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寶應縣白田小學 陸 香
【設計理念】
《火燒云》一文,筆者致力于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從文本架構(gòu)看,課文通過描寫晚飯過后天空中的火燒云,來表現(xiàn)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文本從火燒云的形狀和顏色的變化這兩個方面來寫,學生很容易辨識。所以,該文本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如何 “寫清楚”上,學生唯有明白如何把事物寫清楚,才能習得信息整合之法,進而學會介紹一種事物。設計時,筆者圍繞領文章結(jié)構(gòu)、品語詞節(jié)奏、悟語句旨趣、賞作家風格四板塊,努力從遣詞、構(gòu)段及信息整合三個層面,抓住如何“把事物寫清楚”這個點,探尋寫景文教學的詩意追求,激發(fā)學生用兒童的視角去發(fā)現(xiàn)天地的奧秘。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多和變化快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3~第6自然段。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教學難點】學會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來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齊讀課題。
2.復習回顧。
(1)課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寫火燒云,哪兩個方面呢?(火燒云上來后,地面發(fā)生的變化;火燒云自身的變化)
(2)火燒云的變化,又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的呢?
過渡:(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究竟是怎么變化的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圈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2.交流出示描寫顏色的詞語。
紅彤彤 半紫半黃 葡萄灰
金燦燦 半灰半百合色 梨黃
茄子紫
(1)輕聲讀一讀這幾組詞,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生:都表示顏色,但它們的構(gòu)詞方式卻不一樣,第一組是ABB式,第二組是半×半×,第三組最有意思,詞語的前半部分是一個事物,后半部分是這個事物的顏色。
(重點理解第三組“事物的名稱+顏色”詞。)
師:葡萄、梨、茄子,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事物,用它們來描摹顏色,讓我們一下子就能想象出具體的顏色。像這樣的詞,你們會說嗎?
生:比如橄欖綠、檸檬黃、西瓜紅、青菜綠、寶石藍……
(3)構(gòu)詞方式不同,讀起來也各有特點。這三組詞,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
教師指名讀、齊讀,學生體會顏色詞的節(jié)奏美。
3.反復練讀第三自然段,體會火燒云的顏色美。
師: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再讀,相信你們一定會把火燒云讀得更美。
(師指名讀)師點評:讀出來了火燒云的美。
師(追問):火燒云的美僅僅是美在它顏色的多嗎? (還有變化快)從哪兒看出來的?(四個“一會兒”貼條)
教師指名再讀,提醒注意一下語調(diào)的變化,讀出了火燒云變化的快。
教師范讀,學生閉起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這畫面。
教師出示火燒云的視頻,讓學生欣賞。
師:看得出,大家都被眼前的絢麗感染了。這么美麗的火燒云,這么奇幻的天空,那可是學生眼中的最愛,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生齊讀)
4.練習背誦。
出示提示: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____,一會兒_____,一會兒 _____,一會兒______,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_____、的顏色。
過渡:是呀,火燒云的顏色太多了,多得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那火燒云的形狀又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
1.聽第3~第6自然段錄音。
2.追問:課文介紹了火燒云哪些形狀呢? (馬、狗、獅子)
3.重點學習馬,感受想象的趣。
教師指名讀。
師: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這匹馬的呢?
教師指名讀寫“馬”樣子的句子,體會所見所想相結(jié)合的妙處。
教師指名讀馬的形狀的句子。
學生表演。
師(采訪):可愛的馬兒,你扭過頭來想干什么呀?
師:多么善解人意的“馬”呀!有人說,這句話可以再凝練些。
出示句式比較:
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
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
師:你贊同嗎?為什么?
學生在思辨比較中體會想象的趣味。
教師指導學生品讀“馬”變化語句。
(師指名讀)出示: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
秒針倒計時,學生感受“兩三秒鐘”,其時間之短,變化之快。
教師指名反復練讀變化的句子,師生點評中感受火燒云變化之快、奇、趣。
教師指導學生重點關(guān)注幾個語氣詞“了”。
師:看一看,語氣詞“了”,這里連用了幾個?
師:有了這幾個“了”,感覺怎樣?
學生一起讀一讀,進行體會。
師生共讀這一自然段。
學生練習背誦。
4.學習第5、第6自然段。
(1)自由讀,了解火燒云形狀像狗、像獅子的寫作順序。
(2)分兩大陣營組織PK賽讀。(分組自由讀、推薦比賽讀)
(3)讀后同伴點評。
在相互點評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一種讀書的方法——邊讀邊想象,讀出畫面感!
5.質(zhì)疑探究文章的表達。
師:火燒云變成了馬、大狗、大獅子,這三種形狀是同時出現(xiàn)的嗎?你怎么發(fā)現(xiàn)的?
學生交流后,將4、5、6第一句放大。
師: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三句話。你們體會到什么?(變化快)
師:僅僅告訴我們變化快嗎?如果去掉行不行?默讀體會。
生:它們還把文章串聯(lián)成了一個整體。否則,不連貫。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讀,體會體會。老師讀每一段的前一句話,你們讀具體寫出現(xiàn)和變化的部分。
6.隨文遷移練寫。
師:其實火燒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畫,只要你展開豐富的想象,天空就什么都有。(課件展示一組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圖片)想象一下,它們或許還會變成什么呢?
參考句式:
然后又來了_______,你看它_______,真__________!看著,看著,_______。不一會兒_____________。
7.學習第7自然段。
師:是呀,火燒云就是這么任性,來得快,去得也快……
教師引導學生讀最后一節(jié)。
1.走近作家——蕭紅。
出示“魯迅曾說過蕭紅是中國當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2.走近名著——《呼蘭河傳》。
出示片段一:蕭紅和她祖父在院子里種菜的情形。
出示片段二:祖父教蕭紅學詩的情形。
教師指名選讀,生初步感受蕭紅那自然、活潑、生動、詩化的語言風格。
教師小結(jié),激發(fā)學生閱讀《呼蘭河傳》的興趣。
師:這些好玩的故事,都被蕭紅寫在了一本書里,書名叫《呼蘭河傳》。課后同學們有興趣讀一讀里面文章。其實,快樂的背后,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你們以后會有更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