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延河
洪秀全本來也是個熱衷功名的鄉(xiāng)村青年,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殘酷,四次科舉失敗,深受刺激,連個秀才都考不上,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啊。發(fā)誓“不穿清朝服,不考清朝試”,學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創(chuàng)建拜上帝會,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幾年時間席卷天下定都南京,飲馬長江遙望北京,朝野震動驚駭不已??上Ш镁安婚L,“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太平天國生存了十四年便被曾國藩的湘軍給消滅了,洪秀全自己的尸體也被曾國藩用大炮轟上天了。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最重要的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沒文化沒人才,正如李秀成被俘后所說的“ 官兵多用讀書人” 而太平軍卻“無讀書人”。
太平天國的沒文化沒人才,先看看其核心領(lǐng)導層就可見一斑。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是燒炭的,天王洪秀全南王馮云山是童生,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是地主,韋昌輝買了個秀才結(jié)果被人打了一頓,胡以晃是武秀才,大字認識不了幾個,百萬軍中只有一個文秀才就是何震川,卻不在領(lǐng)導層里,就是一個普通的撰寫詔書的。太平軍中“無讀書練達之人,故所見筆墨者,非怪誕不經(jīng),即粗鄙俚俗”,“讀書明白之士子不從,從者俱是農(nóng)夫之家、寒苦之家”,容閎到天京考察后,認為太平軍“所招撫,皆無業(yè)游民, 為社會中最無知識之人, 以此加入太平軍,非獨不能增加實力, 且足為太平軍之重累, 而使其兵力轉(zhuǎn)弱?!杰娭赖履嗣肯露鷽r。蓋繁華富麗, 固足以銷磨壯志, 而促其滅亡也?!比蓍b看得很透徹,太平天國雖有百萬大軍半壁江山,三教九流各行各業(yè)人數(shù)眾多,但是缺乏棟梁之材。正如一個士子所諷刺的“一統(tǒng)江山, 五十七里又半;滿朝文武, 三百六行俱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才。
毛澤東說過,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歷史早已證明,這是不可磨滅的真理,得士子得天下,失士子失天下。唐末黃巢起義軍把俘獲的進士拋到黃河喂魚,明末李自成領(lǐng)導的軍中將領(lǐng)“無大小, 目不識丁, 追銀數(shù)目, 多少字俱不認識”,無論當時怎么叱咤風云最終也不是過眼云煙最終失敗,沒有知識分子的支持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劉邦是無賴出身,一開始就藐視士子,“溺儒冠”,一把將知識分子的帽子抓下來,當眾朝帽子里撒尿。但是為了爭奪天下,劉邦禮賢下士重用人才,有韓信蕭何張良陳平等肱骨之臣輔佐,才能楚漢相爭一統(tǒng)天下。但是洪秀全就根本沒有這種胸懷和意識,偏偏自我神化,宗教迷信,天王和拜上帝教主集于一身,貶斥歷代皇帝為侯,視“周武、劉邦是聯(lián)前步先鋒”,文化上尊耶穌貶孔子,極端反孔,以及一切傳統(tǒng)文化,僅僅憑那點不倫不類不中不西的拜上帝會怎么吸引天下士子之心呢?
首先洪秀全反孔排儒,文化恐怖的政策,造成了太平天國文化根基的喪失。從1851年金田起義開始,太平軍所到之處,對于孔廟、孔像、孔子牌位,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摧毀,對于孔孟的傳統(tǒng)思想、觀念、語言、文字,都一一刪除,并多次焚書禁書。天國一再明令只許誦讀洪秀全頒行的經(jīng)典,謂“當今真道書者三,無他,舊遺詔圣書,新遺詔圣書(即舊約、新約),真天詔命書也,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案覍⒖酌蠙M稱妖,經(jīng)史文章盡日燒”,使士人感到文化浩劫的降臨,“至古器古書、名人字畫皆不識,或擲破,或撕毀,較秦火尤甚,殊堪痛恨”。洪秀全對傳統(tǒng)文化的反叛,對名教和倫常的毀滅,是傳統(tǒng)士大夫所不能容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在1854年,曾國藩振臂一呼發(fā)布《討粵匪檄》,聲稱“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圣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士不能誦孔子之經(jīng),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其次太平天國不尊重知識分子,排斥知識分子,據(jù)記載, 太平軍在湖北活動, 特別厭惡紳士,“悉目為妖, 其家被禍尤烈, 遇之者橫加擄掠,逼為記室” , “凡擄之人, 每視其人之手, 如掌心紅潤, 十指無重繭者, 恒指為妖, 或一見即殺, 或問答后殺之, 或不勝刑掠。自承為妖, 殺之, 或竟捶楚以死”。肉體上的折磨還只是開始,對士子而言最大的痛苦是被太平天國強迫去參加科舉。太平天國雖然占據(jù)江南,可惜得不到知識分子支持。江南虎踞龍盤人才濟濟,是明清時期最為著名的地域人文集團,但是他們對太平天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太平軍至,往往是“秀才、舉人、進士均皆先走”,在江南,稍有品節(jié)之人皆回避科舉,所謂“有真才者不至也”。因此太平天國開科取士面臨無人報名的囧境,于是采取暴力手段強迫士子參加,“鳴征傳令, 不應(yīng)試者斬”。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徹底斷了士子對太平天國的最后希望,很多人一跑了之,跑不掉的就作詩譏諷,“四海皆清土, 何容鼠跳梁, 臣心思北闕, 賊竟有東王”,更可笑的是有狀元中舉以后,“乘機逃走, 不知所終”,溜之大吉走為上策??梢娖涮教靽母姓倭Χ嗝次⒚!Ec之對立的曾國藩正好相反,廣招幕府、網(wǎng)羅人才,吸引了一大批精英俊杰,容閎談曾 國藩幕府中人才之盛況說: “當時各處軍官, 聚于曾文正大營中者,不下二百 ,大半皆懷其目的而來??偠侥桓幸嘤邪偃俗笥?。幕府外更有候補之官員、懷才之士子。 凡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專門家, 無不畢集, 幾于舉全國人才之精華”。
最后一點就是洪秀全極端迷信神話自我專制腐敗。洪秀全以救世主自居,宣稱,“天上至尊老人已命令全世界之人歸我了,世間萬寶皆歸我有的了”;他奉天父天兄之命,下凡做人神合一的“萬國獨一真主”,忠王李秀成在供述中說洪秀全“靠實于天,不肯信人,萬事俱是有天”。從起義開始到定都南京,洪秀全就認為“托賴天父天兄之權(quán)能,夫豈人力所能為戰(zhàn)”,起決定作用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天父、天兄,“我們今日天父天兄做事,欲使魔妖生即生,欲使妖魔死即死。略顯權(quán)能,即掃蕩妖氛,四海升平”。信天不信人,必然要導致對人才的忽視,認為人才可有可無??婆e失意的左宗棠,就先跑到太平天國,勸洪秀全放棄所謂的“拜上帝教”;清朝第一個留學生容閎為太平天國獻七條建議;了解西方思想的洪仁軒給太平天國頒布了《資政新篇》。可是再牛的人才再牛的建議也是白搭,洪秀全充耳不聞棄而不用,有天父天兄的保護太平天國就是鐵打的江山了。定都南京以后洪秀全紙醉金迷酒肉池林享受帝王生活,十幾年不理朝政,湘軍兵臨城下岌岌可危,還宣稱“朕之天兵多過于水,何懼曾妖!”,“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領(lǐng)到天兵,保固天京”,迷信到自欺欺人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如此這般豈能不亡!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失敗是必然的,即使有楊秀清石達開這樣的軍政天才也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草莽匹夫只能逞一時之勇,得一時之勢,整個統(tǒng)治集團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小農(nóng)意識,攻陷南京只知道貪圖享受爭權(quán)奪利,活脫脫一副政治暴發(fā)戶的嘴臉。孫中山在總結(jié)太平天國成敗經(jīng)驗時說:“歷朝成功,謀士功業(yè)在戰(zhàn)士之上,讀書人不贊成,雖太平天國奄有中國大半,終亡于曾國藩與儒生之領(lǐng)兵”。錢穆則說太平天國“哪里有全不讀書,把自己國家以往歷史傳統(tǒng)全部推翻,只抄襲一些外洋宗教粗跡,天父天兄,一派胡言,便能成了事?我們不必縱論其他之一切,單看他們那些國名官名,就知其必然會失敗。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失敗了。當時的洪楊,并不是推不翻滿清,但他們同時又要推翻中國全部歷史,所以他們只可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