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麗
摘 要: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下,隨著“一帶一路”進程不斷深化,地方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日趨多樣化,合作不斷拓展,海外留學生黨員的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海外留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對象之一。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特殊性及復雜性,文章通過分析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的難點,對新時代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建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新時代;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0-0113-02
第二十六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地方高校黨的建設,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保證。海外留學生黨員由于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做好黨建工作,尤其是如何加強海外留學生黨員的思想引導和日常教育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
一、新時代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建工作新要求
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不能照搬地方高校國內傳統(tǒng)黨建工作的通行做法,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緊緊抓住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思想引領,以“兩學一做”為契機,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機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開展高校黨建工作,確保黨的工作在高校系統(tǒng)全面覆蓋,讓黨的旗幟在高校的各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二、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建工作難點
(一)新時代留學生呈現(xiàn)新變化
赴海外留學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短期交流,時間一般是半年至一年;另一種模式是聯(lián)合培養(yǎng),一般是“2+2”或者“3+1”等模式,即學生有2年或3年時間在國內學習,剩余2年或1年時間在國外學習。地方高校海外留學項目一般人數(shù)規(guī)模較小,在有限的海外留學生中,海外留學生黨員就更加寥寥無幾。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由于總人數(shù)少,又加上專業(yè)、年級的差異,海外留學生黨員隊伍顯得尤為分散,造成在國外留學期間可能沒有專門建立黨組織,或是在國外僅建立臨時黨組織。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崇尚個性和自我,向往自由和成功。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一般家境比較優(yōu)越,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學習上沒有強烈的上進心,缺乏迎頭趕上的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二)黨內組織生活流于形式
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由于境外的特殊政治經(jīng)濟和宗教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教育管理以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為主,組織較為松散,黨建工作不規(guī)范,沒有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偶爾開展黨內組織生活也是流于形式,理論學習走走過場,對于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沒有及時學習貫徹,沒有讀懂弄通、入腦入心。由于海外留學生均有一定的時間在國外,造成發(fā)展學生黨員工作的不延續(xù)及斷層,個別海外留學生可能會因此影響被吸收成為預備黨員或者預備黨員按期轉正,一定程度上影響黨內組織生活的嚴肅性。
(三)理想信念容易受到影響
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陣地之一,西方敵對勢力往往將目標緊盯在海外留學生身上,由于受到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沖擊,部分政治風險防范能力差的海外留學生黨員難以抵抗國外資本主義思想的腐蝕,導致思想上產(chǎn)生困惑,開始對共產(chǎn)主義信念產(chǎn)生懷疑,但又得不到組織的及時解惑及疏導,輕則導致人生觀發(fā)生改變,重則導致共產(chǎn)主義信念發(fā)生動搖,甚至選擇放棄黨員身份。個別海外留學生黨員慢慢被資本主義表面的光鮮蒙蔽了雙眼,開始崇洋媚外,“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為從”,開始追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一味盲目追求個人物質利益,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缺乏社會責任意識,完全與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背道而馳。
(四)缺乏正確的價值定位
國外高校的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國高校集中管理的模式,國外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相對寬松和自由,學生多為自我管理。部分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在國外期間學習干勁容易消退,意志容易消沉。有的因環(huán)境的不適應,導致在國外學習期間相當吃力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課程考試難以取得良好的成績,更加失去學習的動力,產(chǎn)生封閉感和挫敗感,甚至導致抑郁癥,嚴重缺乏自我價值和社會認同感[1]。由于海外黨建工作各項制度不夠規(guī)范和完善,不少海外留學生黨員忙于學業(yè),自身不夠重視黨性修養(yǎng),對黨組織沒有很強的歸屬感,造成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開展舉步維艱。
三、新時代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建工作新舉措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迸囵B(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更是核心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青年一代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黨建工作要始終牢牢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的原則,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黨員學生到哪里,我們的黨建工作就要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的優(yōu)勢和作用就發(fā)揮到哪里。要準確把握留學生思想動態(tài),創(chuàng)新推動新思想宣講形式,在出國留學前通過召開留學主題大會、校園主題教育、談心交心等形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留學觀,提前讓他們感知在海外學習生活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誘惑,指導他們理性比較和判斷中外不同理念和分歧沖突,引導廣大青年留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堅定“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不斷擴大黨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二)創(chuàng)新海外黨建工作機制
不管地方高校國際合作項目的具體規(guī)模如何,都要按照實際情況在出國前建立好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支部,只要去到國外留學生黨員人數(shù)有3名以上,都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分年級成立海外黨小組,黨員人數(shù)不足3人的,應以流動黨員的身份加入相關聯(lián)系較為密切的黨小組。出國前要推選政治素質過硬的學生黨員作為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小組的負責人,負責組織留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海外學習期間的一系列黨建工作,例如定期召開黨小組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活動,預備黨員考察、討論預備黨員按期轉正,吸納新的入黨積極分子等,并且定期向國內地方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部門匯報留學生黨員在國外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情況[2]。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小組可以結合各國當?shù)靥厣?,吸收并借鑒學校文化精華,豐富黨組織活動的種類,在堅持“五不公開”紀律的同時,可以靈活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例如成立道德委員會、參加當?shù)毓婊顒?、走訪華人企業(yè),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召開茶話會,向國外友人開展?jié)h語推廣及中華文化推廣等活動,充分調動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參與黨小組活動的積極性,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三)搭建傳播新思想平臺
地方高校要與時俱進,要善于利用信息時代新技術建立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網(wǎng)絡平臺,以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將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信念傳輸給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使他們成為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黨的事業(yè)的接班人[3]。
以“網(wǎng)絡黨建”為平臺打破地域和時空的界限,讓海外留學生黨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學習新思想。加強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的遠程化建設的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建立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官方網(wǎng)站,定期更新黨建內容,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包括黨的最新會議精神、國家層面的大政方針、國內外的時政要聞;地方高校黨建方面的權威政策、制度、信息等。二是建立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微信群、QQ群,讓資源共享,使海外留學生黨員可以及時溝通及互動,增強他們的向心力與集體榮譽感。三是建立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APP,建立“掌上黨小組”,方便海外留學生黨員在手機上利用閑暇時間學習黨的知識,關注黨建工作。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APP里面可以設置學習積分機制,通過積分的積累可以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
(四)發(fā)揮優(yōu)秀黨員模范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币l(fā)揮優(yōu)秀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地方高校在每批海外留學生黨員出國之前,組織上一批海外留學生黨員召開經(jīng)驗交流會,推選出優(yōu)秀的海外留學生黨員進行先進事跡的宣講,向下一批海外留學生黨員傳授在國外黨建工作的經(jīng)驗與教訓,讓下一批即將出國的海外留學生黨員受到榜樣的感召,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懷,讓他們在心中默默許下到國外要進一步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標。要重點考察培養(yǎng)留學生黨員優(yōu)秀分子,發(fā)揮他們在留學生中的領袖作用,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用家國情懷培養(yǎng)時代新人,激發(fā)海外留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通過小范圍內加強黨員教育,培養(yǎng)人才、凝聚人心,將留學生吸引在黨員身邊,將海外留學生黨員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五)加強海內外精準幫扶
積極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海內外黨員“一對一”精準幫扶,探索“黨建+服務”,當海外留學生黨員遇到困難與疑惑時可以向自己的聯(lián)系人尋求幫助,及時排遣心中的困惑和負能量,少走彎路,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迅速回到學習生活的正軌上。同時,也可安排海外留學生黨員與其他海外留學生建立“一對一”幫扶聯(lián)系,從學習、生活、思想上,加強對其他留學生的幫扶,搭建海外留學生黨員作用發(fā)揮平臺,發(fā)揮海外留學生黨員的凝心聚力作用。地方高校可以將海外留學生黨員幫扶“一對一”模式形成長效機制,并將之打造成地方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品牌。
四、結語
地方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地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外留學生黨員作為地方高校學生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特殊群體,黨建工作方式必須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各地方高校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銳意進取,凝心聚力,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更實作風做好海外留學生黨員黨建工作,肩負起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陳宏偉,齊華山,陳文生,張小帥.我國高校海外留學生黨員教育對策[J].高校輔導員,2015(1):62-65.
[2]霍祥湖,高世全,何琪蕾.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海外黨小組建設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2):11-12.
[3]楊琳.海外大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