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珅
(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350)
近幾年,全球走向一體化發(fā)展模式,英語課程成為高職教學中非常重視的學科,但是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弊端,學生在課堂上缺少興趣以及積極性,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高職英語教學效果,降低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成為目前非常重視的問題,將英美文學應用到的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可以改善這些問題,進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率以及質量,以下內容主要圍繞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展開研究與探討。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得到各界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不感興趣,逐漸在學習中失去自信心,教師采用單一模式的教學方法等問題,但是當英美文學的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改善這些問題,進而將教學現狀進行改善,實現最高層次的教學意義。
語言學習過程就是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將語言進行傳遞,在人們思想以及文化中形成碰撞,通過必要的語言交流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特點,因此,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可以讓學生的思想與文化更加豐富,了解西方的文化與背景,有利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社會發(fā)展現象可以通過文學作品進行展示,文學作品又可以濃縮社會現象,可以將社會意識形態(tài)展露出來,從而達到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與培養(yǎng)。在英語課堂上引入英美文學,可以讓學生通過文學作品中的內容逐漸形成自身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高職院校注重學生技能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與內涵,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與欣賞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
通過文學作品可以將生活中真實場景與事情進行記述,通常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具有生活性以及常用性特點,是便于學生理解的語言。與之前傳統(tǒng)英語教學內容相比較,這種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與理解,并且文學作品覆蓋面非常廣泛,涉及到社會上的方方面面,可以擴展學生視野,進而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提高。
21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迅速為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機遇,因此,高職英語需要一個長期發(fā)展的模式,在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上都要相對提高。近幾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開始對教育事業(yè)重視,高職院校會配備一些外籍教師,同時還會聘請一些具有英語教育經驗的海歸作為教師,進而加強了中國師資隊伍的建設,這種情況為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學提供了師資保障。
近幾年,英語語言在我國各個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學生在社會中接收到的語言資源也相對提高,這種環(huán)境就對英美文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提供了客觀條件。例如,近幾年歐美影視、音樂以及綜藝節(jié)目在我國廣泛的宣傳,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歡,民間也會舉辦英語教育機構,網上英語課堂相繼出現,我國已經進入全民英語時代,英語資源豐富多樣,改變之前只在校園內英語學習情況,現在隨處可以見到英語的身影以及學習英語知識,英語開始走向百姓家中,甚至到偏遠農村也開始重視英語學習,只要學生愿意學習就可以觀賞到英語原版文學作品,因此在高職院校內推行英美文學是必然趨勢。
高職院校作為職業(yè)技術學校與普通高校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教學目標特別體現職業(yè)技能,因此在高職英語實踐教學中,主要重視學生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以及交際能力,進而培養(yǎng)英語綜合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讓學生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加強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英語綜合文化素養(yǎng)。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教學中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實現與外國友人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培養(yǎng)英語聽說能力,進而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促使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通過英美文學作品的引入,讓學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與社會背景,進而提升英語學習效率與質量,確保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目前,社會已經走進全球化發(fā)展模式,經濟與信息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活動,在平時的生活中也需要進行交流。在中國很多職業(yè)以及崗位上,都需要具有過強的英語交際能力以及理解西方文化的能力。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應屆畢業(yè)生應該掌握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并且有自我提升的要求,決定著以后就業(yè)方向與發(fā)展,進而影響著國家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方向,關乎著我國高職教育的教學水平與質量,進而影響科教興國的成敗。因此,加強學生英美文學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學的理解能力,進而提升相對應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響應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英美文學作品與傳統(tǒng)文章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文學作品具有人文性以及趣味性,這些因素正是吸引學生學習的關鍵。但是如果想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學作品,首先應該合理選擇英美文學教材內容,按照學生不同學習能力與情況,選擇適合學生英語實際水平的不同層次作品。例如,如果學生具有的英語實際水平只有初中程度,那么教師就可以選擇稍微簡單的作品作為教材,《簡愛》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師可以選擇這樣的作品作為教材,學生對這個作品比較熟悉與了解,進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學作品,就像我們在做飯中加了一味不知名的調味劑,讓學生對此感覺好奇與刺激。通過文學作品這個載體進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在具體應用方面要想對教學效果起到作用,教師就應該選擇正確的融入方式,不要一成不變選擇固定的融入方式,應該按照教學現狀以及學生情況,采取多種融合方式,是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具有鮮明特點,學生在閱讀中往往會深陷其中,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說出來自己的想法,提高開口說英語的主動性。針對文學作品的融入方式,教師可以采取閱讀與欣賞相融合的模式,同時也可以采取對學生聽說練習的方式,在條件充足的環(huán)境中,可以將作品中的經典片段拿到課堂上進行演繹,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了解西方文化以及文學特點,進而極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社會發(fā)展與文化生活會通過文學作品展示出來,不同區(qū)域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加深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難度。在閱讀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英美文化不了解,同時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影響,學生經常使用自己的文化標準去衡量英美文學作品的價值觀,這樣就會造成片面的理解,甚至在理解上出現錯誤的情況。文學作品涉及到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人文、地理以及文化意象等文化知識,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化應該重點突出英美文化的意義,通過文學作品的學習了解英美文化特點,逐漸形成正確的思想方式以及思維模式,同時在逐漸的學習中重新審視自己民族文化,將二者文化進行對比,進而加深對英美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對日后的學習與交流奠定基礎。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學作品都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但是由于人們的文化差異以及理解水平有差異,學生很難真正的理解作品內容,因此,需要教師對文學作品進行指導。首先,教師在對英美文學進行指導中,應該重視其中關鍵詞以及句子的涵義,同時進行梳理讓學生對文學作品語言習慣有一定的理解,為以后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現有教材,針對文學作品進行精讀或者泛讀的方式,通過課堂時間對學生閱讀技巧與情況進行指導,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欣賞能力。另外,在學生課堂欣賞與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會按照學生不同知識情況,給學生推薦適合的英美文學作品,同時布置一些欣賞閱讀的任務,使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帶著任務去欣賞英美文學作品,將最后的閱讀報告與形式進行總結與分析,加深對英美文作品的了解與認識。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對英美文學進行欣賞過程中,可以提高高職生英語綜合能力,進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學順利發(fā)展,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英美文學的應用,選擇適合學生的文學作品與教學內容,發(fā)揮英美文學作品的作用,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效果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