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摘要: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愈加看中,初中時事政治是道德與法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在中考中是學生的薄弱點,本文就從現(xiàn)階段學生在考試時政題材答題時出現(xiàn)的問題的角度出發(fā),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時政題材的解答策略做出了一些總結,望廣大業(yè)界同仁加以斧正。
關鍵詞:初中政治;道德與法治;時政;解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8-061-1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政治意識的主要學科之一,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當積極的融入時政教學進行學生相關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然后針對學生的薄弱處制定教學策略,讓學生再碰到相關題材的時候能夠快速的給出解答,真正的做到答題時準確、高效。
一、現(xiàn)階段初中學生對于時政題材答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未能良好掌握答題要求,答題論點分散
時政題材的出題一般是通過一段材料的引導然后進行問題的設計的,這種問題一般是要求學生根據(jù)一定的原理進行分析和概括材料所反應的現(xiàn)象與問題,由此可見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基礎,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的思維相對較簡單,很難在考試的環(huán)境中真正的抓住“題眼”,進行材料的層次劃分,從而進行答題。另一方面,時政題材的答題需要學生進行分點的集中答題,這樣不僅有利于卷面得分點的采集,更是能夠讓答案顯得層次分明。但是由于初中學生對于題目的要求理解的不透徹,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出現(xiàn)大段落的背誦課本中的原文,無法進行分點論述。時政題材在考察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會對于學生的相關政治意識進行考察,因此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真正的將知識和實際題材建立聯(lián)系。
2.對于時政題材的命題特點不能良好掌握,解題方向不正確
時政題材的命題特點就是需要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提煉,然后進行答題,時政題材的命題熱點是多元化的,是需要根據(jù)實際進行情景模擬的,適度開放的題型反而讓學生無處下手。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知識點死記硬背,這種學習形式不僅極大地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讓學生無法靈活的進行知識應用,難以在解答的過程中形成穩(wěn)定的觀點,從而讓觀點確實。其次,時政題材的命題方向一般都是關系到國家、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決定或者重大舉措,因此需要學生進行相關時政信息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夠在答題時下筆如有神。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時政題材的解答策略總結
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總結出時政題材答題時的解題“六部曲”,希望通過這樣的六個步驟幫助學生快速解題,把握正確的解題方向和解題思路。
1.重點通讀,材料分層
面對時政題材的題目,首要的就是進行相關材料的閱讀,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閱讀:首尾法,即重點閱讀材料首尾句或者首尾段,把握材料的正確方向。詞匯頻率法,即通過觀察材料中的詞匯復現(xiàn)率來確定相關的解答方向。同一中心法,即通過不同材料段的中心思想,來總結命題的可能方向。這樣重點閱讀就能夠在剛剛接觸到相關題目的時候正確掌握方向,從而在這一方向框架下進行解答。其次,應當把握設問題干中的重點詞,將這些重點詞劃出來之后進行相關不同題目的解析。比如,設問的范圍,是時政相關知識點的哪一方面;設問的角度,比如為什么?怎么樣?是什么?根據(jù)設問的關鍵詞進行解析。時政題材的命題是具有層次性的,因此在看題目時應當將所有題目看完,避免出現(xiàn)應當在下一題回答的知識點在上一題中寫出來。
2.列出綱要,聯(lián)系理論
在閱讀完材料和題目的基礎上,應當在草紙上或者卷面的空白處列出所想到的相關知識點,將相關題目所要求的材料知識點,即需要聯(lián)系哪段材料明確標注,將題目要求的教材理論知識點按照先后順序?qū)懗鰜?,然后能夠在進行解答的時候根據(jù)要點進行解答,在列知識點的時候,需要思考命題者的出題意圖,是否這一知識點真正的切合命題者的命題方向,才能夠真正的對時政材料題進行解析。另一方面,在進行解答的時候能夠聯(lián)系相關的教材知識點進行解答,并且根據(jù)自身所掌握的時事熱點進行準確的聯(lián)想,聯(lián)系理論不僅僅要求學生聯(lián)系教材,更是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知識視野,能夠在綱要的基礎上完善自身的答題要點。
3.答案組織,反思總結
時政大題的答案組織一直是學生的薄弱處,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答案組織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答案要點化,不論是什么樣的題型,切記應當每個要點“自成一家”,不需要分兩個要點闡述一個理論。第二,答案術語化,答案應當盡量應用政治教材中的專業(yè)術語,能夠準確的表露自身的意思。第三,答案邏輯化,各個答案要點之間應當主次分明,能夠從先后、微觀宏觀等角度進行答案邏輯關系的構建。在整體答題完成之后,應當重新審視自身的答案,從整體性、科學性的角度出發(fā),進行答案的最后反思。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進行相關解題技巧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在答題過程中做到不慌不亂,要點分明,幫助學生提升答題效率的同時也能夠獲得高分。
[參考文獻]
[1]蔣輝.時政解題策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參考,2016.
[2]王鋒.靈活運用時政解題策略,幫助學生提升解題效率[J].初中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