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俊
(江蘇省寶應縣曹甸高級中學 江蘇 寶應 225803)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生語文知識之外,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便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能力自己獲得語文知識,不盲目的跟隨教師的腳步學習,有自己的想法和學習方式,樹立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那么,在高中語文中具體該如何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若想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前提就必須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轉變昔日教師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和學生平等、友好相處,進而能夠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便于教師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發(fā)展水平,拉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增加師生間的默契,便于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當下狀態(tài),及時調整教學,以適應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謀求更高發(fā)展做出鋪墊。要知道,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才會和教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便于教師在此過程中樹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有能力、有激情“跳起來摘到蘋果”,促使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學的有勁兒,教師教的就有趣,長此以往,促使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反之,教師不注重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完不成有效對接,學生不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教師把握不準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狀態(tài),長此以往,教師費力的教卻收不到預想的效果,學生也學的無趣,這極其不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課下和學生友好交流,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在課上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課堂的引入,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合作形式來發(fā)揮自己的個人魅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具體該如何開展呢?
2.1 科學分組,小組成員之間產生化學反應。構建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學分組。只有進行合理的分組,才能將異質的學生有效集合在一起,從而讓成員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筆者在給自己班學生科學分組的時候,會結合學生歷年語文考試成績,其他學科教師的教學評價以及課堂表現等因素,將學生按照優(yōu)等生、中等生、次等生穿插分布的形式,4-6人一組,并且給每個小組配置一個有責任心的組長。此外,為了激勵學生能更好的進行學習活動,筆者還給各個學習小組起了名字和口號。
如,揚帆起航小組
口號:乘風破浪只待今時,劈波斬浪還看今朝
組長:XX
又如,鵬程萬里小組
口號:麻雀雖小亦有羽翼,一飛沖天亦可鵬程萬里
組長:XX
……
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劃分成幾個小組,并且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次等生并行發(fā)展這一學習機制,全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必將突飛猛進。
2.2 巧借小組合作,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團體形式開展的教學活動。俗話說: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將繁重的學習任務劃分成一個個簡單的任務,不僅能降低學習任務的難度,也能通過這種形式,有效創(chuàng)造出思維的集群效應,增加了課堂的教學信息量,規(guī)避了由于時間不足,學生無法兼顧選修課的教學尷尬,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舉多得。
例如,在教學《聲聲慢》這首詞時,筆者就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要求學生提前一周自主預習:利用學校圖書館、網絡等手段,了解和搜集有關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有繪制表格的,有整理資料的,有檢查信息資料的等等。
(2)針對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等作品進行專題研究,各個小組討論交流、并且由組長自擬發(fā)言提綱,并且合力制作相關課件和錄音。
(3)專題研究會上,要求每個小組依次陳述討論成果。(發(fā)言過程中,其他小組不可打斷),小組匯報完畢之后,其他小組和教師參與討論和糾正。
(4)臨近研討會尾聲,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個課下作業(yè):針對李清照的詩詞風格或者某一篇詞抒發(fā)的感想,寫一篇讀后感,體裁不限,字數不限。一周內完成,在班內張貼交流。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專題研討會進行過程中,筆者還發(fā)現,連后進生也不甘示弱,紛紛為自己的小組出謀劃策,小組交流信息量遠遠超出了教師設定的范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之,培養(yǎng)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重要研究話題。高中語文教育者應當不斷結合先進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不算嘗試教學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逐步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由被動接受向自主探究轉變,幫助學生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