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志曉 鄧躍揚
最近,我協(xié)助主任接診了一名反復(fù)腰痛五年多的老病號?;颊咦铋_始的癥狀是向前彎腰會引發(fā)疼痛,后期發(fā)展到坐、站都會覺得疼痛,甚至躺在床上都不舒服。
臨床上判斷腰椎活動度是否良好主要有三個標(biāo)準(zhǔn):第一,手能摸到腳尖;第二,脊柱的曲度是一個平滑而漂亮的弧線;第三,人彎腰臀部向后傾時,臀部的最高點與腳后跟的連線和經(jīng)過腳后跟的垂線形成的后傾角大概在15度左右。該患者在檢查時手觸不到地,脊柱僵硬板直成一條直線,并且臀部的后傾角遠遠大于15度,可以判斷患者屬于腰椎活動度受限。對于這名患者,主任并沒有采用常規(guī)的針灸推拿手法進行治療,而是僅通過指導(dǎo)其練習(xí)兩個呼吸動作,就讓患者腰部的整體活動度及疼痛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那么,為什么呼吸和腰痛有關(guān)呢?
腰痛的時候,大腦會命令相關(guān)肌肉限制腰椎彎曲。活動受限的肌肉有很多,其中一塊肌肉既跟腰部有關(guān),也和呼吸相連,那就是膈肌。人體吸氣的時候隔肌下降,腹內(nèi)壓升高會導(dǎo)致腰椎向后移動;呼氣的時候膈肌上升,會帶動著腰椎向上抬,從而讓腰椎產(chǎn)生一個向前移動的效果。一吸一呼間,就會使腰椎松動,達到放松的目的。
腰痛患者想要腰椎松動,就要讓停止工作的膈肌再次活動起來,即激活膈肌。這需要用到下面的兩個動作:一個是仰臥的動作,另一個是俯臥的動作。仰臥的動作相對簡單,患者仰臥,將骨盆放平,屈曲膝蓋平躺,手放在腹部上;吸氣時鼓起腹部和腰部,呼氣時收緊腹部和腰部。這個動作反復(fù)做十次,要求每一次的吸氣和呼氣都要盡量緩慢,同時可以把胸腔和腹腔想象成一個氣囊,吸氣的時候脹開,呼氣的時候癟下去。
俯臥的動作稍微復(fù)雜,但這個動作最能夠激活膈肌。首先患者俯臥,額部平放于手背或毛巾上,手腳自然放置,吸氣時鼓起腹部和腰部,呼氣時收緊腹部和腰部。為了加強腰腹的感覺,可以在腰部放置一個有相對重量的東西,比如較輕的瑜伽磚。完成一組動作需要十秒,一次做十組。
最后在主任的指導(dǎo)下,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訓(xùn)練,這名患者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后,該患者的腰椎活動度以及疼痛癥狀都有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