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昶然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幼兒指的是3-6歲的兒童,也正是接受幼兒教育的時期。幼兒園作為這一群體學習和生活的空間,體育活動是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對幼兒的健康體適能具有積極作用和影響。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幼兒階段的體育活動開展,評價環(huán)節(jié)始終是薄弱之處,很難得出科學的結果,導致幼兒體育活動的靈活性不足。且幼兒體育活動評價體系不可或缺,價值顯著,以此為研究核心,對幼兒教育將產生積極意義。
幼兒體育活動評價體系,作為體育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體育活動能夠起到檢驗與診斷、改善與調節(jié)和養(yǎng)成與激勵的作用,做好評價,相當必要。
幼兒體育活動是最初期的體育教學過程,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幼兒都有直接的影響。幼兒體育教學的方式,多是以體育活動的形式出現(xiàn)。教師通過對體育活動內容的優(yōu)化,吸引幼兒來參與其中,并在活動中和任務的完成情況,來進一步的了解幼兒。當然,課堂之上的了解還不夠全面,這就需要依靠評價體系的系統(tǒng)性,完成對幼兒課堂表現(xiàn)的具體評價,在檢驗和診斷中,優(yōu)化體育活動模式[1]。
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核心是圍繞活動開展的體育教學,以此來鍛煉幼兒的身心綜合素質。但如何去衡量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則需要依托教學評價發(fā)揮作用,得出評價結果,確定判定依據(jù)。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科學的反饋機制,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改善。并且結合評價結果,使得教學活動更靈活、更有效。改善和調節(jié)的作用,展現(xiàn)出評價體系的內在價值。
幼兒體育活動,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最終使其得以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科學的體育活動評價體系的構建,能夠全面檢驗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每一個幼兒的成長過程充分了解。且科學的評價結果,也能夠對幼兒產生激勵作用,調動這一群體的參與積極性,為自我成長提供助力。
幼兒體育活動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優(yōu)化,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作用顯著。從健康體適能的角度出發(fā),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從該角度著手,優(yōu)化幼兒體育活動的測量指標、評價方式和組織體系,確保幼兒體適能水平的提升[2]。
幼兒階段的體育教學,由于幼兒所處的特殊階段,活動的方式更直接,也更有效。但需要注意,體育活動的測量指標的建立,要依據(jù)健康體適能的核心內容,將測量的側重點集中在身體成分、肌肉、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韌性等幾個方面,在明確的測量目標下,體育活動的針對性較強,評價指標也更明確,最終以量化的方法,完成對指標全過程的系統(tǒng)分析,在數(shù)據(jù)跟蹤、實驗和統(tǒng)計分析之后,形成完善的測量指標體系。指標的篩選與確定,是評價體系構建的核心組成部分,以健康體適能為核心,所展現(xiàn)出的評價效果更理想、更全面。
幼兒階段的體育活動多元多樣,但對最終的評價卻不夠重視,從而導致課堂上的氛圍良好,實際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理解和感知并不強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評價體系的效果不理想。以健康體適能為核心,確定和篩選出幼兒體育活動的評價指標,將關注的焦點定位于此,必將產生化學反應。但也需要注意,評價結果的有效性,與評價方式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關系。為此,幼兒體育活動的評價體系優(yōu)化,評價方式也要隨之更新。如傳統(tǒng)的結果評價轉變?yōu)檫^程性評價,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參與情況、認知情況都作為衡量依據(jù),得出全面、系統(tǒng)的答案,互評、自評等評價方式的靈活運用,最終能夠得出科學的評價結果。用以來判斷當前幼兒體適能的水平,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3]。
幼兒階段的體育教學評價,由于其自身并不具備自我發(fā)展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幼兒園教學組織的支持。從健康體適能的角度出發(fā),要建立體育活動評價體系,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小覷。為此,教師要對健康體適能有著充分的了解和認知,清楚的知道健康體適能所考察的核心內容,確立測量指標和框架之后,開展體育活動,并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了解幼兒的個體發(fā)展狀況,依據(jù)評價結果,在教學組織中進行討論和分析,確定最優(yōu)解,使得體育活動的設計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好。教學組織體系的建立,要學校牽頭、教師為基礎,使得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
總之,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幼兒階段體育教學的主要形式,以體育活動的方式所能夠展現(xiàn)出的效果更理想,也必將帶來新的體育活動方式。本文研究對體育評價的價值進行分析,提出基于健康體適能的評價體系構建策略,應用結果表明本研究具有積極意義,為幼兒體育活動環(huán)境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幼兒的健康體適能水平明顯增強。望通過本研究,指明新時期幼兒體育活動的優(yōu)化與評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