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明(彝族)
黑井,坐落在龍川江邊,地處深山峽谷的一個小鎮(zhèn),我多次去過,但總有一種去不夠的感覺。它尤如一塊磁鐵吸引著我。離開了黑井,我仍然會經常在夢中夢見那里的秀山麗水、風土人情和與我結伴同游的朋友……
我喜歡黑井的悠久文化。黑井,明清社會的活化石,云南鹽業(yè)的濃縮史。在沉寂的文廟、萬春書院,參天古樹隨風飄落片片墜葉的沙沙聲,仿佛是莘莘學子朗朗讀書聲??粗簖堨裘C穆的古戲臺,仿佛看見昔日鑼鼓喧天,樂曲起伏,南腔北調,人群涌動的繁榮情景……
我喜歡黑井的晨霧。清晨,當您踏上游覽飛來寺的小徑,在晨霧中步行,只見路旁的野花掛著晶瑩的露珠。從五馬橋到金泉山道路平緩,你可沿著蜿蜒曲折的小徑,盡情欣賞路邊的野花小草。當走到金泉亭,稍感勞累,可以小憩片刻。在靜靜的山間,農家的雞鳴犬吠和近處林間小鳥的歡唱,傳入耳膜無半點嘈雜之感。山風中搖擺的樹枝像對你招手,地上的小草像對你微笑。當你沿著陡峭的山路臺階爬到聽濤亭,遠處龍川江水的流淌聲會吸引你駐足聆聽。此時雖然已經汗水濕透衣襟,但一陣山風吹來,會使你立刻感到涼爽和心曠神怡。
當你爬到望江亭,這時眺望蜿蜒流淌的龍川江,江面上升騰著一層薄薄的熱氣,猶如少女脖頸上圍著一條白色的絲帶,使龍川江顯現得更加純情。江水散發(fā)出的熱氣形成的白霧如同一條柔軟的絲巾掛在小鎮(zhèn)這位少女的脖頸胸前,延伸到腰間裙邊……你駐足于飛來寺前的平臺,俯瞰小鎮(zhèn),露靄籠罩著黑井,只隱約可見灰瓦白墻,峽谷兩邊的綠色山川,江邊的柳樹、翠竹和樹陰下白墻灰瓦的農舍,猶如一幅山水畫。
我喜歡黑井的夜色。黑井的夜色很爛漫,也很多情。當你站在五馬橋上,遙望天空的月亮,陡峭山崖的黑影就象兩只巨手托著一個銀白色的畫盤,高懸在山谷之間,皎潔的柔光格外明亮,似嫦娥牽著玉兔在散步。遠看金泉山上飛來寺透出的燈光和隱隱約約可見的寺院白墻,就象天宮玉閣高懸于云間。當你慢步在曲折的古鎮(zhèn)小巷,古老的木板房檐上掛著的紅色燈籠,紅色的燈光照著千百年來被馬踏人行留下足跡斑斑的石板路,仿佛到了久遠的明清年代,小鎮(zhèn)繁榮……
我喜歡黑井的寧靜。在黑井你可享受水聲伴你入眠,雞鳴催你早起的農人生活。小鎮(zhèn)寂靜無語,只有山風吹拂屋頂的嗖嗖聲,林間小鳥的歡唱聲,此起彼落的雞鳴犬吠聲。還有日夜不息的龍川江水撞擊石頭的叮咚之聲,如同兒歌一樣動聽,春夏秋冬都在歡唱……
我喜歡黑井純樸的民風。由于大山阻隔,黑井與外界交流不便,成昆鐵路的修建打通了黑井與外界的聯(lián)系。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柏油路已修到鎮(zhèn)前,大客車、小轎車可直接駛入小鎮(zhèn)中,每天都有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雖然小鎮(zhèn)的人氣旺了,但黑井人始終傳承著特有的純樸與善良。當你入住農家小院,主人會向你熱情地介紹黑井特產小吃。當你要去登山時,主人會建議你脫下高跟鞋換上輕便布鞋。當你向巷子里的老人問路時,他們會滿面笑容地對答指路。當看到游人中有老人時,他們還會向你推薦配一根手杖……
我喜歡黑井的小吃特產。黑井是一個小吃云集的小鎮(zhèn),灰豆腐鮮嫩可口,青松毛烤豆腐芳香撲鼻,石榴花微有苦澀卻帶著清香,苦刺花雖名苦,但帶著甜,紅燒牛肉肥瘦適中,慢慢品嘗會使你飯量大增,回味難忘。黑井的土特產很多,梨醋、石榴、豆鼓等等,每次去我總要帶回幾樣。吃著這些原生態(tài)的食品,聞著散發(fā)出的芳香,總會勾起我對在黑井度過美好時光的回憶……
在黑井,清晨可邁步小道登山,欣賞藍天白云,中午在寧靜中睡一會兒午覺,可聽濤看書,傍晚散步于田間江邊,看滿天紅霞,呼吸帶有泥土味道的空氣,吹拂帶有花香的陣陣山風,使心境得到寧靜,情緒得到舒展,享受人與自然的和諧與溫馨,與外面精彩的世界相比,在黑井您會吃得香,睡得實,做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