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紅 安康漢濱區(qū)大河鎮(zhèn)大河小學 725000
朗讀教學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全部階段,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朗讀學習,學生不僅會大聲朗讀課文,還會體會朗讀內容中的情感,體會朗讀內容的意境,感受朗讀內容的唯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等。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問題較多,甚至是缺失的,以下進行具體探析。
第一,朗讀時間少。受課時的限制,多數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選擇壓縮學生的朗讀時間。一般情況下在第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快速地朗讀課文,但學生往往走馬觀花并沒有實實在在地閱讀到內容。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只給學生預留幾分鐘的時間朗讀,時間一到馬上就停,學生還是無法閱讀到課文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對文中的重點句子、經典句子理解甚少。
第二,朗讀參與面窄。隨著年紀的逐漸升高,課時的加重,教師是沒有辦法讓所有的學生全部示范朗讀的,所以很多教師會采取個性化朗讀示范的形式,選擇朗讀水平較好的學生做示范,這樣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朗讀效果。實際上,此種朗讀方式的應用,學生的參與面是很窄的,大部分的學生是得不到訓練的,最后整節(jié)課就會變成只有幾個基礎好的學生在反復地朗讀。
第三,朗讀目標模糊。隨著朗讀教學問題的不斷突出,很多一線教師認識到了朗讀時間少,學生參與面窄的問題,不過仔細對他們的教學目標進行分析,多數是為了迎合大綱要求,具體目標并不明確。比如,很多教師為了增加朗讀時間,拓寬朗讀參與面,選擇了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進來,但最后在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和反思時就會發(fā)現,整節(jié)課看起來熱鬧非凡,學生朗讀興趣高漲,實際上具體的朗讀目標是什么,學生的朗讀功底有沒有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均沒有得到直接的體現。
第四,朗讀指導不到位。從對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來看,朗讀指導是很缺乏的。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分析文本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學生用什么樣的感情、語速等朗讀課文。但實際上學生具體有哪些情感體驗教師并沒有關注,個性化的朗讀指導與展示更是無法提及。
第一,增加朗讀時間。在有限的課堂閱讀教學時間內,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朗讀。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去除講解、提問等環(huán)節(jié),多給學生預留朗讀的時間。為了更好地提高朗讀的效率,更加科學地設計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朗讀時間,教師可以將整節(jié)課錄制下來,在課后回放反思時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進行重新配置,以保證朗讀訓練的時間。但是不能對文本所有的段落預留相同的朗讀時間,要在重難點段落、優(yōu)美詞句段落中留下更多的朗讀與指導時間。
第二,拓寬朗讀參與面。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朗讀的興趣逐漸變淡,表現欲望降低,所以教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不同的朗讀訓練,可以采取積極鼓勵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例如:在學習《母雞》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這篇文章設置成三個朗讀層次。第一個層次引導學生通順地朗讀課文。主要是鼓勵能力偏低的學生認真去讀,并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肯定。第二個層次是朗讀并能夠體會作者寫作的情感。主要是鼓勵中等及偏上的學生去讀。第三個層次是結合文中的內容,能夠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主要是鼓勵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去讀。通過這三個朗讀層次的設置,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鍛煉,提升他們的朗讀能力。
第三,明確朗讀目標。教師要在課前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朗讀訓練設計,制定多維度的朗讀目標,不能因為過度地追求課堂朗讀氛圍而忽視了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節(jié)課時,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錄像,讓學生去感受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象,感受小興安嶺的壯觀與大氣。然后讓學生找一找那些句子描述了小興安嶺的壯觀景象,并通過朗讀的方式傳達給大家。這樣一來其他同學也會踴躍參與,主動閱讀精彩片段。其次,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朗讀,并選出代表參加班級內的朗讀比賽,并互相評價,指出優(yōu)缺點。這樣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相互鼓勵,體會語言傳達出的真摯情感。最后,可以采取默讀批注的形式。鼓勵學生將自己朗讀時的感悟寫下來,并在班級內進行交流。此時教師則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朗讀情景,使學生結合著環(huán)境體會著文字的魅力。通過這樣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更能夠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所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第四,加強朗讀指導。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情景。朗讀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將學生帶入到情景當中去,身臨其境地體會文字背后的寓意,并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蘊含的話外之音。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在情景當中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朗讀水平也會得到逐漸地提高。其次,采用表演與朗讀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朗讀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也能夠體現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獲得不一樣的朗讀體驗。例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式的朗讀。通過角色扮演學生的表演會更加的積極,邊表演邊朗讀,這樣能夠將學生充分地吸引到文本中來,反復訓練能夠使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并有利于教師準確地把握和理解學生的個性。
綜上所述,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受重視。但現階段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并不客觀,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改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教學觀念,善于反思,認識到朗讀教學缺失和不足的危害,并針對性地解決當前不樂觀的教學現狀,促進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