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爭輝 宋若飛
摘 要:欣賞孩子的畫,再看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美學(xué)動物”,他們拿著畫筆,正忙著描繪出多姿多彩的自己;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畫家”,他們比成人更會觀察世界,他們會用畫筆來真實地敘述他自己的故事。而我們能做的是去傾聽他的故事,感受他的世界。把畫面還給孩子吧,畫面來自自由的靈魂,兒童繪畫是自由的。
關(guān)鍵詞:兒童;繪畫;自由;尊重
一、若不懂它,請不要否定他
“老師,這個畫和書上的一模一樣。”
“老師,這個一點也不像大樹呀!”
“老師,這幅畫好丑??!”
“老師這幅畫是我們班最調(diào)皮的小朋友畫的,他都是亂畫的。”
這些在課堂上最常聽見的話語,卻讓我陷入深思,孩子為什么會把一幅畫的好壞標(biāo)準(zhǔn)定為僅僅只看畫的表面效果,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原因來源于孩子的父母甚至是他的美術(shù)老師,成年人大多覺得美術(shù)繪畫的重心應(yīng)該是畫面是否光鮮亮麗,畫面物體的形狀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否相同,孩子當(dāng)然也會產(chǎn)生與成人相同的觀點。但這樣的觀點真的是正確的嗎?當(dāng)人們一味追求孩子完美畫面的同時,那一幅幅精致的畫面真的就是孩子自己的繪畫嗎?它真的可以代表孩子內(nèi)心的故事嗎?
許多不被成人認(rèn)同的繪畫,在我的眼里卻是無比重要的財富。
《春天在哪里?》(圖1)這是開學(xué)第一課的繪畫作品,那節(jié)課我?guī)е⒆觽冊谛@里尋找春天:有剛發(fā)芽的小草,有含苞欲放的花朵,有冒出新葉的大樹。幾乎所有孩子都尋找到了春天的腳步,而只有這個男孩悶悶不樂。回到班里,他拿出美術(shù)本很快地完成了作品。一直以來,我以為孩子對黑色無感,至少黑色不應(yīng)該與春天相搭配,直到我看見他的這幅作品,他將黑色放在這幅畫非常重要的部分,他是這么解釋這幅畫的:“老師,其實我沒有覺得春天來了啊,樹是長了新芽也開花了。但是天灰蒙蒙的,一直在下雨,黑黑暗暗的,沒有太陽啊,也看不見藍天白云。不過,雖然天很黑,但是我們學(xué)校門口的小河比之前更漂亮,魚越來越多了。我爸爸媽媽還有弟弟都很喜歡,所以我還畫了個愛心?!甭犕晁脑?,我甚至有些震驚,是啊,下了兩個多月的雨,哪里有藍天白云和明媚的陽光?“春天在哪里”這不是孩子在向大自然提問嗎?
“孩子,你可真棒啊!你是這節(jié)課唯一一個面對世界說出實話的孩子,我好喜歡你!”
“孩子,你可真棒??!你有一個善于創(chuàng)作的靈魂,我好羨慕你!”
“孩子,你可真棒??!你通過繪畫作品認(rèn)識世界、表達情感。你主動積極地用畫筆來勾勒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世界,大膽且自由,我好崇拜你!”
二、若繪畫是自由的,孩子都應(yīng)自由地繪畫
(一)他們本是兒童,就該畫兒童畫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就好像每個孩子喜歡顏色不同的糖果一樣,而這樣的天性是未經(jīng)世俗影響的,他們不斷描繪著想象的世界,散發(fā)著無限的魅力。成人學(xué)不會,也模仿不來。他們仿佛擁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詞匯,就連凡·高也用了一生來專研兒童的藝術(shù)。兒童的繪畫本就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本該稚嫩可愛。未知的世界在他們的筆下顯得無限的可能,不太成熟線條后面可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他們看見什么畫什么,想表達什么就畫什么,直白且真摯,就如盧梭所說的:墜落了,喪失了本真,也就不再是小孩了。所以孩子就該畫兒童畫,真誠也許就是兒童畫的魅力吧!
(二)他們本是兒童,內(nèi)容比效果更重要
面對同樣一幅畫,成人會認(rèn)真地理性分析:畫的年代,畫背后的故事,會關(guān)心畫面的冷暖色調(diào),會研究它的畫面效果、構(gòu)圖、筆法,甚至是一定要看出畫面里畫的是什么。而孩子卻往往不是,在他們眼里,畫只是一個故事,無論畫的是什么都只是一幅由顏色堆積起來的畫。他們是一幅畫最簡單觀賞者,卻是最能接觸到繪畫者靈魂的那一批人。孩子會用自己的方法去懂,然后說出自己的故事。
課堂上20分鐘的繪畫作品,往往就是孩子發(fā)揮的世界,我常常看不懂孩子們的繪畫,但他們從不感覺失望,拉著你耐心地解釋給你聽。我曾看過一幅全部都由綠色組成的繪畫(圖2),我以為孩子存心搗亂,直到孩子帶著委屈的表情說:“老師,我真的畫不來畫,我想畫的是我在等爸爸媽媽來一起去山里玩,那個歪著頭揮著手的火柴人就是我,可是等了半天他們都還沒來。那天,風(fēng)很大,山都被吹歪了,草我不知道怎么畫,但是它們真的橫著豎著插在地上啊?!甭犕晁脑?,低頭看著這幅畫,竟發(fā)現(xiàn)真的有一些道理,這幅畫看是有些稚嫩,但真的把孩子所有的想表達的全部表達到位了,這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啊。如果沒有他那段委屈的解釋,我想我會錯過一個勇于表現(xiàn)自己思想的孩子吧。
《流浪地球》是今年爆火的一部電影,成年人被身臨其境的特技效果所吸引,而孩子呢?在孩子的眼中地球因為人為的緣故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圖3)。地球插著翅膀,被一個巨人用彈弓發(fā)射了出去,在宇宙里劃出一個華麗的拋物線,然后不知所蹤,地球雖沒有毀滅,但是它的確開始了它的流浪,這不正是孩子眼中的流浪地球嗎?
“它是只貓,它本來就是抓老鼠的!老師,我沒有騙你,我家的貓真的抓老鼠,我畫的是機器貓,我希望我家的貓可以進化成戰(zhàn)斗模式,變成能有很多抓手的貓,這樣就可以一次抓很多的老鼠!”(圖4)聽著孩子的話,我沉浸在他作品中好久,一直欣賞著畫面中的小細(xì)節(jié),有轉(zhuǎn)著眼球偷偷瞧著貓的小老鼠,有被抓住淚流滿面的小老鼠,有不知道危險來臨依然在享用美食的小老鼠,這不是世界名畫卻有足夠多的小細(xì)節(jié)讓我回味。而孩子卻以為我沒有做出點評,是因為他畫得不夠好,一臉著急。其實他不知道,多虧了他這幅畫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這是一節(jié)畫貓的課,我的課件里展示幾十張乖巧可愛的貓,有吃東西的、有相互打鬧的、有拖家?guī)Э跁裉柕?,卻唯獨少了這種最保持本性的貓。謝謝你,孩子你用生動、真實的畫面,讓我回憶這世界原本的模樣。所以再奢華的畫面效果都遠(yuǎn)不如一個有趣的靈魂。繪畫本沒有對錯,孩子比成人更會不加修飾地描繪事物,有時只需要你耐心地傾聽。
三、若懂它,請做他的保護俠
成年人往往失去兒童自由繪畫的天性,那么我希望我可以盡我所能地保護孩子自由的靈魂,做他們作品的保護俠,對他們作品給予充分的肯定。傳授給孩子們在生活中收集線條、色彩、形狀等信息后,將觀察所得運用在畫面中的能力,并激發(fā)孩子對材料、技法的自發(fā)探索的興趣,幫助兒童提高繪畫能力水平,使他們有能力利用畫筆描繪心中所想,而不是直接強加給兒童一個成年人的世界。
每個兒童都是不同的,我們應(yīng)該尊重每一位兒童,與他們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承認(rèn)“不同”,接納“不同”,發(fā)展“不同”。讓每一位兒童的天性得到自由的釋放,無拘無束地繪畫。所謂的現(xiàn)有的藝術(shù)美術(shù)和美術(shù)范本,都是成年人眼中的世界,一味地灌輸學(xué)習(xí),不如讓兒童自己去替世界萬物重新命名,而我們只需要成為那個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上前扶上一把,在他們完成一幅畫時用心地傾聽屬于他們的故事。
參考文獻:
[1]李文嬌.兒童創(chuàng)造力與繪畫水平的關(guān)系探究[J].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9,36(1):91-97.
[2]嚴(yán)虎.讀懂孩子畫里的話[N].中國教育報,2019-04-04(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