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和韓語的基本顏色詞“黃”的隱喻現(xiàn)象多種多樣,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感情色彩及文化內(nèi)涵。即便兩種語言擁有共同的認知基礎(chǔ),但是由于社會文化經(jīng)驗以及認知過程不同,顏色詞“黃”的隱喻在漢韓兩種語言中的映射呈現(xiàn)出了共性和差異性并存的現(xiàn)象。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基本顏色詞“黃”在漢語和韓語中的隱喻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二者的文化內(nèi)涵有著許多共同點和不同點。漢語和韓語的顏色詞隱喻意義產(chǎn)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顏色詞總是受到了來自社會、歷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概念隱喻;“黃”;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李佳楠(1994-),女,大連外國語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亞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3
“隱喻”一詞的定義是由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他從傳統(tǒng)的客觀主義認知觀角度出發(fā),認為隱喻只是一種一個詞代替另一個詞從而加工成語言的手段。Lakof則認為,客觀主義認知觀沒有看到人類思維的重要性。如Lakof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所言,“隱喻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我們的語言中,而且還存在于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中。(1980:3)”隱喻并不是一種簡單反映客觀世界的語言現(xiàn)象,不是一種直觀描述現(xiàn)實世界的修辭方法,而是一種間接的,認識人類自己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方式和手段,是一種反映人類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認知現(xiàn)象。國內(nèi)對概念隱喻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人們認識到概念隱喻價值意義的同時付諸行動,束定芳,趙艷芳,胡壯麟,藍純等知名學者先后發(fā)表了很多著作文章,經(jīng)過不懈的研究探索,已經(jīng)有了很多成果。
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隱喻的語言,隱喻在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都是以語言的形式出現(xiàn)的。簡單來說,隱喻就是站在我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事物立場上,去理解日常生活中難以解釋的抽象的事物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正如束定芳所指出的,“隱喻可以幫助我們利用已知的事物來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人類依賴于對自然,社會,以及人本身的認識,人類只有以在自然社會,人類社會獲取的經(jīng)驗認識為前提,進而通過隱喻才能從未知世界進入到已知世界,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人類的存在價值和內(nèi)在意義。
Lakof挑戰(zhàn)了西方社會一直以來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客觀主義認識觀,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這本劃時代的著作中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認識觀,就是經(jīng)驗主義。人類在形成有意義的概念并進行推理的認知過程中,人類的生理構(gòu)造、身體經(jīng)驗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概念隱喻有源域,映射,目標域三個基本要素,由源域映射到目標域時,即在經(jīng)驗主義的指導下概念隱喻才得以運轉(zhuǎn)。所以實質(zhì)上,源域和目標域之間是存在經(jīng)驗相似性的( experiential similarities)。以“女孩出門前要花很長時間化妝”為例,“很長時間”用空間概念“長”來隱喻時間概念,用空間概念理解時間概念正是基于我們經(jīng)驗里的一種相關(guān)關(guān)系——經(jīng)驗相似。
顏色詞是一個人類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領(lǐng)域,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人類認知隱喻共性的前提和基礎(chǔ)是生理結(jié)構(gòu),顏色詞隱喻源于人的切身體驗,然而,之所以不同民族,不同語言間顏色詞隱喻存在差異,是因為不同民族在心理上產(chǎn)生的象征意義、聯(lián)想意義不同。當一種顏色和外部世界的不同事物相關(guān)聯(lián)時,會產(chǎn)生不同的隱喻意義,它們的隱喻意義又因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而不同。本通過研究對比漢、韓兩種語言基本顏色詞“黃”的概念隱喻義之間的異同,進而分析它們之間產(chǎn)生相似點和差異的原因。
一.漢韓“黃”隱喻的共性分析
這個世界擁有著五彩繽紛的顏色,如,白白的云,金黃的太陽。自然界中的繽紛色彩是客觀存在的,這些源于初始意的顏色詞并不會由于在不同語言內(nèi)部表達符號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是當我們把顏色詞與其他事物或抽象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顏色詞便具有了隱喻意義?!百I賣黃了”這句中,“黃”不再單純表示顏色,而具有了隱喻概念,表示“失敗”。盡管這隱喻和顏色之間沒有直接的語義聯(lián)系,但是顏色詞隱喻現(xiàn)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顏色詞“黃”隱喻在漢語和韓語中的映射呈現(xiàn)共性和差異性并存的現(xiàn)象,其中,共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兩者有共同的目標域,都映射在衰敗域、經(jīng)驗域、警示域、精神域、狀態(tài)域、空間域,且隱喻意義相似。
(一)衰敗域
“黃”隱喻衰敗,衰弱。
(1)面黃肌瘦、黃臉婆,、黃瘦、人老珠黃、黃粱一夢
(2)??? ???? ??,??? ???
人們根據(jù)花草樹木等植物的顏色在由盛而衰的生長過程中逐漸變黃的生活經(jīng)驗,賦予顏色詞“黃”衰老、衰敗、死亡的隱喻意義,并由此延伸到人的身上,用基本顏色詞“黃”表現(xiàn)人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而變得衰老不堪?!包S”在漢韓兩種語言文化中都有凋零、荒涼、衰敗、蕭條的象征意義。這些語義成分被映射到人們的認知系統(tǒng)當中后,東方人就都傾向于把黃色同荒涼、疾病、衰敗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如漢語的“面黃肌瘦”、“人老珠黃”、“黃粱一夢”等。
(二)經(jīng)驗域
“黃”隱喻幼兒,不成熟。
(3)黃毛丫頭, 黃口小兒
(4)??
年幼的孩子年齡小,尚未成熟,毛發(fā)的顏色呈黃褐色,根據(jù)人的這一生活經(jīng)驗,用“黃”來比喻孩子年紀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還處于幼稚不成熟的狀態(tài)。
(三)警示域
“黃”隱喻注意,警示,警告。
(5)亮黃牌、亮黃牌、黃牌警告,吃黃牌、黃牌警告、黃色預警信號
(6)????、???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規(guī)定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作為通用的安全色。中國和韓國也采用了這一規(guī)定。黃色波長適中,是所有顏色中最能發(fā)光的顏色,視覺上最為醒目,可視距離也遠,會給人一種警覺的感覺,所以“黃色”表示注意、警告等抽象概念。
(四)精神域
“黃”隱喻皇權(quán)、高貴,、神圣、寶貴、貴重。
(7)黃金地帶,黃金時間,黃金日、黃金周、黃金月、黃金世界,黃金節(jié)目,黃金周, 黃金時代,黃金地段
(8)????
黃色自古以來就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不解之緣。中國的漢民族人文初祖為“黃帝”,文化發(fā)源地為“黃土高原”,民族搖籃為“黃河”,炎黃子孫的膚色為“黃皮膚”??鬃影押?、紅、青、白、黃定為“正色”、“上色”。黃色居于諸色之上,最為貴,定為天子之服色,是最高權(quán)力的象征。在中國古代,黃色意味著神圣、皇權(quán)、高貴等,又因與黃金同色,具有了富貴、繁華,輝煌等含義,有了黃金日、黃金周、黃金節(jié)目等說法。
“黃”隱喻色情、下流、淫穢。
(9)黃色電影/小說/刊物/新聞/報紙,掃黃,黃色歌曲, 黃書、黃色軟件等
(10)?? ??、?? ??
現(xiàn)代漢語中,黃色出現(xiàn)了貶義色彩,趣味低級、內(nèi)容庸俗、有嚴重色情傾向的東西都會使人聯(lián)想到“黃色”。關(guān)于這一隱喻意義的來歷說法頗多。首先認為“黃色”這一引申義的產(chǎn)生是引自西方并經(jīng)漢化而形成的。19世紀末,美國的《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刊登了名叫“黃孩子”(YELLOW KD的連環(huán)漫畫,此漫畫是用黃色紙張印制而成的,并且主人公是一個身穿黃色襯衫的小男孩,漫畫內(nèi)容庸俗,趣味低級。受這一影響后,“黃”的概念進一步引申擴大為低級、色情、下流的寓意,出現(xiàn)了“黃色電影”、“黃色小說”等說法。還有一種解釋是根據(jù)考證得知甲骨文時期“黃”與“性”就有某種聯(lián)系。一種觀點認為,“黃”的字形取自于一個腹部隆起,仰面朝天,類似于孕婦的人形。參考“廣”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考古學家認為,“黃”包含一個倒置的三角形,這個形狀類似于“女陰”,因此“黃”必然與“性”存在著一定關(guān)系。
(五)狀態(tài)域
“黃”隱喻植物的成熟狀態(tài)。
(11)黃熟
(12)??? ????
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認知體驗體察到一種顏色與一些抽象范疇中不同事物的非客觀相似性。“黃”是秋天的主色調(diào),秋天的到來預示著植物的成熟。因此以“黃”隱喻植物的“成熟”,基本顏色詞“黃”與抽象概念“成熟”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客觀相似性。
(六)空間域
“黃”隱喻人死后歸去的地方。
(13)黃泉路上無老少, 黃泉之下,命赴黃泉
(14)??, ???
黃泉,在中國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住之地,也就是陰曹地府,日本、朝鮮半島的文化中也有相近說法。打泉井到深處時水呈黃色,古代人死后都要埋于在地下,所以古代人將地下會有黃水涌出的極深地帶當作人死后居住的世界,即為“黃泉”。
二.漢韓“黃”隱喻的差異性分析
漢語和韓語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語言,但是如上所示,漢語和韓語基本顏色詞匯“黃”的文化內(nèi)涵有許多共同點,但因為總是受到社會、歷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影響,漢語和韓語的顏色詞隱喻意義會產(chǎn)生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性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一種語言中的“黃”概念隱喻的目標域在另一種語言中找不到對等的目標域,即各自有其獨有的映射目標域,另一方面,即使映射到同一目標域,“黃”在漢韓中的隱喻的概念也不盡一致。
(一)精神域
“黃”隱喻虛假,暗地里的。
(15)黃牛黃牛票
(16)黃色工會, 黃色工賊
“黃牛、黃牛票”的隱喻意義來源很多。其中一種說法是牛皮硬毛比較多的黃牛一年會換兩次毛,因此黃牛被賦予掙毛利的意思。并且黃牛在農(nóng)村一般作為肉用居多,不做苦力的,有偷閑的意思。
另一方面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相傳猶大在告密時穿了一身黃袍,使黃色在基督教中成了淫穢和下賤的象征。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對黃色的厭惡也被傳播過來。1887年,法國出現(xiàn)了一個由工賊控制的假工會,工會的窗紙是用黃色裱糊的,因此被工人們譏諷為“黃色工會”,“黃色工賊”。
“黃”隱喻絕望,沖擊等不好的情緒
(17)??? ???,??? ????,??? ???,??? ???
(18)??? ????,,??? ???
“??? ???,??? ????,??? ???,??? ???”表示“頭眼昏花,天旋地轉(zhuǎn),沒有希望,前途渺?!钡认麡O意義。“??? ????,??? ???”表示受到某種沖擊。
由此可看出,雖然“黃”映射到了同一目標域“精神域”,但是“黃”在漢韓語言中的隱喻意義卻大不相同。
(二)時間域
“黃”隱喻晚年;未婚女子;時間久遠。
(19)黃昏戀,黃昏之年
(20)黃花閨女
(21)老黃歷, 發(fā)黃的照片,發(fā)黃的記憶
夕陽西下之時便是黃昏時刻,漫天會呈現(xiàn)出發(fā)黃的云彩,而這一刻也是一天的最后時刻,猶如人的一生,黃昏就是一天的老年,根據(jù)這一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體會,用“黃昏”隱喻“晚年”。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歡用黃顏色在額頭或臉兩頰上畫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在臉上的,也稱為“貼黃花”。同時,“黃花”又指菊花,菊花不畏風寒,傲然挺立,常用來比喻人的高尚節(jié)操。所以,“黃花閨女”用來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jié)婚,而且能保持貞節(jié)。
黃歷相傳是由黃帝創(chuàng)制的,因此稱為黃歷。黃歷是指黃帝時期實行的歷法,黃歷歷史悠久,因此用來形容時間久遠。時間久遠的事物或記憶都會帶上一層淡淡的黃色,如“發(fā)黃的照片,發(fā)黃的記憶”。
(三)實物域
(22)黃白物
“黃白物”指金銀器
金制品呈黃色,銀制品呈白色,因此用“黃”和“白”表示金銀器。
(四)結(jié)果域
“黃”隱喻失敗。
(23)事情黃了、攪黃
到了秋天,大自然的植物都會經(jīng)歷由綠變黃隨風飄落的過程,會使人聯(lián)想到凋謝與衰敗,因而有了“件事黃了”的說法。
(五)食物域
“黃”隱喻酒。
(24)喝黃湯
古時候的釀酒技術(shù)多是用果子釀,或者花瓣釀,釀成后就是淡黃色。并且,因為古時候釀酒技術(shù)不成熟,用水果花瓣釀出來的酒度數(shù)也低,所以看起來就像湯一樣,可以隨便喝。所以把酒叫做“黃湯”。
三.漢韓語中“黃”概念隱喻的原因分析
基本顏色詞“黃”的隱喻在漢語和韓語中具有共性,因為人類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礎(chǔ)和生理結(jié)構(gòu),人的視覺器官對外界的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致的。黃色是基本顏色之一,處于視覺焦點的黃色具有的物理特性對人體的刺激是相同的。在人類的認知體驗中,人們可以看到顏色與某些抽象范疇中的某種東西的非客觀相似性。除此之外,概念隱喻主要基于人類在客觀世界得到的種種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所以又具有跨文化之間的共性。當然,由于人類有相同的生理特征、共同的認知模式與思維定勢,而且任何兩個社會之間都有文化重疊的現(xiàn)象。所以,產(chǎn)生的一些隱喻形象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語用意義。漢語的基本顏色詞匯“黃”和韓語的“???,?”具有有共同的目標域,都映射在衰敗域、經(jīng)驗域、警示域、精神域、狀態(tài)域、空間域。如“黃泉路上無老少, 黃泉之下,命赴黃泉”和“??, ???”等。
每個民族的顏色詞都與其文化傳統(tǒng)密切相關(guān),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喜好與厭惡,肯定與否定,并且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思維習慣。由于在地緣位置、文化傳統(tǒng)、、民族心理、思維習慣等各方面中韓兩國存在明顯差異,所以顏色詞從側(cè)面展示出兩個國家各自所具有的獨特個性和文化印記。語義的差異性不僅反映了不同民族間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觀,而且還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不同認識。下面就其原因進行分析。
(一)與民族文化有關(guān)
色彩無時無刻不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審美功能和價值。在審美活動中,人們以色彩的形式發(fā)展了敏感因素,不同民族對色彩的理解以及崇拜上產(chǎn)生了很大的差異性?!包S色"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豐富的內(nèi)涵。根據(jù)古老的陰陽五行理論“黃色”位于五色中心。黃色之所以會成為中國古代最高貴的顏色,是因為中國古代是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對土地的熱愛以及對地神的崇拜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國古代人對“黃色"的崇尚。
(二)與歷史背景有關(guān)
許多與顏色相關(guān)的詞匯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chǎn)生的,因此這些詞匯也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生活、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背景。顏色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禮物,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漢語中的顏色詞受到不同歷史時期社會制度文化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帶有倫理色彩。
(三)與外來文化的影響有關(guān)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強,彼此互相影響,漢語和韓語基本顏色詞擁有了一定的外來文化含義。文化觀念的改變會使顏色帶給人類的感受隨之發(fā)生變化。如在古代曾備受尊崇的“黃色”有富貴、神圣之意,而到了現(xiàn)代,黃色會使人聯(lián)想到淫穢,色情,不健康。
由于中韓兩族的歷史背景和民族特點的差異,顏色彩詞的含義也具有每個民族的獨特特征??傊?,漢韓語言文化中顏色詞的隱喻意義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色彩的隱喻意義依賴于社會的發(fā)展,它是歷史沉淀中的永久性文化現(xiàn)象。
結(jié)語:
顏色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關(guān),顏色詞是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蘊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感情色彩,本文希望通過對顏色詞的概念隱喻的分析,能啟發(fā)和幫助學習者以及教授者,引導學生理解顏色詞背后的隱喻意義及深刻內(nèi)涵。隱喻不僅僅是一種傳統(tǒng)的修辭手段,也是人們認知世界的途徑和方法。了解清隱喻的特征、類別和語用范疇,使學習者而能夠系統(tǒng)地學習和研究其規(guī)律性,在學習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夠正確地運用。不過本文是初步的分析,分類上還存在很多問題,理論分析不夠深入,也不夠細致。這個領(lǐng)域的研究非常重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高芳.2002.顏色與文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04-106.
[2]胡壯麟.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藍純.2005.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胡壯麟.2011.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婁小琴.2014.基于概念隱喻的漢、韓顏色詞比較研究.浙江學刊(2):109-115.
[6]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7]孫毅.2013.認知隱喻學多維跨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王寅.2007.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9]周秀娟.2000.顏色域隱喻義初探.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86—88
[10]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Ed.Andrew Orton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1]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MI.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 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