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龍,劉禮明,韓小龍
(1.六安市裕安區(qū)農業(yè)農村局科教辦,安徽六安 237008;2.六安市裕安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安徽六安 237009)
六安市裕安區(qū)系江淮油菜主產區(qū)之一,常年種植面積約1.3萬hm2,總產約3萬t。近年來,油菜生產上存在品種多、亂、雜現象,主推品種不明。為提升裕安區(qū)乃至周邊地區(qū)油菜生產技術水平,筆者特組織并開展了油菜新品種鑒定試驗。
華海油1號、德新油198、灃油737(CK)、德新油96、德潤油8號、德旺油5號、綿新油19,計7個品種。
該組試驗實施時間為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試驗點設在裕安區(qū)徐集鎮(zhèn)梁集村陳方才戶,前茬中秈稻,土種屬下蜀系黃白土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油菜試驗栽培上采用直播,行距20 cm,株距13 cm,密度折合38.4萬株/hm2。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1次重復,大區(qū)面積240 m2,重復間設過道60 cm,四周設保護行2 m。每大區(qū)栽植0.9萬株左右。
2018年10月3日播種,10月8日普遍出苗。2018年11月3日間苗,11月15日定苗?;适┯媒鹫髲秃戏?00 kg/hm2(N-15-P2O5-15-K2O-15),并加硼砂18.0kg/hm2。活棵后追施苗肥尿素80kg/hm2。冬內用樂果防治蚜蟲1次,用10.8%高效蓋草能3000mL/hm2進行化學除草1次,同時化除后還進行人工中耕培土防凍措施。開春后(2月下旬)追施蕾薹肥160 kg/hm2。初花期(3月上旬)噴施硼肥。2019年5月15—20日分別收割計產(取樣考種)。
該試點油菜苗期晴天多,降雨較少,氣溫較高,田間持續(xù)干旱,參試品種因灌水生長正常,長勢、長相較好;2018年11月中旬氣溫下降較快,并有一次降雪過程,油菜苗受到一定程度凍害;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油菜越冬期間氣溫較往年低,降雨、降雪持續(xù)時間較長,油菜凍害加重。2019年2月中下旬蕾薹期至初花期雨水略多,氣溫回升慢,油菜抽薹遲緩;2019年3月油菜開花期間晴日較多,氣溫和濕度適宜,有利于開花授粉和受精結實;4月油菜結莢期間,陽光充足,有利于莢果形成和籽粒充實。5月天氣晴好,溫度適中,有利于油菜籽粒充實。
參試7個品種中,與對照相比,均增產,增幅1.91%~13.70%。德新油198單產最高為2932.92kg/hm2,其次德潤油8號為2869.58 kg/hm2,灃油737(CK)最低為2579.58 kg/hm2(表1)。
參試品種中,生育期基本上屬中熟偏早品種,生育期變幅213~217 d,華海油1號偏早為213 d,德新油96、德潤油8號偏遲為217 d,對照品種灃油737 為 215 d(表 2)。
2.3.1 株高及有效分枝部位。參試品種株高變幅150.3~164.4 cm,對照品種灃油737最矮,德新油96最高;有效分枝部位變幅76.3~97.4 cm(表1)。
2.3.2 單株有效角果數。參試品種角果數變幅144.6~175.4個,德新油198最低,德潤油8號最多,對照品種灃油737為146.2個。
2.3.3 角粒數。參試品種角粒數變幅18.3~22.7個,綿新油19最低,德旺油5號最多,對照品種灃油737為19.3粒。
2.3.4 千粒重。參試品種千粒重變幅3.48~3.62 g,對照品種灃油737最低,德潤油8號最高。
2.3.5 雜株率。參試品種雜株率變幅1.54%~3.53%,符合國標1級種子標準。
2.4.1 抗倒性。參試品種未發(fā)生倒狀,后期對照品種生長表現為斜,其余皆為直立狀態(tài)。
2.4.2 抗寒性。參試品種苗期皆不同程度受到凍害影響,但開春后恢復較快。凍害率變幅2.2%~4.0%,指數1~2級,對照品種為2級,其余為1級(表2)。
2.4.3 抗病性。參試品種菌核病發(fā)病率2.8%~5.9%,病指1~2級,屬輕發(fā)。參試品種田間沒有發(fā)生病毒病。
表1 參試油菜品種產量及主要經濟性狀
表2 參試油菜品種生育期及抗逆性
單產2772.08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7.46%。全生育期215 d,與對照相當。株型較緊湊,初花期一致性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較輕,雜株極少,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
單產2628.75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91%。全生育期214 d,比對照早1 d。株型適中,初花期一致性較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輕,無雜株,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
單產2725.42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5.65%。全生育期217 d,比對照遲2 d。株型較松散,初花期一致性較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輕,無雜株,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
單產2742.08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6.30%。全生育期213 d,比對照早2 d。株型較緊湊,初花期一致性較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輕,雜株極少,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
單產2869.58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1.24%。全生育期217 d,比對照遲2 d。株型適中,初花期一致性較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輕,無雜株,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
單產2932.92 kg/hm2,比對照品種增產13.70%。全生育期215 d,與對照相當。株型適中,初花期一致性好,凍害、早薹早花發(fā)生輕,無雜株,角果不易開裂,植株直立,無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