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文亮小學 徐志芳
要想通過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思維能力,那么教師就應該認真落實備課環(huán)節(jié),既要認真研讀閱讀教學的內容,又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具體特點,選擇他們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開展閱讀教學,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加對于文章內容的體會,在實踐體會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完整的閱讀思維。
閱讀活動的組織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選擇閱讀內容,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賴于經典閱讀內容的學習,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為他們精心選擇適合其閱讀的素材,幫助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世間百態(tài),在認真感悟的過程中實現(xiàn)良好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多閱讀對自身積極有益的書籍。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同學們認真閱讀本篇課文,通過閱讀我們國家西沙群島的優(yōu)美風景以及豐富多樣的物產的描寫,深刻體會文章作者對于西沙群島的強烈熱愛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美好風光的深刻眷戀。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賞析文章的過程中,需要向同學們灌輸正確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明確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文章體裁對于知識學習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獲得的重要作用,進而促使學生在自己選擇閱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堅持正確的選擇方向,培養(yǎng)良好的選擇思維能力。
除此之外,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增長,已經有了初步的明辨是非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確什么樣的閱讀內容才是積極有益的,在老師的幫助之下進行閱讀內容的選擇。
提升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在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學生從閱讀內容出發(fā)結合自身的閱讀體驗,更加透徹地理解文義。在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理解閱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出發(fā),運用他們易于接受的理解方式來認知閱讀內容,在感悟體會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文章及思想感情的具體表達方式,以便養(yǎng)成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盤古開天辟地》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內容來對文章中心進行初步的了解,進而在初讀的基礎之上細細品味文章字里行間蘊涵著的精神品質。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與本篇文章主題思想相關的一些問題,如“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描寫天地分開變化利用了哪些生動形象的詞語?這些富有特色的詞語具有怎樣的作用?”通過這些詳細問題的展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由文章內容閱讀進入神話故事精神內涵的體會,進而在分析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獲得文章情感。
在提高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進而在詳細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對重點內容以及優(yōu)美詞句所蘊涵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入剖析,以起到升華情感的作用。
小學生思維活躍,他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更容易迸發(fā)出新的想法和思路,所以教師更需要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通過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手段,真正讓學生讀有所獲、寫有所感。要想進一步通過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那么教師就應該從閱讀導入以及相關過程方面著手,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寫作活動。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四季之美》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通讀全文,了解作者描寫四季景色的順序,進而深刻地感受到四季變化給讀者帶來的美感,進而從閱讀內容的字里行間能深刻地體會作者對于大自然以及生命的強烈熱愛之情。在閱讀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隨堂練筆的活動,練筆活動的開展既是對閱讀內容的有效拓展延伸,也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鞏固。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命題作文《我眼中的秋天》,通過一定情感的渲染,調動學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進而將自己經歷的秋天美景訴諸筆墨。
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賴于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需要通過一定方法的落實,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身于閱讀活動中,在汲取養(yǎng)料的過程中,可以寫出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文章。
總之,通過閱讀活動,可以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多種思維能力。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認真研究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努力選擇恰當的閱讀教學方法,凸顯閱讀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價值。