”回答說: “沒有。”趙州仍說: “吃茶去?!遍T人詫問何故,趙州還說 “吃茶去?!比?“吃茶去”到底有何深意呢?第一個人去而復(fù)歸,經(jīng)歷種種,心中定不平靜;第二個人初次到來,欲有所求,心中也不平靜;門人疑惑趙州的回答,心中同樣是不平靜的。而茶卻是一種讓人平靜的飲料,它的芳香和清澀可以使人心中種種雜念消歇,使人歸于澄靜清明,只有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人才能體會到 “平常心是道”的真諦。
寒暑輪回,世事變幻,悲欣交集。我們只有用平靜安泰的心去面對萬物來去,才能在亂云飛渡的歲月中超物累,樂天機。在這個靜美安然的深秋,真的應(yīng)該停下匆匆來去的步伐,拂凈落滿塵埃的心,與其惶惶惑惑,不如 “吃茶去”。
《舊時天氣》中說: “在回憶昨日中無意反抗時間所給予我們的,因為根本無法反抗,當然也不是妥協(xié),而是尋找一種生命的安放,一種靜靜地現(xiàn)世情懷?!碑斎兆x書至此處,心有同感,竊以為其中有養(yǎng)心的智慧與氣度。小乘佛教認為 “我執(zhí)”是痛苦的根源,太過執(zhí)著于自己的想法與追求,必然陷入痛苦不堪的境地。相傳樓子和尚自一座歌樓下經(jīng)過,聽到歌女唱: “你既無情我便休?!弊源祟D悟。唱曲的歌女對戀情絕望,然而她并沒有痛苦糾纏,而是選擇放下。所以,樓子和尚從中聽到的是放下計較執(zhí)念之后的空明豁達,由是得破我執(zhí)。
我們無法抗拒生命中大大小小的缺憾,一如我們無法抗拒時氣變換、葉落花凋。如同李商隱詩: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天不老,情難絕。然而秋葉知道凋零后重新回到泥土,我們的心是否找到了棲息的地方?安頓好彷徨在流光中的心,放下糾纏吧,就在這個靜美的秋天。
不如漫步在午后,細嗅風(fēng)中糖炒栗子的香;不如并刀破秋柚,靜品混合著清香的酸甜;不如泡上一杯茶,放下所有的憂,養(yǎng)心在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